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丘吉尔传 | 上页 下页
六五


  6月10日,墨索里尼为了在瓜分欧洲时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也向英法宣战。德国军队的进攻更加势不可挡。在雷诺与戴高乐与坚决主张投降的魏刚元帅激烈争吵之后,法国政府撤离巴黎。11日,当雷诺和戴高乐到达奥尔良后,他们意外得知丘吉尔将飞抵法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布里亚尔;使他们极为生气的是,这是魏刚自作主张发出的邀请。英法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在一派悲观气氛中进行。会议虽然拟订了建立布列塔尼防线的临时计划,但丘吉尔心里也清楚,法国的抗战不会坚持太久。所以在他第二天离开布里亚尔时,特别对雷诺强调说:“万一局势出现新的变化,在您作出任何足以影响法国第二阶段战局的决定之前,我请您务必通知英国政府。英国政府的成员必将立刻前往您所指定的任何地方,去和你们共商新的局势。”

  这天下午法国政府在康吉召开会议,会上主战派和求和派各执己见,无法形成决议。雷诺提议请丘吉尔来就战或和发表意见,得到了大家的同意。于是丘吉尔又被邀于6月13日前往现政府所在地图尔开会。这是他自5月15日以来在一个月内第五次飞往法国了。当丘吉尔一行到达时,没有人来迎接他们,甚至他们的吃饭都成了问题。他们只好自己借了一辆车找到法国政府的临时驻地。会议开始后,雷诺出人意料地提出,法国已经无法继续这场战争;他问英国能否解除法国在3月28日最高军事委员会上的承诺,即英法在未经相互磋商和一致同意以前,决不单独进行停战或媾和的谈判。

  丘吉尔则激动地表示:“我们必须战斗。我们将战斗下去。我们要求我们的朋友也继续战斗下去。……不论怎样,英国政府准备继续抗战。我们相信我们定能粉碎希特勒和他的政权。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战争目的。我们要永远摧毁这个制度,我们决不接受任何来自它的和平建议。否则,这将是又一次的慕尼黑和布拉格被侵占。不,战争将继续下去。它只能以我们被消灭或我们胜利而告终。”他说完沉默了一会,然后正视着雷诺,对他说:“这就是我对您的问题的回答。”由于双方无法谈拢,于是丘吉尔要求雷诺先向罗斯福总统去电说明当前的严重局势,在接到回电前暂不作其他考虑。会议草草收场,丘吉尔当晚飞返伦敦。在此后的4年中他再没有机会访问法国了。6月14日,未设防的巴黎被德国第十八军团占领。

  6月16日,英国内阁决定,只有当法国政府能将它的舰队在谈判期间立即驶往英国海港的前提下,英国才能同意法国政府去寻求停战的条件;但这一行动与英国政府无任何关系。这一天戴高乐又到了伦敦,他与英国外交部的范西塔特等人起草了一份成立英法联邦的方案,并在与丘吉尔共进午餐时向他提了出来。本来对此计划抱怀疑态度的丘吉尔,为了鼓励法国政府抗战到底,不仅表示赞同,甚至还打算再次亲赴法国与雷诺面商。但他未能成行,因为此时雷诺的政府已陷入危机,当天晚上雷诺就辞职了。以贝当元帅为首成立了新政府,投降成了迟早的事。17日,匆匆回国一天的戴高乐又来到伦敦,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战斗。

  6月18日,丘吉尔在下院的演讲中说:

  “魏刚将军所说的‘法兰西之战’现已宣告结束。我预计‘不列颠之战’就要开始了。……因此,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我们的责任,我们要这样勇敢地承担,以便在英帝国和它的联邦存在1000年之后,人们也可以这样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

  §3 不列颠之战

  6月22日,贝当政府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法国舰队并未在谈判期间驶往英国港口,于是7月3日,丘吉尔作出了他有生以来“最痛苦和最残酷的一项可怕决定”。根据丘吉尔的命令,英国海军突然占领了所有逃亡在英国海港内的法国战舰;停泊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法国战舰也被英国海军扣留;但停泊在阿尔及利亚奥兰港的一支重要的法国海军舰队拒绝接受英国海军的最后通牒,结果遭到由英国海军中将詹姆斯·萨默维尔统帅的“H舰队”的炮击和海军飞机的攻击,3艘法国战舰被击毁,1艘战舰被击伤,约1300名法国海军官兵丧生,而“H舰队”基本上未受损失。

  7月4日,丘吉尔在下院说明了政府被迫采取这一果断举措的原因,是由于法国方面在保证舰队不落入德国人之手、保证将俘获的约400名德国飞行员送往英国、保证不单独签署停战协定、保证将停战文本事先通知盟国等所有问题上没有一项承诺得到兑现。

  丘吉尔入主政府以来的坚定不移的态度,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效率以及一系列必要措施,使他赢得了下院的广泛支持。但在下院的各政治派别之间却存在着相互怨恨责难的现象;在下院之外出现了较强的敌对情绪。一些工党的主要成员和一直支持丘吉尔的主战派未能进入新政府,而绥靖主义的代表人物张伯伦、哈利法克斯以及西蒙勋爵和塞缪尔·霍尔仍身居高位甚至是战时内阁成员。人们对这些人仍然有着难以抑制的愤恨。5月末时,丘吉尔曾主动提出想请劳合·乔治参加内阁,但劳合·乔治拒绝了。他在写给丘吉尔的信中抱怨说:“酿成这场灾难的几位设计师仍是你的政府的主要成员,其中有两位还加入了指挥这场战争的内阁”。

  但是,丘吉尔知道,保守党在下院居于压倒多数的地位、所占的席位比其他各党加起来还多120多席。张伯伦是他们当中相当大一部分人的代表。而丘吉尔在其自身经历中却有大半时间处于同保守党的摩擦和对立斗争中度过,只不过因为“大炮的声音是压倒一切的”这种特殊历史背景,才使多数保守党人迫不得已接受了自己。“我不能不认识到,在我对他们进行了多年的批评而且往往是严厉的谴责之后,我取张伯伦而代之,这对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说必然是非常不愉快的”。因而留任张伯伦实际上有效地安抚了这部分保守党人。此外,正如历史学家泰勒所分析的那样:“如果丘吉尔只能得到两个反对党和几个不安分守己的保守党人的支持,必然一事无成。他必须把整个保守党引导到自己方面来,而不是分裂这个党。无论如何,他是准备这样做的。痛苦年代的经验使他确信,必须取得组织的支持”。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