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纪录 > 血泊罗霄 | 上页 下页


  §裁缝出身的王佐是真正的“座山虎”

  说到袁文才就不能不说到王佐,袁文才和王位就如同一个人的左臂和右臂,缺了任何一边,这个人便成了残疾。

  在井冈山,袁文才和王佐往往以“袁王”并列出现。

  笔者第一次接触到井冈山这段历史时,听到“袁王”往往会误以为“阎王”。而实际上,袁王也确实有点像井冈山上下的阎王爷。在他们的地盘之内,他们基本掌握着生杀大权。

  像袁文才一样,王佐也是当地客籍人的代表人物,他的出身虽不能说是苦大仇深,可也算得上是遭遇坎坷。

  王佐幼年丧父,上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兄弟姐妹六人从小寄人篱下,看尽世人的白眼。他曾经与弟弟王斗娇随母亲范辰妹流落到井冈山下的一个小镇——下七,范辰妹虽嫁给了一位当地人,但在涉及到王佐兄弟的归宿时,当地人坚决不同意将王佐兄弟的名字写进他们的祖谱之中,认为他们是外来的野种。范辰妹无奈,将兄弟二人带回,寄放到井冈山罗浮一个小山村小龙坑她的哥哥家中。这一次,是王光妹、王南斗(王佐乳名)、王斗娇三人相依为命。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三人感情特别深,王佐待姐姐王光妹如同待自己的母亲,而对王斗娇,则完全承担起了一个兄长应尽的一切责任。王佐出道不久,王斗娇在随他与另一股绿林武装的火并中不幸送命,王佐用尽一切办法,终于吞并仇人的武装并使仇人身首异处,最后用仇人的头祭奠了弟弟。而这个仇人正是王佐的妻子罗夏英的亲哥哥罗冬生,王佐对弟弟感情之深,可见一斑。

  十六岁那年,王佐走上拜师学裁缝的道路——这也是听从姐姐王光妹的建议。王佐是个聪明的人,几年之后便成为当地闻名的裁缝。一把剪刀、一把戒尺伴随他走遍了湘赣边界一带的山山水水。

  井冈山独特的地形使它成为远近散兵游勇和土匪向往的藏身之地。其中井冈山村的朱孔阳(又称朱聋子,毛泽东从他的作战经验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东西)是当时最大的一支队伍,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孔阳看中王佐手艺人浪迹天涯的特点,邀请他当水客(即侦探),为他搜集附近土豪的有关情况,王佐欣然从命。

  也许是从小生长在土匪常年出没的井冈山的缘故,也许是从小受尽欺侮、太想出人头地的缘故,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反正王佐内心深处确实很羡慕绿林那种杀富济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把分钱的既豪爽又快活的日子。

  王佐独特的个性决定了他不甘久居人下,同时,他也有点看不惯朱孔阳及其部下滥杀无辜,在杀富的同时又打贫的作风,因为王佐本人也是穷人出身。不久,王佐决心另起炉灶。

  王佐用做裁缝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枝破损的毛瑟九响枪,叫一个他要好的铁匠刁辉林(此人是王佐起事的第一个追随者,刁辉林对王佐忠心耿耿,直至两人同赴黄泉)修好枪后,独树一帜,拉起了杀富济贫的队伍。

  在当时的井冈山,只要有胆量,又有枪,想起事当绿林是件很容易的事。不用害怕追兵,因为这里山高林密路远,又有天然的屏障,那些本就无心“进剿”的官兵到这里往往毫无所获,有的甚至损兵折将面回——毛泽东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也与此有很大关系。

  经过王佐的苦心经营,几年之后,王佐左冲右突,吞并了许多股土匪,成为井冈山最大的一支绿林武装。同时,他又与井冈山山下茅坪的袁文才结为老庚(袁文才与王佐同年生),两人上下呼应,令官兵闻之胆寒。

  受大革命的影响,王佐和他的老庚一样思想倾向进步,1927年攻打永新之后,也担任了赣西农民自卫军的副总指挥。

  革命军又遭伏击,团长陈浩等人撇下了毛泽东

  毛泽东打定主意上井冈山去与袁王交朋友,没想到半路上却遭遇了他最为头疼的一个敌人肖家壁。

  在与蒋介石的周旋当中,毛泽东尚显游刃有余,但与这个近似无赖的毛贼肖家壁的交锋中,毛泽东却曾几度大伤脑筋。据有些老人回忆,毛泽东曾在日记中写道:土霸子肖家壁好厉害,红军吃了他几次亏,他会藏在山地,暗地偷打,打几下又跑了。

  1927年10月23日拂晓,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途经遂川大汾镇,突然遭到遂川靖卫团总肖家壁的袭击,只有几百人的队伍再次被截为两段。

  张子清、伍中豪带着三营越走越远,终于走出江西到了湖南桂东。后来他们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取得了联系,又在工农革命军茶陵受困之时及时赶到,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而毛泽东带着团部和剩下的一营没有因第一次尝到肖家壁的厉害而退缩。他们继续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逶迤向井冈山上走去。

  如果说毛泽东在大汾遭到肖家壁的暗算而心意难平的话,那么,他亲自任命的团长陈浩等人的做法却叫他感到失望,进而愤慨。就在枪响之后,陈浩带着团部和一部分队伍仓皇逃出几十里,撇下了毛泽东。

  毛泽东没有追究这件事,他仍然让陈浩担任团长,直到两个月后在茶陵,陈浩又一次做了一件让毛泽东失望并且是彻底失望的事之后,毛泽东方新旧总账一起结算。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