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将帅系列 > 骁勇善战-崔可夫 | 上页 下页


  第一章 少年磨难

  力士之子有志娃,生活窘迫早离家;
  卖工糊口彼得堡,参加革命展才华。

  1900年2月12日,是一个阴冷的日子。在沙皇俄国图拉省的奥谢待尔河河谷的谢列布里亚内普鲁德村,一个被人们称做“鳄鱼嚎”的小木屋里,此刻却充满了温馨与快乐。伊万·伊万诺维奇·崔可夫,这位被村民们称为“大力士约内奇”的壮汉,今天喜得第四位公子。体健如牛的伊万盯着这个瘦猴似的婴儿,甭提有多高兴了。谁也本曾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婴儿竟成为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主宰东德命运的苏联元帅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瓦·伊·崔可夫家境贫寒,但他父亲伊万性格刚毅,母亲也勤劳贤惠。

  虽然,后来家中又添了几口,但由于一家人勤劳肯干,节衣缩食,生活勉强还能维持。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优良品质强烈地影响着崔可夫,并在他那颗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培养出他吃苦耐劳而又勇敢坚强的性格。崔可夫12岁那一年,在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俄罗斯,生产调敝,民不聊生,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告别天真烂漫的童年,独自背上行囊,离开了父母、故土,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彼得堡独自谋生。

  波得堡虽然号称俄国的都城,可是,年仅12岁的崔可夫费尽周折,才在喀山大街的彼得·萨韦利耶夫工厂谋得一份工作,制造一种沙皇军官使用的刺马针,这项工作要求具备铁工厂的铸铁工艺,又要有手工工艺,而且工作条件也很艰苦。但是,这个农民的孩子对这项陌生的工作很感兴趣,他甚至憧憬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穿上马靴,带上刺马针驰骋疆场。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俄国也步英、法后尘,卷入了这场帝国主义国家的大战。第二年,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工厂里的青壮年工人都被强征到前线给沙皇充当炮灰去了,留在工厂的多是未成年的孩子和年岁大的人,工作就更艰苦了。工厂老板对工人管得很严,领班秉承老板的旨意监督着每一个人,如果谁动作稍微慢了一点,马上就会招来一顿毒打,而且还要被扣发工资。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的崔可夫对领班的刁难十分不满,心里萌发出与领班作对的念头。于是,崔可夫会同十四五岁的工友们,与领班斗智斗勇,每当领班呵斥大家或逼迫快干时,工友们就放下手里的工具,操起手,圆瞪着双眼,逼视着领班,袖手不干了。久而久之,领班对工人们再也不敢像从前那样大喊大叫、挥舞拳头大施淫威了。因为一旦惹火了这帮人,完不成定额,自己还会吃不了兜着走。当然,此时的崔可夫,内心深处所怀有的只是一种原始的反抗心理,自然还不懂得如何真正维护自己的权利。

  1917年,是俄国的革命年,二月革命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覆灭。在波得堡这个革命的中心,崔可夫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革命形势如春潮滚滚,迅猛发展。各种传单、禁书和政治小册子在工厂秘密流传。

  在伊万·济明的影响下,崔可夫开始卷入这场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之中,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式各样的革命传单、禁书和各种政治小册子,憧憬着摆脱工场主的剥削,过上美好的日子。但是不久,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1917年7月4日,伊万·济明在参加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一次盛大的示威游行中,惨遭反动士官生杀害,此次事件后来被称为“七月流血”事件。崔可夫目睹自己的好友倒在血泊中,十分震惊。崔可夫回忆说:“我永远忘不了1917年7月4日那个闷热的中午,当时我们站在喀山大教堂旁边,那里正在进行着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突然,枪声响了,济明的头很不自然地向后倾着,好像在霍列夫胸前睡熟了一样……他眼睛紧闭,双手攥成拳头。”“我们不信、不愿意相信他已经死了,不相信今后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要知道,他才17岁呀!”伊万·济明是崔可夫的同岁好友,他性格爽朗,精力充沛,有灵敏的政治头脑;他信息广泛,能在错综复杂的政治事件中辨明方向。在共同的生活、工作中,伊万·济明像亲兄弟一样关心崔可夫,经常给他讲做人和革命的道理,对崔可夫影响很大,他的死怎能不使崔可夫感到震惊和痛心呢!

  1917年9月,彼得·萨韦利耶工厂倒闭,崔可夫也失了业。闲来无事的崔可夫便经常到3位哥哥服役的波罗的海舰队去。波罗的海舰队是俄国革命的摇篮,有很多老革命家在这里从事革命工作,水兵们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在那里,崔可夫接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第一次了解到有关列宁的许多传奇故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及其他进步书刊。崔可夫从与水兵们的接触中和阅读各种革命书籍中开始真正懂得:劳苦大众要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就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由于崔可夫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便很快同他的几个哥哥一样,在喀琅施塔得当了一名水兵,被编入水雷教导队。从此,崔可夫结束了打工生活,开始步入新的生活。

  十月革命胜利后,喀琅施塔得的许多水兵被派往各地,执行苏维埃政府的各种任务。17岁的崔可夫与兄长伊里亚一起被派往萨拉托夫,警戒莫斯科至萨拉托夫铁路上的列车,保证将粮食运往俄国中部。

  1918年2月,全国形势开始稳定下来,但在有些地方,反动势力仍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肆意报复革命家庭。崔可夫一家也惨遭富农、商人、官吏的报复,粮食被烧光,房屋遭焚毁,家中被折腾得一贫如洗。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崔可夫的父亲写信给他们兄弟几个,要他们帮助家里渡过难关,重建家园。经过兄弟们数月的努力,家里的处境才有所改善。

  国忧重于家难。崔可夫的三哥伊里亚又返回设在莫斯科帕韦列茨车站的支队司令部复命去了,伊里亚在支队司令部得知,莫斯科有个军事训练班,专从可靠的工人、农民中招收愿意当红军指挥员的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写信告诉了崔可夫。崔可夫获悉讯息,十分振奋。为保险起见,他特意派他的同伴格奥尔吉·明金前往莫斯科探听虚实。格奥尔吉·明金到达莫斯科后,很快证实了伊里亚的消息。明金经过报名申请,被录取为红军军事教官训练班的第一期学员。

  一切就绪后,伊里亚将申请的有关情况写信告诉了崔可夫,崔可夫接信后,即打点行李,告别了父母和兄弟姐妹,与他的另外两个伙伴阿列克谢·古巴廖夫、瓦西里·雷金一起带着村苏维埃开的他们政治上可靠的证明信,赶到莫斯科军事教官训练班的驻地列福尔托夫。莫斯科军事教官训练班的政委接见了他们,看了村苏维埃的证明信后,政委问:“除了村苏维埃的证明信外,还有什么可以证明你们是来真心实意干革命的?”崔可夫敏捷地回答道:“以行动证明。如果您给帕韦列茨车站的契卡支队的首长去个电话,您就会了解到,他的支队里有个水兵叫伊里亚·崔可夫,他是我的亲兄弟。”第二天,他们被正式录取为训练班学员,阿列克谢·古巴廖夫被编入炮兵排,崔可夫和瓦西里·雷金被编入步兵第二班。这位瓦西里·雷金后来在1918年毕业后与崔可夫一起被分到西韦尔斯旅。一次,在执行侦察任务时,突然与哥萨克骑兵遭遇,因寡不敌众,光荣牺牲。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