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托尔斯泰 | 上页 下页
二二


  托尔斯泰在国外游历期间仍然赌博。在德国巴登赌博,钱输光了,向一个法国人借,又输光了,便向刚到巴登的屠格涅夫借,最后不得不向他的堂姑(也是他的好友)亚历山德拉告贷。

  托尔斯泰之所以能成为托尔斯泰,就在于他不甘沉沦,每次堕落之后必然悔恨不已。在1857年7月7日的日记里写道:“从早到晚赌钱。……猪猡。没出息,下流坯!”在同年7月25日的日记里又写道:“很久以来我良心不曾受到这样的折磨。”这也是责备自己赌博。

  托尔斯泰因赌博受到良心谴责,极为痛苦,便到法兰克福找堂姑亚历山德拉寻求安慰和同情去了。托尔斯泰非常喜爱他的这位堂姑,认为她“真是好极了!是个实在叫人喜欢的人。”他说:“我没有遇到过比她更好的女子。”

  后来,托尔斯泰又到德累斯顿住了几天,参观完博物馆,于7月8日返回了俄国。

  第一次出国的意义是使托尔斯泰亲眼看到了欧洲的生活。对欧洲的生活,他以前只是通过书本或者别人的讲述了解一些,认识模模糊糊。

  如今在法国和瑞士游历了六个月之后,他不仅看到了当时专制俄国所远远没有的“社会自由”的种种表现,而且也看到了这两个共和国的阴暗面。

  第十二章 办学

  在轰动一时的《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之后,托尔斯泰185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暴风雪》、中篇小说《两个骠骑兵》、中篇小说《青年》、短篇小说《被贬为列兵的人》、《一个地主的早晨》,1857年发表了短篇小说《卢塞恩》,1858年发表了短篇小说《三死》、《阿尔别特》,185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家庭幸福》。这些小说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引起轰动,而且有的作品还得到了不好的评价。这种情况不可能不对托尔斯泰的创作热情产生负面影响。1859年10月9日,他给德鲁日宁的信中说:“到如今,我作为一个作家,无论如何都已不中用了。我自从写了《家庭幸福》后,一直没有写作过,看来今后也不会再写了。……我能够,而且应该,甚至渴望着干一番事业。”

  同年11月,他就决定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为农奴的孩子创办一所学校。

  当时归地主私有的农奴的孩子是没有地方上学的。没有官办的学校。要学习些读写知识,只能自备束修拜粗通文字的退伍老兵或教堂职员之类人物为师。这些人既不懂教育学,也没有教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且他们收的学生也有限。所以俄国文盲就多得不得了。托尔斯泰有鉴于此,便决定要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1849年他就做过一次尝试,终因力不从心,不得不放弃。10年之后,他东山再起,终于获得成功。

  托尔斯泰开始办学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农奴不信任他。农奴们起初都不敢送孩子来上学。学校不收学费,从来没有这种好事;老爷干吗这么大发善心?农奴们怕有什么圈套,有的甚至怕老爷教会了孩子们识字以后把孩子们送去当兵跟土耳其打仗——老爷靠这种办法去博得皇上的赏赐。经过托尔斯泰的努力,农奴们终于打消了顾虑,肯送孩子上学了。

  托尔斯泰办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给学生和老师充分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愿意来就来,不愿意上课就走。教师有权不让某个学生进教室。课外师生是平等的朋友。托尔斯泰课外常跟学生开玩笑,游戏,角力,散步,滑雪橇,晚上常送学生回家。

  他还拿出一俄亩地来供愿意耕种的学生耕种,收获归耕种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有八个人,托尔斯泰就把这一俄亩地分成八份。学生在自己分得的地上种了亚麻、豌豆、荞麦、胡萝卜、芜菁,等等。

  托尔斯泰在《11月和12月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学校》一文里这样描绘了学校的情况:“学校设在一座两层的石头房子里。两间房作教室,一间房作办公室,两间房作教员休息室。门口的屋檐下挂着一口小钟,钟上拴着一个小锤,穿堂的楼下放着体育器材,楼上摆着一个木工台……

  “8点钟左右,住在学校里的一位教师——这是个外表整洁的人,是学校行政负责人——派一个几乎经常在他那儿过夜的男孩去敲钟。

  “村里人们惯于天不亮就点灯起床。学校的窗户里早已透出了明亮的灯光。钟响之后的半小时里,在蒙蒙的雾气里,在霏霏的雨雪里,或者在秋日的晨曦中,山冈上(村子和学校中间隔着一条山谷)出现三三两两或者孤孤零零的黑色小身影。……学生们不仅两手空空,脑子里也毫无负担。无论功课,无论昨天所做的什么事情,他们觉得忘记了都没有什么关系。想到摆在面前的功课,他们也没有什么苦恼之感。他们只带着自己的身子、敏锐的头脑和信心:相信学校里今天将同昨天一样快乐。不到上课,就不想上课的事。没人因为迟到而受申斥,不过也从来没人迟到——除非大一点的孩子有时被父亲留在家里干什么活儿,耽误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便气喘吁吁地匆匆赶到学校里来。

  “……老师走进教室,只见孩子们尖声叫嚷:‘堆儿小了,往上压啊!’或者:‘把人压坏了,伙伴们!’手里拿着书坐在一旁的孩子们对他们喊道:‘你们瞎闹什么!把人家的耳朵都吵聋啦。会有你们好看的!’玩疯了的孩子们安静下来,气喘吁吁地开始看书。……打闹的气氛一扫而光,教室里一片宁静。一个学生像刚才揪同学头发那样专心致志地读起书来。他紧闭嘴唇,闪着小眼睛,除了书本,什么也看不到。

  这时要他抛开书本就像刚才要他停止打闹一样费劲。他们随便坐,有的坐在长凳上,有的坐在窗台上,有的坐在圈椅或者地上。”

  学校的课程有:读书、书法、语法、创世纪、数学、绘画、制图、唱歌。后来又加了俄国历史故事和自然科学漫谈。

  上午课是必须来的,但丝毫不强迫,全靠学生自觉。下午课,大孩子家里有活儿,可以不来,小孩子家里没有活儿都来。夏天农忙时放假,让学生帮助家里干活。

  开学时学生是22个,到1860年3月发展到近50个。学校的事情越来越多,于是托尔斯泰便开始物色助手。1860年6月,他终于物色到一个。此人叫彼得·瓦西里耶维奇·莫罗佐夫,是图拉神学校的毕业生。

  托尔斯泰1860—1861年出国期间,学校的工作就由他负责。

  在托尔斯泰从1861年5月到1862年5月担任调解人期间,学校从最初一所发展到21所,分布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周边地区。校舍都是因陋就简,设在农舍里,教师有的也跟农民住在一起。教师大多是被开除的大学生。工资很低,教一个学生每月50戈比,平均一个教师有二三十学生。除工资外,如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杂志上发表文章,可以得稿费。尽管生活很艰苦,但在托尔斯泰的热情感召下,教师都爱上了自己的工作。

  从1862年8月7日托尔斯泰给堂姑亚·安·托尔斯泰娅的信里,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学校里已有12个老师。除一人外,都是很出色的。其中有个叫克勒的德国人受到托尔斯泰的特别器重,说他做的实验很有意思,也很有益。学校的课程是很全面的。除了学习各种课程以外,学生还要学习细木工手艺和体操。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