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蒙巴顿 | 上页 下页
三二


  当然,蒙巴顿夫人有充分的理由说,她的工作需要她。从去年8月起,埃德维娜担任了圣约翰救护队的总监管,经常要带着她的护士小姐们跑到北非和其他需要她们的战地去救护伤员,忙得不可开交。即使没有担当这项工作,以她的性格也未必会只是为了跟丈夫团聚而跑到东南亚去。蒙巴顿的联合作战总部有一些女性军官和文职文员,其中有几位跟他的关系发展的不坏,这是人人皆知的。有人未必公平地说,她们的作用主要是装饰性的。有她们在身边工作使蒙巴顿感到振奋,但是他最需要的是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女人,而这除了夫人埃德维娜之外的别的异性则无法替代。在这方面,他去东南亚最感到担心的就是没有夫人的陪伴。他会欣然受命赴任,但是远离本上对他来说将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寂寞。同时,独当一面的职务,必然要出头露面去涉足外交活动,这也需要有埃德维娜陪伴为好。

  尽管不大情愿,埃德维娜还是答应了丈夫的请求,同意等处理完救护队的交接事务后,离开英国去遥远的东南亚协助和陪伴蒙巴顿。

  8月31日,丘吉尔正式向外界公布了蒙巴顿的新职务。在此之前,丘吉尔还打电报给印度总督及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理,向他们通报了这一新任命:

  ……经过仔细考虑,我们决定由路易斯·蒙巴顿勋爵出
  任盟军东南亚战区的最高司令官。蒙巴顿具有独特的资格。他
  对陆、海、空三军的情况以及两栖作战都非常熟悉。他作为
  参谋长委员会的成员,任职达一年半,因此从根本上了解我
  们的整个战争布置。考虑到东南亚战线陆上和海上的变化莫
  测的特点,我认为这些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蒙巴顿是一位出
  色的组织者,具有非凡的精力和勇敢精神。他的任命已经得
  到了美国总统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欢迎,宋(指宋美
  龄——作者)也已代表蒋总司令对此表示热烈赞同……

  的确,丘吉尔这份对蒙巴顿似有溢美之辞的通报电文中,也道出了一些实情。他之所以能不顾某些英军老将们的不满,破格提擢蒙巴顿,美国方面的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罗斯福总统不用说,当听到对蒙巴顿的任命决定后,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对此也十分高兴,最引人注目的是,连一直对英国不抱好感的海军负责人欧内斯特·金也认为蒙巴顿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军官。正在太平洋战场苦战的麦克阿瑟听到蒙巴顿将来远东任职的消息后,不但兴高采烈,还要戈达德空军中将直率地转告蒙巴顿:“告诉他,他将需要更多的空军。你把这些话告诉他之后,再代表我告诉他一次,将需要更多的空军!”此前多次访问过欧美,在一些外交场合碰见过蒙巴顿的宋美龄女士,对他的印象也颇佳:“优雅和富于魅力”。

  然而他毕竟是个英国人,理所当然地要为英国的利益效劳。对于这一点,蒙巴顿心里是清楚的,丘吉尔对他也是信赖的。公布任命后,蒙巴顿请首相指示处理同那里美国人关系的原则,丘吉尔告诉他:“首先要与美方派出人员搞成伙伴关系,然后加以控制,以便使我们和他们的政策和行动一致起来。”

  对此,蒙巴顿心领神会,颔首称是。

  临行前,他还拜访了几位私交不错的英国将军。蒙哥马利祝贺他的升迁,鼓励他说:“如果你能够凭着自己的精力和热情使那里摆脱毫无生气的状况,你就是完成了一件前人没有完成的业绩。”他向时任盟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的摩根爵士辞行时,摩根将军交给他一篇亲自撰写的“一位年轻的最高统帅应当知道些什么”的论文。同时告诫蒙巴顿在东南亚要量力而行,现在和联合作战总部时不同了,你已进入最高层,考虑问题要谨慎和全面,并应当深入前线,尽量少地呆在德里。蒙巴顿感谢爵士善意的忠告。

  蒙巴顿曾经说过,接替一项工作的最好时刻是在事情一团糟的时候,所以他到东南亚任职的时机是再理想不过了。那么,盟国在那里的战事已经糟糕到什么程度?且听下章分解。

  ◎第十章 临危赴任

  日军横扫东南亚,盟国防线已崩塌;
  为稳阵脚蒙氏来,作为如何日后夸。

  话说以日军1941年12月7日袭击珍珠港为标志,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头一周日军即占领泰国,迫使銮披汶政府签订城下之盟;12月10日,日军同时在菲律宾和哥打巴鲁登陆;12日,日军强渡柔佛海峡,进攻马来半岛和新加坡;25日,香港沦陷,港督马克·扬爵士宣布投降。

  此后一个月,马尼拉、吉隆坡和新加坡相继失陷。7万美菲守军放下武器,8万新加坡英军向3万日本入侵者挂出白旗。日军乘胜南下,攻占爪哇、南苏门答腊和巴厘巴板。战争初期,对英美盟国来说,无疑是一段充满灾难、耻辱和不堪回首的日子。盟军到处惨遭败绩,狼狈不堪;日本人频频得手,取得一连串震惊西方世界的奇迹般的胜利。

  由于缅甸在盟国向中国输入抗战物资的特殊价值,1942年1月日军饭田祥二中将指挥其第15军分三路入侵缅甸:沿伊洛瓦底江江东岸进犯卑谬,沿仰光曼德勒铁路进犯同古,沿泰缅边境的景迈东进。一时间,缅甸成了东南亚战场争夺的焦点。

  1月31日,日军第55师团手持轻武器的万余官兵长途奔袭,击溃了两倍于己的敌人,占领了毛淡棉。至此,通往缅甸内地的门户已经洞开,仰光城在入侵者面前暴露无遗。当时,英国在缅甸的守军隶属于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指挥。2月5日,韦维尔上将飞抵仰光,决心再作一次挽回败局的努力。经丘吉尔首相同意,韦维尔急调英国名将亚历山大将军来缅任驻缅英军司令,原驻缅司令胡敦改任参谋长。3月5日,亚历山大飞赴仰光,他奉令坚守仰光,但他抵达仰光以后便获知局面已无法改变,日军正向仰光外围的勃固猛攻,并向北翼包抄,企图切断仰光至卑谬的公路,以堵住该城在陆上的最后一条通道。亚历山大分析敌情之后,认为仰光的陷落已是不可避免的了,遂下令炸毁仰光大炼油厂,破坏城市设施,迅速由仰光——卑谬公路向北撤退。

  入夜,仰光城到处都在起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呛人的焦糊味。英国当局命令将来不及撤走的大批援华物资,包括972辆汽车组装件和轮胎统统付之一炬。缅甸政府已经撤退到几百公里外的曼德勒,后来又撤到印度。仰光市民则扶老携幼,纷纷躲到乡下去。华侨处境最惨,他们无处躲藏,只好将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忍痛丢弃,然后凄凄惶惶地向着遥远的中国老家作长途迁徙。昔日耀武扬威的英国军队撤退时的情景也好不了多少,一位叫斯耐潘的英国记者在这期间经历过一番冒险之后,于《泰晤士报》上撰文写道: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