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尼米兹 | 上页 下页
二〇


  由于欧洲战争的爆发,尼米兹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扩充新兵的步伐。圣迭戈、诺福克、新港和大湖区的训练机构,其基本训练时间由8周改为6周;海军军官学校的建制继续扩大,学制由4年暂时改为3年;后备役军官团的毕业生可以从后备役军官直接转为正式军官;大专院校里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的机构从8个扩充到27个。

  尼米兹初任航海局局长(后来叫海军人事局)时,刚刚54岁,面色红润,头发微白,精力充沛。尽管他酷爱的是海上指挥,但是制定行政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制度也使他的才干得到了充分发挥。像往常一样,当他最初接手一项工作的时候,并不喜欢张扬,但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一项项适时的举措时,便立时令人刮目相看了。

  他的儿子小切斯特认为:担任行政工作使我的父亲见多识广,受益匪浅。正是在这些工作中,他增长了才干,获得了上级的良好评价,这才是他以后取得成就的关键。至于潜艇专家、海上加油和环形编队等实验性技术,实际上无助于他胜任更高的指挥职务。

  事实正是如此,年富力强、才华横溢、魅力非凡的尼米兹正是在担任高级行政职务以后,才能够不断与白宫保持联系,也才能够得到罗斯福总统的赏识。罗斯福总统喜欢亲自选拔海军高级指挥官。他十分看重尼米兹,他认为尼米兹具有政治家式的预见能力,以及知人善任、善于协调和把握全局的本领。另外,尼米兹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除了航空兵以外,从事过海军中任何一个行当的工作。

  1941年初的一天,罗斯福总统在他的椭圆形办公室召见尼米兹,要求他出任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一职。这一职务仅次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当时的尼米兹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上都稍嫌不够。而前任总司令詹姆斯·O·理查森已是声名显赫的海军上将,但由于他对舰队长期驻守珍珠港缺乏认识,被罗斯福总统勒令停职。

  当然,从能力而言,尼米兹具备接替理查森的条件。正是他白手起家,从东海岸海军基地筹集物资,以最小的花费在珍珠港建设了潜艇基地。

  但是,尼米兹是冷静而理智的,他认为在和平时期越过50多名比他资深的军官,将会给他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他也不愿与自己的老朋友、精明强干的赫斯本德·F·金梅尔海军少将竞争这一职务。这件事正像尼米兹一生经历过的许多颇为蹊跷的选择一样,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幸运结局。

  金梅尔越过31名军官出任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并晋升临时海军上将。他走马上任之后,遇到了无法想象的各种阻力,风言风语始终尾随其后。加之当时的美国舰队防御力量薄弱,易受攻击,当一场似乎没有任何迹象的攻击终于来临时,金梅尔将军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他被迫辞职。当然,同样的结局也完全有可能发生在尼米兹身上。但是即便尼米兹的预见能力达到了如此准确的程度,也不可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倘若国家需要尼米兹充当急先锋,他是绝对不会犹豫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从辩证的角度看,尼米兹的谦逊作风反而为他日后脱颖而出、叱咤风云奠定了基础。

  当金梅尔带着上司的信任和期许赶赴在世界史上永远无法被人忘记的珍珠港就任新职时,尼米兹则继续坐在有着白墙壁的办公室里。他是一个军人,没有外交家的圆滑和政治家的故作镇定。但是他有着惊人的直觉,像雷达一样搜索着瞬息万变的国际气候。

  办公闲暇的时间,他笔直地坐在松软的皮沙发上阅读政论报纸和杂志,或者背着手长久地面对海军地图,静静地演绎可能发生的海上战争的战略棋局。那些星罗棋布的太平洋岛屿像一只只引人注目的棋子,吸引着尼米兹深思的目光。他已经预感到,一只贪婪的魔爪正悄悄地移向对美国而言不无重要的那些地方。

  1941年夏天,尼米兹感到闷热难耐,他推开临海的窗户,似乎看到了太平洋上空浓云密布、山雨欲来的景象。

  由于美国开始限制向日本出售作战急需的汽油。日本两栖部队迅速进占印度支那,从而将矛头指向美国在婆罗洲、菲律宾和新加坡的战略基地。美、英两国政府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立即作出报复反应,冻结了日本的所有资产,使日本的石油资源进口面临彻底崩溃的危险。

  美国最高决策层分析,日本当时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第一,通过谈判迫使美方解冻他们的财产,并提供汽油;第二,停止侵略行径,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第三,侵占盛产石油的东印度地区,以保证资源供应。决策者的分析家们认为日本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极大。

  尼米兹从军方情报机构获悉,日本人为了确保向南进攻的侧翼,可能出兵占领菲律宾、新加坡、香港甚至关岛。

  尼米兹站在地图前,双手环抱,沉思良久。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日军战舰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他感到这种进攻态势是如此凶狠,几乎难以受到有效的遏制。1940年,美国舰队在海军部的指示下从西海岸调防到珍珠港,这显然不过是软弱的外交击明而已。

  不过,外交自有外交的奇妙效用。当英国的舰队驶抵新加坡,对日益严重的危机作出进一步的威慑反应后,忧心忡忡的日本还是派特使赶赴华盛顿,试图通过外交途径缓和局势。对日本而言,与美英这样的大国开战毕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在各方面作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罗斯福总统在军事上采取“先欧后亚”的方针,试图在政治上安抚日本,以牺牲中国乃至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某些利益为条件,同日本达成暂时的妥协。因此,罗斯福总统直接向日本天皇呼吁,要求他将日军从印度支那南端撤出,以求得所谓“太平洋上的平静”。

  那么,这种和平的外交努力能否真正奏效呢?尼米兹对此深感忧虑。他认为美日之间交战不可避免,战争会在某个未曾预料的时候突然展开。但是,以何种方式、在什么地点爆发尚难以把握。

  尼米兹侧头望向窗外,一道霹雳闪电正划过黑云翻卷的天空,他快步走向窗边,迅速关闭落地式门窗,拉紧窗帘,走回研究室的写字台前。

  就在这个瞬间,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模模糊糊的念头:日本有没有可能突袭美军在太平洋沿岸的海军基地,给美国海军以毁灭性的重创呢?果真如此,美国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因为日本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是具备这一实力的。

  尼米兹抓住这一思路,继续展开他的分析:由于欧洲战争爆发,美国的新造舰船大都部署在大西洋。1941年春,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将军把3艘战列舰、“约克城”号航空母舰、4艘轻巡洋舰和2支驱逐舰中队从太平洋调往大西洋,美国用于运输船只的护航飞机也主要部署在大西洋战场。英国虽然同意派兵增援新加坡,但它需要集中大部分兵力对付德国海军。荷兰在东方没有轻巡洋舰以上的舰只。因此,在太平洋战场,实际上是美国单独抗击着强大的日本海军。美国舰队各种类型的舰艇均处于劣势。更为不利的是,美国须以3艘航空母舰对抗日本的10艘航空母舰。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