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柴可夫斯基 | 上页 下页


  2.第一部交响曲《冬日的幻想》

  1866年3月柴可夫斯基开始写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冬日的幻想》。

  柴可夫斯基酷爱俄罗斯的北国风光。他曾说过:“我爱俄罗斯的大自然胜过其他任何地方的美景,俄罗斯的冬景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广袤的俄罗斯原野,风在呼啸,雾气笼罩着灰暗的树林,漫长的冬季雪橇路……大自然是静穆庄严、瑰丽多彩的,然而孤独的旅行者的心绪不宁,那是一种淡淡的无名的愁绪。在这种略感困惑难解的心境中,逐渐生出对另一种生活——对一种美好生活的热望。柴可夫斯基在这首交响曲中描写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风光,而且还表现了一个孤独者的思绪和情感,叙述他的思索、回忆和憧憬。这正是他在莫斯科生活的最初日子里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在对大自然风光的描绘中溶渗进丰富的心理描写内容,柴可夫斯基交响乐风格的这一基本特征已在第一交响曲这个早期作品中初见端倪。

  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冬日旅途的梦想》。第二乐章 《忧郁的远方,朦胧的远方》,这两个乐章反映了他在拉多加湖沿岸和拉阿姆岛游览时对美丽景色留下的印象。第三乐章谐谑曲没有标题,旋律带有几分轻盈的奇幻色彩,仿佛传达旅人对温馨家庭聚会的向往。第四乐章也没有标题。在这一乐章中作曲家用了俄罗斯民歌《花儿开了》的旋律。这是一首流行的城市歌曲,用以表现莫斯科城市生活的形象。柴可夫斯基最热切的愿望是“到人民中去”,他要在民众中找到精神上的支持。这一乐章描写群众节日欢庆的场面正是为了表达作曲家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第一交响曲是第一部由在俄罗斯本国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俄罗斯作曲家写的交响曲。俄罗斯民歌和民间舞曲的旋律贯串全曲,它表现了鲜明的俄罗斯民族属性。

  柴可夫斯基是利用每一分钟空余时间进行创作的。他说:“像一只熊在穴里似的,我豢养着我自己的东西——我的曲子,这些曲子总是在我脑中盘旋。”“对于我,作曲是灵魂的一种自白。”他白天必须在音乐学院教课,写曲只能在夜晚。过度的劳累导致他神经衰弱,失眠、头痛折磨着他。医生令他彻底休息。柴可夫斯基自己也担心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此后他晚上不再工作。经过夏季的休假,神经症状虽有缓解,但这种病却不能根除,他被神经衰弱症困扰了一生。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交响曲题献给尼·鲁宾斯坦。该曲于1868年初次演出,由尼·鲁宾斯坦担任指挥,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慢板的第二乐章特别令听众喜爱。第一交响曲的最后修订版于1883年在莫斯科演出。音乐家拉罗什在评论文章中写道:“这是一部真正的俄罗斯交响乐。人们从它的每一小节中可以感觉到,只有俄罗斯人才能写出它来。作曲家将纯粹俄罗斯的内容注进了外来的形式。”这部交响曲成为俄罗斯乐队的保留曲目,也是作曲家本人直到晚年仍然非常喜爱的一部青年时代的作品。

  3.“强力集团”

  柴可夫斯基不断扩大与音乐界同行的交往。他与“强力集团”的结识和联系也是他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在一个时期对他的音乐创作和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米·阿·巴拉基列夫(1836—1910)当时是彼得堡一位知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对俄罗斯艺术满怀挚爱,在俄国音乐界是一位强有力的活动家。他对青年作曲家给予热心的支持和帮助。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柯夫这几位非专职音乐家由于在音乐方面有共同观点都先后向巴拉基列夫靠拢,形成了以巴拉基列夫为中心的音乐团体。他们主张弘扬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摈弃一切外来影响,排斥在俄国统治了多年的意大利歌剧。他们所创作的歌剧不用法语和意大利语而是用俄语歌唱。他们的口号是“格林卡和俄罗斯民歌”,他们崇尚格林卡。俄罗斯民谣是他们的创作源泉。他们轻视专业音乐教育,轻视音乐学院和外国古典音乐。1867年5月,由巴拉基列夫指挥演出了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的《塞尔维亚主题幻想曲》,演出取得了很大成功。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说:“俄国从此有了自己的‘强力集团’。”

  1862年,几乎与彼得堡音乐学院成立同时,巴拉基列夫和著名指挥格·雅·罗马金共同建立了音乐免费学校,目的是向群众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歌唱、演奏技巧。到该校入学的多半是大学生、工人、商人及各阶层的妇女。学校建立以后,曾多次举办大型的音乐会,演奏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也演奏欧洲大音乐家的名曲。免费学校当时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1868年1月巴拉基列夫来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与其结识。在此之前巴拉基列夫早就注意到他,希望能看到他的作品。应巴拉基列夫的请求,柴可夫斯基把歌剧《市长》中的舞曲总谱寄给他看,征求他的意见。同年春季,当柴可夫斯基去彼得堡时,在巴拉基列夫家举行的一次晚会上,柴可夫斯基认识了“强力集团”的其他成员。柴可夫斯基在晚会上演奏了他的《冬日的幻想》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他们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很满意。

  最初,“强力集团”的成员们对柴可夫斯基抱着怀疑态度,对他有成见。他们认为受过音乐学院专业教育的柴可夫斯基不会是他们的“自己人”,他们不过把柴可夫斯基看成是“音乐学院的小孩儿”而已。

  柴可夫斯基认为这些彼得堡的音乐家们很有才能,但不能同意他们“自视甚高、十分肤浅地认为自己比周围世界优越”,不能同意他们在音乐方面所持的偏狭态度。尽管如此,柴可夫斯基对“强力集团”抱友好的态度。在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这一点上他们有共同的目标。

  1866年巴拉基列夫出版了自己纪录的俄罗斯民歌选集。这是一次创举,以往从未有过一本从农民那里直接记录的歌曲集。巴拉基列夫把来自农民的歌曲进行改编加工,汲取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精髓,大大丰富了当时的俄罗斯音乐创作。

  柴可夫斯基在60年代也收集过不少民歌,并在民歌基础上编写了钢琴曲。巴拉基列夫所编歌集中的许多歌曲吸引了柴可夫斯基。两位作曲家建立了经常的联系,他们在一起谈音乐,出去郊游,后来在音乐创作方面也有很好的合作。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