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李约瑟 | 上页 下页
二三


  一些欧洲人目睹世界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前进,常常因为这一切是从欧洲的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开始的而洋洋自得,纵观当今,欧洲的科技发展又远远超过中国以至整个亚洲,于是便武断地下结论曰:欧洲人得天独厚,在智力等各个方面都要优越于其他民族。

  岂不知,在公元15世纪之前,中国的各项科技发明远远超过了西方。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推进世界文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其天文、数学、医药、化学方面的成就更是令西方望尘莫及!那么,17世纪以来,西方的先进就不能归结为内在的优越性,而只能说是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因素,社会背景的差异而造成的。

  没有哪个民族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各个民族的科学与文明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世界正由于飞机和无线电的发明而越来越小,我们必须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予以了解和赞赏,而不能武断专横地作井蛙之叹。

  对于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们,更应该增强民族自信心,60年代第一朵蘑菇云的升腾,人造卫星的频频进入太空,更有生物医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突飞猛进,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坚信:21世纪,中国的科技发展必定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序言中“致谢”一部分表达了李约瑟对曾经给予他帮助的人们表示感谢,我们通过这个开列很长的名单,看到李约瑟两次来华的行踪(1943年与1952年)。从昆明到重庆,从陕西到兰州,从成都到厦门。壮丽的山河弥漫着硝烟,而科学家们或在偏远山村或在战火蔓延的城市,仍在孜孜不倦地钻研着,排除一切干扰!而李约瑟亦以饱满的热情到处走访,虚心求教,在困境中愈见学者本色!

  SCC第1卷《总论》共7章。

  1、序言。内容如前述。

  2、本书的计划。概括SCC的规划及汉字的拼法,中国文字简介。

  3、主要介绍作为参考文献的典籍名著。

  4、地理概述。描述中国的地貌、地史、人文地理、自然省分等等。

  5—6、介绍中国历史。

  7、中国与欧洲之间传播科学思想与各种技术的情况。这一章是较有意思的。

  第一章从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关于中国的传说讲到中西文化的联系,中西陆上、海上交通,丝绸之路,中国与印度、阿拉伯之间文化和科学之间的交流,及工艺技术的交流。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发现了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独创性。

  在这章中,李约瑟提出一个重要的定义,即把人类学家们“趋同”一词应用于社会学领城。他指出,“趋同”用在社会的进化时,表示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用相同的办法解决同一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在相互隔绝的各种文化中有不少并行的相似的发展,例如,公元前4世纪关于月亮的盈亏会反映在海生无脊椎动物身上;人体解剖学兴衰的奇特的并行相似性;机械方面齿轮的发明以及随之而来的齿轮传动的各种应用等等,都是几乎同时出现在东西方,条条大路通罗马!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便是某个民族所作的发明,四处传播并被其他民族所接纳,因而成为人类共同力量的总和。所以,对于任何一项发明,尤其较早阶段的发明,必须认真深入地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SCC第1卷共有序言38页、正文318页、参考文献50页、索引20页、图版13页、插图36幅,共439页。SCC的出版,立即在科技史界掀起一股“旋风”,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反响。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评论道:“这部著作将成为中国科学史方面的空前巨著。全球的学术界将通过这部书而对于中国的古代科技得到全面的清楚了解,所以,正如著者在序言中所说,这部著作也是对于促进国际间了解的一种贡献。”

  美国大汉学家富录特指出:“李约瑟思想的广度,他的阅历及其思想之透彻,使人对他的研究及其结论产生最大的敬意。正是这样一部书在改变着所有后来的中国思想史和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史。”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作者用西方术语翻译了中国人的思想,而他或者是唯一一位在世的有各种资格胜任这项极其艰难工作的学者。李约瑟博士著作的实际重要性,和他的知识力量一样巨大。这是比外交承认还要高出一筹的西方人的‘承认’举动。”

  法国科学史家华德和黄光明在《科学史评论》中写道:“在这里把科学和技术戏剧性地熔化在汉学中我们认为这部书是可说是划时代之作,这是一部任何有教养的人都必读之书。”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