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莫里哀 | 上页 下页


  §一、皇家陈设商自甘“卑贱”的儿子

  在巴黎热闹的大市场附近,耸立着一幢古老的建筑。这里居住着一对新婚夫妇。丈夫叫做约翰·波克兰,是一位有名的室内陈设商。他在大市场开设了一个店铺,另外,在巴黎其他地区还有几处铺面和作坊。

  在当时,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人物。由于装饰王宫内府有功劳,法国国王不但委任波克兰当了宫廷毡厂的总管,而且还赏封了他一个小小的世袭的“国王侍从”贵族头衔。波克兰勤苦耐劳,办事非常精明能干。他的妻子玛丽·克雷塞是一个织毡匠的女儿,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有见识。

  1622年1月13日,约翰·波克兰夫妇生了第一个儿子,取名为约翰·巴狄斯特·波克兰。这个小巴狄斯特,就是我们现在要介绍的、后来他自己改名为莫里哀的伟大的戏剧家。

  在波克兰开的店铺楼上的房间里,常有一个淡黄头发、厚嘴唇的男孩子走来走去。这就是小巴狄斯特。

  有时他到楼下店铺和作坊里来,搅扰徒工们干活,向他们问东问西、问这问那。工匠们拿他说话结巴取笑,不过都很喜欢他。巴狄斯特从小受父母溺爱,娇生惯养,身体孱弱。但由于他的家离繁华闹市很近,又因为常在父亲的店铺里,整天同吵吵嚷嚷买卖东西的店员顾客、小商小贩接触,养成了一种好动和爱热闹的性格。他异常聪明、伶俐,常常坐在窗前,用两只小拳头托起腮帮,凝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有一次母亲从他身旁走过,拍了他的后背一下,说道:“你啊,真是个观察家!”

  据说,波克兰家的住宅名叫“猴楼”,在宅中的一根大柱上,雕饰着一群攀援橘树的活泼的毛猴,它们做着各种鬼脸。小巴狄斯特经常模仿它们的滑稽动作,日子久了,也就学得惟妙惟肖了。因而,有人便以此为理由说,可敬的波克兰先生的长子最后干了戏子的职业,成了滑稽小丑,是不足为奇的。对于一个在好做鬼脸的猴子群中长大的人来说,还能要求什么呢?这种说法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莫里哀童年时期就表现出观察和模仿事物的天才,这是他能成为杰出剧作家和演员的必备条件。莫里哀后来在巴黎戏剧界获得了“冷面人”的称誉,某种程度上也是指他观察事物客观又深入。

  不幸,在巴狄斯特十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留下三个幼子去世了。巴狄斯特失去了慈母的爱护,教育他、关心他的责任就不得不落在事务繁忙的父亲身上。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在后来莫里哀的剧作中,对作母亲的描写和分析,总是不如对作父亲的那样细腻深刻。

  而且从他的全部剧作来看,父亲角色比母亲角色多得多,那些父亲又多半是鳏夫。

  巴狄斯特在儿童时期就爱上了戏剧。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到离家不远的著名的新桥和多芬广场,看流浪艺人的露天演出。这些艺人演出的都是充满着欢乐和激情的民间闹剧或喜剧,例如聪明的农夫愚弄贪婪神父和强暴的贵族;正当芳龄的太太巧妙地哄骗年老而凶恶的丈夫等。剧中人物以滑稽的语言和动作,引起观众捧腹大笑。每个节目都使小巴狄斯特感到极大兴趣。

  巴狄斯特每天特别盼望外祖父路易·克雷塞的到来,而外祖父克雷塞也非常宠爱自己这个外孙。父亲波克兰开始很奇怪:是什么把老头子和小外孙连接在一起的呢?他很快就发现了,原来这一老一小都爱看戏,而且都迷得发了疯。那时几乎每个星期日和节日,巴狄斯特的外祖父路易·克雷塞都要带小巴狄斯特到布尔高尼剧院看戏。布尔高尼剧院是皇家演员剧团演出的场所。克雷塞与剧院负责人是老熟人,每次他们都给这祖孙二人在剧院坐池的散座席里留下两个免费的位子。在这里,小巴狄斯特看到的又完全是另一种情景,一切都是那么庄严:雍容华贵的人物披挂着古代的大斗篷,用诗歌体朗诵冗长的台词,盛装的贵妇人戴着敷粉的假发从容傲慢地出场。外祖父喜欢催人泪下的悲剧,小巴狄斯特却更喜欢那些看似粗俗轻松的闹剧。

  在小巴狄斯特的眼里,跟随外祖父看戏的这几年就像旋转木马一样,掠过一个个形象:粉面登场或戴着假面具的迂腐医生,吝啬的老头,好吹牛又胆小的上尉。在观众的大笑声中,轻浮的妻子蒙骗了好唠叨的傻丈夫。搞无耻把戏、撮合男女私通的长舌妇像喜鹊一样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动作灵活的狡黠仆人捉弄主人,用棍棒打了这个老家伙,并把他装进口袋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