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明治天皇 | 上页 下页
三七


  花田仲之助,是鹿儿岛人,他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成了中尉。明治二十年,因家庭情况,退出现役,幽居修行。三年后复出,在侵华战争中从军。战后,他带着参谋本部的密令,消失了踪影。

  不久之后,在俄国管的海参崴,出现了一位名叫清水松月的僧人,住在该地的本愿寺。对他的前身,几乎无人知晓。

  这位僧人,骨骼强壮,举止动作总有些生硬,身上有股军人味儿。而且只要仔细瞧他的脸,就会发现自眼睛以下,被太阳晒得漆黑,额上却掉了一层皮似的发白。这在陆军的军人身上是常有的:军人在训练中,脸被晒黑了,但额头以上因戴军帽晒不着。

  但是,他从不提起他的身世。就是有人问,他也不答。

  只是,他这儿常有奇怪的客人来访。从彼得堡归国途中的驻俄公使馆武官八代六郎(后为上将),到他这儿作过长谈。总参谋长川上操六上将到西伯利亚旅行时,也曾来访过。

  但平时的清水和尚,是个百分之百的僧侣。每作一次说教,一言一语都沁人心脾,铿锵有力地打动信徒们的心。

  他对讲经说法极为热心。以海参崴为中心。曾到过西伯利亚所有城镇去旅行,对在留的日本人进行说教,在这些旅俄日侨中威望很高。

  三年之后,他回国了,摘下了假面具:他本来面目就是花田仲之助少校。

  事隔不久,在日俄开战的同时,他把马贼们召集到一起,成立了“满洲义勇军”,自任主将,纵马驰骋,人称他为“花大人”。

  在伦敦留学了三年的大谷光瑞,回国的时候,不走海路,而经俄国穿过中亚,即所谓“丝绸之路”。说是缅怀佛教向东方传来的遗迹,其实是为将来必定发生的俄,日之间争夺亚洲霸权作准备。

  日本间谍发现,俄国在靠近中国边境的小镇上,堆积着大量的铁轨。粗略一看,也够铺70公里。在当时,西伯利亚铁路还只开通了一部分,看上去是想以日俄开战为目标,把它延伸到东方。

  还有,在这一带的城镇到处都新建了不少兵营似的建筑物,有士兵驻扎。

  大谷光瑞的妻子名叫筹子,其姐姐节子,嫁给明治天皇的皇太子嘉仁亲王,就是后来的大正天皇。大谷作为皇后的妹夫,使他为日俄战争的完成,作了献身性的奉献。

  大谷在中亚探险时,北京的日本公使馆嘱托横川省三,命他作横穿蒙古的考察旅行。

  横川是盛冈人,通过苦学,当上了《朝日新闻》的记者。他在侵华战争时,乘上了巡洋舰,以活生生的海上报道,赢得了读者。战后,想独树一帜,渡洋赴美。五年后回国,被安排到日本驻中国公使馆工作。

  横川在海拉尔附近,因间谍嫌疑遭到俄军逮捕,后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

  他出来后,住进哈尔滨的日本旅馆,每天带着女佣阿德,到外边散步。时常在松花江铁桥一带溜溜达达,只一个劲儿地从各个角度来眺望江桥。

  一开始,阿德还以为横川对自己有好感呢。那就顺水推舟,你既有情,我也有意。但是,总也不见发展。阿德主动找他说话,也不答腔。她还以为这个人不中用呢。

  不久,日俄战争爆发了。听说有人要炸松花江大桥,遭到俄军逮捕,在被处决的人中,就有横川的名字。到这时候,阿德才明白,为什么横川总是去看铁桥。

  无论怎么看,俄国都在积极推行向东扩张的方针。和日本发生冲突,只是迟早的事。

  但政府还在考虑:日中战争之后,咬紧牙关扩充军备,好容易才组建到20个师的陆军。而俄国有70个师。至于海军,日本的战舰和驱逐舰共有76艘,鱼雷艇76艘,共计152艘。而俄国的战舰和装甲巡洋舰,约为日本的两倍,此外还有许多小舰艇。其中,战舰7艘,装甲巡洋舰4艘,巡洋舰10艘,已经摆在日本眼前的海参崴。

  俄国以这些战力为后盾,在满洲构筑军事基地,不断地投入军队。把日本的抗议根本不当一回事。

  不久,俄国占领了中国东北和朝鲜边境鸭绿江河口的龙岩浦,要求暂借该地,露骨地显示了对朝鲜的野心。

  日本没有把俄国排除出中国东北的力量,但无论如何也得保住朝鲜。于是开始了外交谈判。然而对方却顾左右而言他,没有响应的迹象。

  日本还是非打不可了。

  但是,天皇并不愿意打。他不相信能打赢。而如若不打,也许会有更加悲惨的结局。

  日中甲午战争时,也是如此。当时大臣们无视自己,为所欲为,他不中意,也无可奈何。

  然而,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他自己经手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章第一条就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第十一条规定:“天皇统帅陆海军。”第十三条规定:“天皇行使宣战,讲和及缔结各种条约权。”

  直到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于1947年度5月施行的最“现代化”了的《日本国宪法》,其第一章还是“天皇”,第一条还是说:“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总之,日本的天皇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政治体制。然而,日本近代的天皇制,又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天皇的巨大权力在行使时,往往发生转移现象。其性质更接近于英国的资产阶级立宪君主制。这种特色的形成,大概有两个方面原因:

  第一是天皇被神化为“活人神”,而不让过多过问“俗务”。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天皇一般不参预处理具体国务的惯例。大臣向天皇汇报国事请求裁可时,天皇一般只听不答。由于这种“无答责制”,天皇对政务的后果不承担直接责任,他的巨大权力,就“化解”给了国务大臣们。

  第二是天皇的权力和行动,受到他周围的皇室机构和官员的种种限制。元老,内大臣,宫内大臣,侍从长,枢密院,皇亲国戚等都采取各种措施,设法左右政局。天皇在御前会议上一般不直接发言表态,而以侍从长和内大臣为代言人。于是,内大臣,宫内大臣,侍从武官和一些高级皇室官员,在天皇周围形成一个“小内阁”,可以干预内阁事务,对天皇施加重大影响。

  这时,明治天皇正好再度利用他又讨厌又可取的权术:召开御前会议,听大臣们为他决策。仗打赢了,功绩在天皇,失败了,反正他早就不愿意打。

  因此,在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六月二十三日,举行了讨论对俄开战问题的第一次御前会议。

  但是,直到次年的二月四日第五次会上,才终于决定要开战。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