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史迪威 | 上页 下页
二〇


  1923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他趁着40岁生日,带着孩子们游览了中山公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可以看到春草破土、树叶吐绿的地方。他还不顾路有积雪登上了长城八达岭,在居庸关前和慈禧太后逃离北京的望京石上驻足。他要保持自己虽然已到中年,却还像青年一样步履骄健的体魄。

  4月,史迪威想试试自己的汉语能力,不带翻译,不搭旅伴,独自一人到了长江以南沿海的浙江省、内陆的江西省和湖南省。有时他一人步行在堤堰小路和陡峭的山坡上,有时则独自乘小舟在水乡间荡漾,江南春天的田野景色,实在使他心旷神贻。

  同时给他留下难忘印象的,还有江南农民的勤奋、聪慧。他花了几天时间,徒步在靠近山区的乡村旅行,每天走十到二十英里。道路是仅能走独轮手推车的小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那种装得满满的独轮车,只有中国人才有足够的耐心、力量和技巧驾驭,史迪威钦佩他们,喜欢接近他们,认为他们非常善良、厚道,对外国人是友好的,尤其对美国人,没有恶感和戒心,认为美国人是中国的朋友。史迪威同他们攀谈,认为他们不关心自己国家的政治,只是要求不要打扰他们,使他们能过太平日子。。刚刚从南方回到北京,史迪威又接受了作为武官代理人的最后一项公务——北上外蒙古。6月下旬,他乘火车赶到张家口,当时那里是铁路的终点。接着又坐了三天汽车,抵达外蒙的首府库伦。外蒙古已处在苏维埃俄国的影响之下,苏俄红军于1921年进入这一地区,支持成立了临时人民政府,当地的蒙古人要求从中国独立的趋向已十分强烈。史迪威在给使馆的报告中写道,库伦到处可见俄国人插手的迹象,一支有500多名步兵和骑兵的苏俄红军控制着这里的局势,他们有少量机枪,但缺乏弹药,没有攻击力量。他认为,蒙古人已经决心摆脱北京政府的统治,这个地区可能会永远地同中国分开。

  1923年7月,史迪威担任语言军官的4年任期已满,陆军部要他回美国¥体宁堡步校进修战术课程。家居北京的三年,使史迫威和他的家人对这座文明古都和热情好客的北京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小女儿史文森生在北京,已长到两岁多,正(口衣)呀学语地模仿着好听的北京话。虽说是返回祖国,他们却有一种离别家乡的感觉。7月9日,他们登上了离华赴美的轮船,史迫威望着这块广袤的大陆百感丛生。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他也对这个与美国西海岸隔洋相望的国家有了细致入微的了解,这为他日后创造辉煌业绩铺下了重要的基石。正是:光阴似箭留不住,回首再看艰辛路;人间珍贵心相印,情系京华若故土。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八章 驻军津门

  二进军校添才干,思念东方望眼穿;
  远涉大洋再来华,驻军天津十五团。

  1923年7月,史迪威进了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美国陆军本宁堡步兵学校。到这个学校进修步兵课程,是史迪威自己提出的要求。这个步校每期接纳250名陆军军官,分别在普通班和高级班学习。校长布赖恩特·韦尔斯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任欧洲远征军第4军参谋长,是史迪威的老上司。他非常赏识史迪威的军事才干、刚直性格和高度的责任心。史迪威在步校高级班学习一年毕业后,便担任了辅助校长工作的助理执行官。1925年,史迪威又以优秀毕业生资格,转到堪萨斯州利文沃思堡的指挥和参谋学院继续深造。按陆军部的规定,只有在这个学校毕业的军官,才有可能升任高级指挥官。

  利文沃思军校教授的主要课程,是指挥官接受作战任务后的职责。包括:对任务的说明,对敌情的分析,战术选择,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及其讲解、制图,进行野外演习等等。此外,还有战时动员、部队调动、行军、救援、供应、侦察、防卫措施、阻滞作战、撤退、改变方向、追击等等。课程繁琐,要求严格,学员们只有拼命苦干才能应付。由于学员精神压力过重,学员队曾发生过几次自杀事件。

  史迪威进西点军校时是年岁最小的学员,现在他成了学校中年龄最大的学员。许是实际工作磨练了他,他认为不值得去拼命拿好成绩,达到毕业水准就够了。所以,他晚上照常是10点钟睡觉,绝不像许多人那样学习到深夜或凌晨。班上最用功的是西点军校1915年级学员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毕业时他名列第一。史迪威毕业时,校长在他的成绩簿上的批语是:“有常识和幽默感。”

  法国参谋学院在西方军界名声最显赫。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史迫威就向往去那里学习,在利文沃思军校学习期间,他又为此提出了申请。然而申请获准之后,他得知有重返中国的机会,便毅然改变初衷而积极活动到中国去。尽管这次不是去北京公使馆任武官,而是去驻天津的第15步兵团任营氏,他也十分高兴。妻于威妮和孩子们更是喜出望外,好像中国是他们的故乡。

  史迪威急于要见到去中国的调令,三番五次发信询问在陆军部工作的同学惠普尔。惠普尔回信说:“你简直是一个杰出的中国人,是担任这个战斗部队军官的最合格的人选。”但史迪威仍不放心,又发电报去催。惠普尔回信宽慰他:“放心!别人得不到这个职位,那些背后有参议员支持的家伙,谁都没有你的条件合适。你要随时准备出发。”果然,在学期结束前调令下达了。史迪威一家到卡梅尔度过暑假之后,于1926年8月20日再次乘坐陆军运输船前往中国。威妮和孩子们都有一种即将回家的心情。

  到中国了!和1920年到中国一样,是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史迪威一家要在有英、美、法、日、俄、德、意、比、奥等九国租界的天津市住下来。

  天津的外国租界不但最多,而且面积也最大,共占地23350.5亩,是清政府所辖天津城区面积的8倍。从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起,这里就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华北的立足点,控制了天津最好的地段以及铁路与海河的交通要道。天津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是典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

  美国陆军第15步兵团的兵营,设在九国租界的中心,是些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前边有一个练兵场,面积约三四千亩,相当于美国大城市的一个街区,通常称为“美国大院”。大院里除了营房外,还有军人医院、军人俱乐部、娱乐厅等。娱乐厅里每周上映三四部美国影片,展示美国的新潮流、新时尚。

  史迪威从未到过天津,以为天津也是北京那样富有中国古老文明色彩的城市。事实却相反,这叫他非常失望。原来那些和北京一样的街道、民房,早已在26年前被八国联军的炮火夷为平地了。代之而起的是些英国旧时代那种沉闷的西方式建筑物,根本找不到北京那种四合院式的平房宅院。他无可奈何,只好住进英国租界赛马路24号院里一座备有笨重家具的三层楼房,全家人为此都不高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