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海伦·凯勒 | 上页 下页
四七


  如此深入各个阶层后,海伦对人生又有一番不同的认识,而且觉悟到自己过去的想法失之天真。

  以往她常常想,虽然自己又盲又聋,可是仍然可以获得相当幸福的生活,可见天下无难事,只要肯认真去做,所谓的命运是奈何不了有决心有毅力的人士的。

  可是她忘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她之所以能克服许多困难都得力于别人的帮助。与千万其他的盲童相比,她得天独厚,是命运的宠儿,她出生在一个有钱的家庭里,有疼爱她的父母,然后又得到有献身精神的沙利文老师的高明的教育,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所以她才能幸运地接受了高等教育。可是一开始她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现在,她深刻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环境的影响仍然很大。在看过工业区、矿区中那些贫苦的劳工后,她尤其深刻地体会到环境对一个人所造成的压力。她的这种想法逐渐变成一种很深的信仰,不过她并不因此感到悲观,只是更加强了她认为人类应该保持希望,不断地奋斗,至于那些处于顺境的人都能认识到有义务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924年1月,海伦首次有机会横越美国大陆作演讲旅行,最令她高兴的是母亲能够与她同行,给她不少方便。母亲喜欢旅行,而她终于有机会让她一览美国大陆风光。

  演讲旅行的第一站是从加拿大的渥太华开始,然后是俄亥俄州。途中曾一度转往伦敦,再回到密歇根州,随后是明尼苏达、爱阿华,如此一路向中西部行进。

  她们最后到达加利福尼亚,她母亲特别喜欢加州,尤其爱上了旧金山的海滨,经常在黄昏时徜徉于沙滩上。

  她和母亲曾搭汽船出海,她母亲还是个天生的诗人,她以吟诗般的口吻向海伦描述落日余晖下的金门桥。

  她无限感慨地对海伦说:“看了如此宜人的景色后,我过去的悲哀、不快都一扫而光了。”

  从1924年开始,海伦的演讲旅行日益繁忙,而那时候沙利文老师常常生病,不能随行。

  她们自从得到卡耐基先生那笔捐款后,生活较稳定,于是海伦又聘请了一位女秘书。帮助她工作的这位女秘书汤姆森,因为她没结婚,所以人们称她为汤姆森小姐。

  1954年10月,海伦从事第二次横越大陆的演讲旅行,这一次旅行就是由汤姆森小姐陪同。

  秘书的工作委实不轻松,从演讲的接洽、订约,乃至修改日程,收拾善后等等各类事情,不论巨细皆由秘书一手包办。这些事情有时相当烦人,幸好汤姆森小姐非常能干,做事利落,处理任何事情皆井井有条,行有余力还能照顾海伦的生活起居,整理内务。

  从此汤姆森小姐一直在海伦身边工作,陪伴她四十余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欧洲陷入了严重的战乱,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到处都在流血,到处都是机枪的哒哒声、炸弹的爆炸声和军民的呻吟声。过去几个世纪,西方殖民国家在全球各地大肆掠夺和屠杀落后国家的人民,现在轮到他们自相残杀了,而且其残酷程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西方资产阶级的田园诗时代永远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充满战争、革命、经济危机和恐怖活动的世纪。

  海伦这个布尔乔亚社会的宠儿,随着欧美布尔乔亚阶层的衰落,她的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

  首先,随着欧战的爆发,海伦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轻松愉快地到处走动演讲了。她只要一想到正在进行中的战争浩劫,就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轻松地说些慈善的话。

  当时也有一些出版社或杂志社向她索稿,希望她写一些比较新潮有趣的文章,可是在愈演愈烈的战争情势下,她哪里有心情写那些文章呢?

  当时,她已收到数千封来自战乱的欧洲的求援信件,可是她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她自己的生活又没有着落,必须靠四处旅行演讲来糊口。

  海伦和沙利文老师都是坚决的反战者,认为应该极力让美国避免卷入战争的漩涡中。她们都是反战团体的成员。

  7.海伦的朋友

  海伦48岁那年(1928年),她的自传体著作《中流》脱稿了。帮助她出版这本书的是她在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佛尔克·古勃特。他在1903年就创立了古勃特出版社,当时就出版了海伦的第一部自传《我的生涯》。1930年,这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她的《中流》。

  海伦在《中流》这部书中讲到自己的广泛交游。介绍了她与印度诗人泰戈尔、发明大王爱迪生、汽车大王福特等人的会见。

  当海伦还住在连杉的时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诗人泰戈尔先生曾专程来访。海伦素来很喜欢泰戈尔的诗集,看了不少他的作品,从其中深深感觉出他对人类的那份爱心,能看到这位诗人,她引为平生莫大的光荣。

  海伦描述自己对这位诗人的印象说:“他长得非常高大,蓬松的头发呈灰色,几乎与脸上的络腮胡子分不清楚,令我想起圣经上所记载的先知们。”

  当海伦向这位诗人倾诉她的尊崇与仰慕时,他说:“我很高兴你在我作品中看到我对人类的爱,你知道吗?这个世界正在等待着,就是出现一位爱上帝与爱世人更甚于爱自己的人哪!……请记住,一个太爱自己的人,往往就是灭亡自己的人,能解救世人的,大概只有上帝那样的爱心。”

  泰戈尔的这番话使海伦联想起甘地,因为甘地先生正是一个爱自己国家的人民更甚于爱自己的人。

  有一次,海伦前往新泽西州演讲,爱迪生曾好意邀她去他家。爱迪生是电器方面的发明大王,又是实业界的大亨。他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很严肃。据他的夫人说,爱迪生先生常把自己关在实验室内通宵工作,当他实验进行到一半时,最讨厌人家去打扰,连吃饭都可以省了。

  爱迪生请海伦听他发明的留声机,他见她毫无反应,便对她说:“你听不见任何声音也有好处,至少比较容易集中心思,不受外界的干扰。像这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很好吗?”

  至于汽车大王福特先生,是海伦在内布达斯加演讲后才见到的。

  福特先生亲自领她们到工厂里去参观,并且以谦和的态度向她们讲述他成功的经验:“开始时,我的动机是要生产一种连农夫都可以买得起的普通车辆,几经研究试验,我对汽车就愈来愈内行了……其实,有好构想的人何其多,只是大半不知道如何去活用,因此有也等于没有了。”

  在参观过福特先生的汽车工厂后,海伦不禁有一个感想:如果把这个世界视为像福特工厂一般来管理,是否会更有效率呢?那时,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缩短工作时间,却拿到更高的待遇呢?如果人们一天中只需工作几小时,则衣食住行都不缺,还能有四五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岂不是很好吗?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