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风云人物 > 战争狂人-东条英机 | 上页 下页
七〇


  在日、伪、蒋对解放区夹击的形势下,加以自然灾害的侵袭,解放区进入了极端困难时期,1941和N42两年中,解放区缩小了,人口由1亿下降到3000万,八路军由40万减少到30万,新四军由13.5万人减少到11万人。

  面对东条英机发动的疯狂进攻,中国各解放区军民在毛泽东主席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同残暴的敌人展开空前激烈的大搏斗,不仅粉碎了日寇的“治安强化运动”,而且也在严峻的残酷环境中受到锻炼。1941年8月,日寇集中10万人以上的兵力,在敌酋冈村宁次的亲自指挥下,对我晋察冀边区北岳区进行了一次空前的大扫荡。敌人分13路出动,企图将我主力消灭于长城的两侧,其扫荡计划准备在4个月内完成。日军采取所谓“铁壁台围”、“梳篦清剿”、“马蹄形堡垒线”、“鱼鳞式包围阵”

  等战术,并使用了伞兵和毒气。我军指挥部当时估计到,在一开始就和敌人决战是不利的,所以当敌人历时半个月到达我中心地区时,我主力己转移到敌后,我后方机关也早己疏散隐蔽,而游击队和民兵则到处袭扰敌人。日寇的合击扑空后,就开始分股“清剿”。从9月起,敌人的小股部队到处搜捕壮丁,烧杀抢掠,我外线部队就在这时反戈一击,一股一股地消灭敌人。到9月下旬,各路日军屡次失利,造成困顿混乱,我军又适时地集中了相当兵力,对敌人予以沉重打击,井收复了阜平等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为了配合晋察冀的反扫荡战,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进行了协同作战。从胶东到晋西北,从晋冀鲁豫边区到大青山根据地,各部队同时出击,收复了许多城市和占领了300多个敌伪据点,平汉、同蒲、沧石,德石等于线不时为我切断。

  在我军民的英勇反击下,日军主力被迫自9月中旬开始从北岳区撤退,到10月中旬全部撤走。敌人撤退时,我军沿途设伏,予以重大创伤。在这次反扫荡中,总计我作战800多次,毙俘敌伪军8000多名,破路400多公里,击毁火车3列。冈村宁次不得不自认失败说:“肃清八路军非短期所能奏效。”

  并以“狮于捕鼠,效力不大”来解嘲,此次敌人共烧毁我房屋15万多间,掠夺我粮食2900多万公斤,抢走我牲畜1万多头,残杀我人民4500余人,抓去1.7万多人。

  在这两个月的反扫荡战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壮烈的韦迹,有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之一。9月25日,敌人企图以2500余人的优势乓力围歼我一个团于易水河畔的狼牙山。为了粉碎敌人的计划,当日军到达狼牙山时,我即以一个班的兵力据守险要,掩护全团安全转移。敌人对这个班施以数千发炮弹猛轰,并以优势兵力数度猛扑。但我战士英勇顽强,全班战士仅剩5人,仍坚持抵抗,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最后在无法突围时,5位勇士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扔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并将枪摔坏,在高呼:

  “我们是光荣的八路军,八路军是不当俘虏的!”之后,纵身跳崖,结果3名壮士落到崖底壮烈牺牲,两名壮士被挂在崖中树枝上,带伤脱险归来。

  1942年,是解放区军民斗争最艰难的一年。这一年,日寇对华北解放区的扫荡达75次之多,其中最残酷的一次是“五一大扫荡”。当时日寇集中了3个师团、2个旅团,总计5万以上的兵力,从5月1日起,以两个月为期,对冀中解放区进行全面扫荡。在8000个村庄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布了1500多个据点。5000公里网状的公路上,经常有700辆汽车巡逻。敌酋冈村亲自乘飞机往返指挥,用所谓“纵横合击”、“对角清剿”的办法,或用故留空隙“张网捕鱼”的毒计,企图歼灭我主力。在敌人合击时,我冀中部队已跳到敌人的腹地铁路线和大城市附近去,突然袭击敌后方,使敌人不得不将一部分兵力仓皇后撤援救。战役后期,敌人进入全面“扫荡”时,我主力实行战略大转移;留在当地坚持的部队化整为零,分成排连活动,配合地方游击队、武工队,依靠民兵,创造了“迎击、侧击、尾击”和“速战、速决、速撤”的急袭战术,积极歼灭敌人。在两个多月的激烈斗争中,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我军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5月13日,八路军两个连埋伏在无极城外4公里地的小吕,日军加道大队长带领四五百步骑兵,保卫着伪正定道尹及所属8个伪县长组成的视察团到“治安区”去视察,落入我军伏击圈,经过激烈战斗,我军打死伪道尹、骑兵中队长以下官兵180多人,并击毙敌人军马60匹。日军大队长腿部中弹,带残兵狼狈逃窜。整个战斗只用了45分钟,八路军指战员无一伤亡。又如6月9日的深泽宋庄之战,我军两个多连击破敌人2500多人的进攻,打死敌人板本旅团长少将以下官兵600余名,伤300余,毙伤伪军官兵200余名,而我军伤亡仅73人。

  在粉碎敌人“治安强化运动”的斗争中,我解放区军民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战争思想,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在对敌斗争中,我地方民兵和游击队为了对付强大的敌人,有许多很好的创造和发明。其中地雷战和地道战就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两个法宝。

  华北解放区广大民兵大摆地雷阵,炸得日军人仰马翻,惊魂丧胆。群众就地取村,利用废铁、玻璃瓶以及石头等制造地雷。这种武器省工价廉,杀伤力较强,又不易为敌人发现。当日军深入我根据地扫荡时,群众把各种各样的地雷随处埋设,大道、田野、山脚、村边、室内、室外都是地雷。这样,使敌人到处触雷被轰,寸步难行。

  在对敌斗争中涌现了许多爆炸英雄。晋察冀边区的李勇就是很出色的一个。李勇是阜平县五丈湾的民兵队长,他领导着民兵队在斗争中学会了使枪使雷。

  1943年5月12日,他领导的民兵在五丈湾附近,布置了一个地雷阵,并使用了“大枪和地雷相结合”的战术,结果使进攻的日寇死伤惨重。从此,李勇的名字传遍了全边区。以后李勇的地雷战术更加发展,不仅做到了“敌到雷到”、“敌未到雷先到”、“敌不到叫敌到”,而且能使游击组和爆炸组密切配合,边打边埋,随机应变,使敌人心惊胆战,草木皆兵。李勇在对敌斗争中建立了无数的功绩,被选为晋察冀边区的爆炸英雄,并参加了边区的群英大会。像李勇这样的事迹,在各个根据地都曾广泛地出现,正如群众所唱的。

  李勇变成千百万,千百万的民兵要像李勇,敌人要碰上千百万李勇的地雷阵,管教他一个一个都送终。

  地道战是平原地区群众的创造。平原的自然条件不如山区便于隐蔽,为了改造这种自然条件,群众便创造了地道战。开始时,村干部和民兵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各自在家中挖了地洞进行隐蔽。以后,这些地洞打通了并逐渐延伸到村外,使村与村之间的地洞都连接起来,便形成了地道。地道不仅起保卫自己的隐蔽作用,而且是积极打击敌人的坚固阵地,民兵可以利用地道出其不意地扫击敌人。敌人经常在付出很大的伤亡后进入材内,但却找不到一个人;而民兵却可以利用地道的枪眼射击敌人,或者从地下转入材外,袭击敌后。敌人在发现地道后,曾经用烟熏、水灌及放毒等办法来进行破坏和杀害群众。但是,群众又在斗争中创造出许多对付敌人的办法来。地道的构造一天天在改进,有防毒。防水、通风的设备,也有引诱敌人的陷饼,有的地区还在地道中没有医院。地道成了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地下长城。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