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伽利略 | 上页 下页
二二


  §第三章 面对宗教法庭与晚年

  1624年至1630年,伽利略一直时断时续地写他的著作,就在即将完成时,他得到命令,书名不能定为“关于潮汐的对话”,因为这强调了地球运动的物理学论证。从传统天文学的观点看来,这个命令是合乎常理的,因为传统观点把行星运动仅仅当作假说,而完全不考虑物理学上的原因,所以伽利略就把书名改为《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此书采用对话形式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因为在16世纪对话体裁的书已被广泛用来教育民众。

  最早出现的老师和学生的谈话多是笨拙的问答教学对话,因而伽利略在对话中实际写了两位专家在争取无偏见的第三位参与者的支持。采用对话形式的另一个原因是,作者可以不对那些要遭到反对的观点承担责任。《对话》中的一位代言人主要代表伽利略,而在他自己想要发表个人意见或愿对某些事情负责的时候,他则以“我们的朋友”、“院士”或类似的面目出现。

  伽利略以萨尔维阿蒂为他的主要代言人,萨尔维阿蒂本人在1614年访问西班牙时突然去世。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专家名叫辛普利邱,这是一位古希腊著名的亚里士多德著作注释者。辛普利邱的论点是克雷蒙尼尼和科洛姆的论点的再现。风趣的第三者由沙格列陀充当,他本人在1620年就去世了,据说他是伽利略在威尼斯的挚友,伽利略生动地再现了他的思想和风貌。

  对话分作四天进行,对话者们专门探讨新旧天文学的优劣。第一天以讨论亚里士多德对天上物质和元素物质的分类以及与它们相关的运动来拉开序幕。以逻辑学和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新天文学知识为武器,批判了自然哲学的基本原则。在逻辑上指责亚里士多德常常把有待证明的东西接受下来,并且作了一些未被承认的和不合理的假设。关于所讨论的新发现主要是月球表面的地貌及其山脉和火山口光照的连续变化。

  第二天主要证明,没有任何证据足以反驳地球自转的假说。伽利略以运动的相对性和运动的守恒性为主要武器,主要依据物理学而不是天文学的论据。

  第三天谈到地球太阳的公转,当然还谈到有关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某些现象。涉及公转的一个现象是一年中太阳黑子路径的环形变化,这用哥白尼的两种运动假说不难解释,但如果把所有这些运动都归于太阳,解释起来就太费劲了,而且在动力学上也说不通。伽利略以这点作为论据激怒了沙伊纳。

  伽利略在把哥白尼体系揭示给读者时,他不仅没有提到开普勒提出的行星椭圆轨道,而且甚至把哥白尼的天文学也过于简单化,把太阳放在好像是所有行星轨道的中心点。这招来不少现代学者的批评,他们忽视了《对话》的目的,说伽利略仿佛要把它当成天文学课本。伽利略的目的是要批倒反对地球运动的思想,以便用地动说来解释潮汐。实际上1616年的敕令是禁止他讨论这些运动的,除非他把这些运动看作假说;他竭尽全力只是想说明这一点:为证明地球静止而提出的一切论据纯属枉然。伽利略认为第三天对地球绕日公转的论述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简略的大纲,要说明这一点无须进一步研究技术细节,只需哥白尼书中的第一个图解就足够了。

  至于开普勒的椭圆轨道确实是现代天文学的真正开端,但是引起了许多误解。虽然椭圆率是寻求行星运动的数学定律的关键,但是它是非常小的。取一个近似的绕日圆形轨道就能很好适合一般性讨论,他在《对话》中避而不谈开普勒的椭圆轨道,尽管开普勒并不是一个著作已被列入《禁书目录》的德国新教徒,尽管他的天文学实际上并不是不可能向伽利略时代的一般读者阐释。

  在第四天,伽利略讨论了潮汐。他开门见山地说,在绝对不动的地球上,除了祈求发生奇迹,再没有别的办法解释大海的周而复始的宏大运动。这一点是正确的,因为任何对潮汐的科学解释都必须考虑地球的运动。因此,尽管伽利略的潮汐理论没有什么价值,但他却指明,这一众所周知的,常见的物理现象确实需要用新的天文学来解释。这绝不是脑袋一热就能想出来的,而伽利略从大海的运动中推出来的,尽管根据后来的物理学,只考虑地球的运动不足以说明人们在实际中所看到的像潮汐那样的现象。

  绝大多数的著作对伽利略的潮汐理论都作了非常错误的,近乎荒谬的陈述。伽利略提出潮汐的两个基本原因,一个为说明海洋的连续扰动,另一个为了解释地中海潮汐的周期性,后者不能从连续扰动的周期中推导出来。后来人们常常忽略这两者中的一个方面,由一个原因推出另外一个原因,伽利略本人认为这是无法做到的。然后由错误的推论断言,由于伽利略对哥白尼学说的狂热,使他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伽利略的潮汐理论虽然是错误的,但却是科学的,与之截然不同的牛顿和拉普拉斯的潮汐理论也如此;而合理的正确理论直到上一世纪才建立起来。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