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沙场斗兽-隆美尔 | 上页 下页
九〇


  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很快破裂了,世界分裂为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为了对抗苏联,西方便迫不及待地重新武装西德。但是深受法西斯主义之害的德国人民对复活军国主义是深恶痛绝的。军国主义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度将德国引入毁灭的深渊,使德国两度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饱受亡国之患的德国人民对军国主义简直是谈虎色变。为使人民接受德国的重新武装,西方国家需要在前纳粹将领中寻找出这样一位"英雄":一身兼备有影响的、反纳粹的和反共产主义的三种要素。具有传奇色彩的隆美尔便成为最合适的人选。对于活着的前纳粹将领来说,吹捧和神话亡灵正是铺垫荣登高位的阶梯。侥幸逃脱希特勒绞索的斯派达尔是个工于心计的人。还在集中营时他便预见到:在战后的德国,只有被证明与施道芬堡密谋分子有联系的人才被认为是最可信赖的反纳粹分子,才能得到权力;如果隆美尔被树为战后德国身价极高的人物,那曾经是隆美尔的参谋长的斯派达尔也必然得到高升。

  早在1946年斯派达尔便十分坦率地对另一位德国将军承认:"我想使隆美尔成为全体德国人民的英雄。"他获释后于1949年出版了《1944年的入侵》一书,那是有关隆美尔的小册子,内称,从1944年4月起,大批密谋分子便涌入隆美尔设在拉罗歇-基扬的B集团军群司令部,隆美尔热烈欢迎他们,并积极支持他们推翻希特勒的计划和手段。书中指出,隆美尔一直预料盟军会把主攻方向选在诺曼底,是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的那些高参们命令他把主要兵力配置在多佛尔海峡沿岸的。书中对隆美尔极尽扬善隐恶之能事,把他在战略上的短视、性格上可恶的一面统统隐去了。隆美尔的其他前部下也如法炮制,避而不谈他的错误。

  斯派达尔还竭力帮助露西和曼弗雷德收回隆美尔的战时文件,设在华盛顿的美国陆军军事历史局将一部分文件送了回来,加上露西本人保存的和隆美尔的妹妹保存的部分,由利德尔·哈特汇编成册,于1953年出版。虽然该书的资料已残缺不全,但仍有助于抬高隆美尔的声望。斯派达尔经过深思熟虑的一着棋奏效了,隆美尔被吹捧成永垂不朽的神话元帅,斯派达尔本人则在其回光返照下从一名战俘一跃成了西德陆军司令,继而又当上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高级将领。当然,无论是希特勒的宣传家、西方的宣传家抑或西德的一些人都绝不会把一头蠢猪吹捧成一只猴精。他们之所以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目的神化隆美尔,是因为此人确有出色之处。透过附在隆美尔身上的神圣光环后,现在才可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其成败得失了。

  尽管德国军官团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埋头业务不问政治的倾向,但隆美尔却是一个政治色彩很浓的军事将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为了威廉二世陛下统治下的德国出生入死。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德国和德国军队的屈辱地位甚为不满,渴望着复仇。当他随侍希特勒身边时,便对希特勒的纳粹理论和政策深信不疑,把希特勒视为恢复德国昔日辉煌的天然领袖,而甘愿任其驱使、为其献身。这时在隆美尔的心目中,希特勒即德国,二者是同义语。为希特勒而战即是为德国而战。与一些具有冷静头脑的德军将领如贝克等人相比,隆美尔对希特勒将把德国引向毁灭这一问题的认识要晚得多。

  直到1942年底,在阿拉曼会战失败后,隆美尔才开始痛苦地认识到,德国在一场寡不敌众的战争中取胜的希望已十分渺茫。此后战争形势日益恶化,而希特勒顽固地坚持打到底,并不惜使德意志民族一起毁灭。这样在隆美尔心目中希特勒与德国渐相分离。但他是希特勒一手提拔起来的,希特勒对他的影响力是不易摆脱的。隆美尔处于"忠君"与报国的二难选择中,往往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他几度向希特勒坦率进言,均被严辞拒绝。最后在反希特勒密谋分子的拉拢引诱下,终于决定要单独与西方缔和了。不过即使在他要这样做时,仍对希特勒存有种种幻想,所以从隆美尔的一生来看,他是个政治色彩很浓的军事将领。

  起初心甘情愿的充当纳粹政治的"利剑",当眼见"利剑"与政治本身将一同毁灭时,他便企图让罪恶政治的决策者们改变政策。隆美尔和其他反希特勒密谋分子一样,要单独与西方缔和以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主张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在最凶恶的共同敌人法西斯被彻底打败之前,反法西斯同盟内部苏联与英美的矛盾尚不至于上升为主要矛盾。不过从另一角度看,假如反希特勒分子谋刺希特勒成功后建立了新政权,也只能在反法西斯同盟的压力下尽快投降。那样的话,战争有可能早一点结束,人民少流点血,对世界和德国本身来说都是件幸事。

  虽然,参军以前的隆美尔并未显出特别过人之处,其家庭背景也极为平常,但置身军营尤其投入战场后很快显露出一个优秀军人和出色将领所必备的气质。战争是充满危险、劳累、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的领域,因此需要勇气、干劲、坚强、果断和机智,出色的将领只能产生在尽可能将这诸多精神力量和谐结合于一身的军事人才之中。战争好比是未经航行过的、暗礁密布、巨浪排空的大海,泛舟其上的人们随时都有葬身鱼腹的危险。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

  勇气有两种:一种是敢于冒个人危险的勇气,即匹夫之勇;另一种是在来自敌我双方的压力面前均敢于负责的勇气,这对将帅来说尤为重要。隆美尔初上战场时便显露出其匹夫之勇;后来在北非和诺曼底又多次展示出敢于负责之勇,顶住来自敌方的压力、来自上级的命令和来自部下的反抗,多次做出切合战场实际的决定。隆美尔是个干劲十足的人,他拼命追名逐誉,这使他像对待自己的田地那样对待每一个军事行动,努力耕耘、细心播种,以期获得更高的职位、权力、奖赏和荣誉。他初上战场便一心想获得最高功勋奖章、在法国力争成为冲得最快最远的装甲师、在北非获得上将军衔后渴望着获得"更多的星"。

  这种追名逐誉的热情并没有随着职位的升高而降温,反而愈加炽烈。的确,自古以来,有哪一位著名将领没有荣誉之心呢?隆美尔自然不能例外。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高山险岭、大江大河、丛林荒漠,这些仅仅是构成这种劳累的一部分。军队在胜利时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固属不易,在溃败之后陷于危险之中时要虎口脱险更必须忍受更大的劳累,尤其在北非沙漠地作战所遭受的劳累更非其他战场环境所能比的。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强壮的体力和坚强的精神力量。隆美尔在作战中一再显示出自己是这方面的强者。他在率领小部队攻打蒙特山时,在率领大部队追击败退的英军时,在英军的追击下引军进行长距离的退却时,都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劳累。不仅如此,作为指挥官的他还敢于要求和善于要求部队和部下同他一样吃苦耐劳。这是他的部队在北非取得一连串胜利和在退却时未被聚歼的原因之一。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