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伏尔泰 | 上页 下页
五〇


  第二天早晨,伏尔泰起床忙过一阵之后仍不见德尼夫人起床,上午10点左右他去敲她的房门,仍没有得到任何回音。他以为是外甥女还在与自己赌气,也没有在意,便到花园散步去了。中午时分,当他回到家中,仆人告诉他,德尼夫人、拉阿尔普和高乃依小姐已于清早离家出走。伏尔泰匆匆赶到拉阿尔普的卧室,果然人去楼空,但放在写字台上一封尚未封口的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拿起来一看,原来是留给自己的,不看则已,一看简直令他肺都要气炸,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竟敢傲慢无礼地指责自己这位名高望重的老人。他大发雷霆,大骂拉阿尔普和自己不争气的外甥女。他向前来拜访的瓦格瓦埃抱怨并声明说要立即废除已签署的给德尼夫人年金的文件。激动的情绪过后,他又陷入了极度的失望和沮丧之中,他心灰意冷,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多余的了。当天晚上,在写给里舍利厄公爵的信中,他把自己描绘成为一个奄奄一息的人。数日之后,他的怒气渐渐消退了。他给德尼夫人写信,请求她回到费尔内,他说,没有她的费尔内是令人厌烦的,如果她不立即回到费尔内,他将开放自己的别墅,作为贫困哲学家们的旅店,以便减轻自己的孤独。伏尔泰又给朋友写信,表示愿意原谅拉阿尔普的错误,希望他们规劝德尼夫人回心转意,并保证暂时仍为她提供年金,一切事情可以重新协商。

  德尼夫人到巴黎后,便立即选准一处优雅的住所进行装修,不明真相的人们以为伏尔泰马上就要返回巴黎了。伏尔泰本人的确一直想回到阔别已久的首都,德尼夫人也早已不想呆在边陲的凄凉小镇,她曾劝告舅舅直接向外务大臣舒瓦瑟尔申请返回巴黎。在晚年已把名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伏尔泰不想让别人产生他向政府乞讨的印象,因而坚决拒绝了外甥女的要求。这次她只身来到巴黎后便积极四处活动,她首先通过好友向国王的新情妇德巴利夫人说情,请求路易十五允许伏尔泰回到巴黎。路易十五根本就不想让伏尔泰回到自己的眼皮底下,尽管他宠幸的新情妇讲情,也无济于事。德尼夫人转而又求舒瓦瑟尔公爵夫人帮忙,公爵夫人胆小怕事,不愿涉及与伏尔泰有关的事,惟恐这样做对丈夫的前程不利,因而她也婉言回绝了德尼夫人的请求。一系列的努力失败之后,德尼夫人非常懊恼,在巴黎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伏尔泰的崇高声望和巨大财富,使德尼夫人不可能与她舅舅脱离关系。她不得不给费尔内的舅舅写信,为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她说,她是被伏尔泰逼走的,她曾孤独地依附他26年并始终忠诚不渝。她还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建议他们既不到巴黎也不再住到费尔内,而搬到日内瓦住到法国驻日内瓦领事马歇尔·汉尼的“法国公馆”里,这样,不但可以享受浪漫多彩的城市生活,甥舅俩仍可相依为命。德尼夫人暗示,他们在日内瓦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自由。德尼夫人早年与汉尼先生也有暧昧关系,伏尔泰曾略有所闻,为了避免爱米莉的悲剧重演,他坚决拒绝了德尼夫人的建议,并在给她的信中明确提出,她要么在巴黎待下去,要么回到费尔内,没有第三种选择的余地。

  无依无靠的德尼夫人迫不得已,只好同意回到费尔内。她表示讨厌费尔内缺乏教养的男仆,特意从巴黎雇了一位穿白衬衫、身无异味、举止乖巧的仆从。1769年10月27日,她悻悻不乐地回到了伏尔泰的身边。

  已经75岁高龄的伏尔泰,健康状况良好,甚至连视力和听力均没有减退。这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大有关系。他每天工作20个小时,睡眠很少。由于他改不了爱吃肉馅饼和甜食的习惯,只得喝大量咖啡来助消化,有时一个下午就得喝20杯左右,这大大影响了他的睡眠。他吃得很少,午餐非常简单,仅吃点巧克力,喝点咖啡充饥。他惟一的主餐是晚上9点或10点的晚饭,当然,偶尔也有例外,如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他最爱吃小扁豆,爱喝味道鲜美的汤,稍微吃一点羊肉,对糕点不太感兴趣,因病忌食时,只吃点鸡蛋和乳清。他得过胃病,消化不良,一直胃口不好,没有享用传统大菜的口福,无法忍受酱汁牛肚的味道,也难以咽下野鸡、家兔、野兔的肉末。他不喜欢吃烤鸽子,也不愿吃不带干皮的面包,习惯饮用一点点酒。伏尔泰自信,晚餐吃些粗菜淡饭易于消化,使人睡得香甜。他睡觉的习惯很特别,一般情况下,他吃过晚餐便马上就寝,只睡四五个小时,不过也有在床上躺十七八个小时的时候。他的枕边彻夜点着三支蜡烛,床上堆满了书籍,紧靠床边放着一张雅致的桌子,上面摆着开水、牛奶、咖啡、文摘卡片、纸张及文具盒。他想到一个问题,或者产生某种灵感,马上就拿取纸笔不停地写起来。他晚年很多犀利的政论文及一些文学作品就是这样写成的。

  2.法兰西和这个世纪的荣誉

  1764年后,伏尔泰先后过了七十、八十的高龄,他的影响愈来愈大,声望越来越高。他不仅是法国文坛首屈一指的巨匠,在欧洲知识界也成为举足轻重的元老级人物。大家不再把他当作普通人看待,而把他视为法兰西智慧的象征。即使是一些著名宗教人物,也不会因他不顾教会的反对而上演某个猥亵的喜剧而贸然向朝廷控告他;在从前会把他监禁起来的大臣,此刻也得考虑对他处理不慎可能招致的不良后果,最多也只不过是写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对他提出批评而已。

  伏尔泰年岁越大,他得到的荣誉也越多。有些荣誉简直就像从天而降,连他自己也莫明其妙。1770年2月,伏尔泰突然收到罗马方济各会托钵僧会长的几封信,会长决定吸收他为该团体成员,以感谢他对他所生活的地区教徒的帮助。授予他的荣誉称号是:“圣方济各会精神的儿子和人世间的教父。”伏尔泰之所以得到方济各会的青睐,据说是由于舒瓦瑟尔公爵从中斡旋的结果。伏尔泰得到这一荣誉,尽管出乎意外,但也非常高兴。他给达让塔尔、达兰贝尔、弗里德里希写信,兴奋地告诉他们这一消息,并且宣称他一直有自己独特的托钵僧的习惯。

  1769年,圣朗贝发表了题为《四季》的叙事诗,高度称赞伏尔泰一生的文学成就。他还着重肯定了伏尔泰在《亨利亚特》等史诗上的伟大成就,认为伏尔泰在戏剧创作上的贡献,要超过拉辛和高乃依,他的历史著作和哲学著作描绘了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风俗,第一次把人类的智慧史作了系统的总结。伏尔泰不仅是自己所生活时代的巨匠,而且如果在以前的任何时代也是第一流的大师。

  伏尔泰对自己以前的情敌突如其来的称赞不知所措,在给圣朗贝的感谢信中他说,他已很久没有读到如此使自己快乐的东西了。四季变化的题材以前曾被英国作家汤姆逊写过,圣朗贝也承认自己受到过这位英国诗人的启发。1769年7月,伏尔泰在《法兰西信使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圣朗贝要优于汤姆逊,因为后者的田园诗只简单描绘了四季的特色,而前者却解释了人们在每一季节应该做什么。法国四季变化比英国复杂得多,因而用诗歌也难以很好地进行描绘,何况圣朗贝是用韵诗的形式写的,这与汤姆逊的无韵诗相比,难度更加大一等。但是圣朗贝的《四季》诗仍然写得很优美。伏尔泰甚至还夸大其词称它是超时代的作品。很明显,这些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辞主要是为了报答圣朗贝不计前嫌、仍然对伏尔泰无限景仰和崇拜的友好情谊。伏尔泰与圣朗贝的关系虽然一度因为爱米莉的死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关系并没有中断,在后来的岁月里,尤其在伏尔泰的晚年,他们一直是好朋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