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纪录 > 开国大典6小时 | 上页 下页
六一


  毛泽东默默地点头。

  王稼祥又接着说:“再看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西。现在中国的疆域不是秦汉隋唐时代了,那时长城就是边境线,现在长城横卧于中国的腹地,地理位置上已不再具有中心的特点。特别从经济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和江南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经济中心,这样一来,选西安为都也不适合。”

  毛泽东表示赞许。

  王稼祥由于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谈起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他接着说:“黄河沿岸的开封、洛阳等古都,因中原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内能够改观的,加之交通以及黄河的水患等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

  毛泽东一笑相应。

  那么,哪里可以定都呢?

  王稼祥沉稳地说:“我认为首都最理想的地点是北平。北平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至立即使京师震动。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意接受。考虑到这些有利条件,我的意见,我们政府的首都,应选在北平。”

  毛泽东听完,甚感欣慰,笑着说:“稼祥,你的分析,正合我意。看来,我们的首都,就定在北平了。蒋介石的政权基础是官僚资本,因此定都南京。我们的政权基础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定都北平。”

  不过,在毛泽东与王稼祥谈话之时,北平尚在傅作义手中,没有和平解放。但他们十分清楚,北平的解放只是个时间问题。

  王稼祥兴奋地说:“我们的胜利,比预想的要快,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进北平的。”

  是的,很快,毛泽东就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了北平。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进京出发这一天,仍坚持工作到凌晨3时多才睡下。为此,周恩来嘱咐警卫战士让毛泽东多睡一会儿。

  快10时了,卫士才轻轻唤醒毛泽东。

  临上车前,周恩来笑着问毛泽东:“主席,没有休息好吧?”

  毛泽东笑着回答:“休息好了,睡四五个小时,精神就很好了。”

  毛泽东看一下周围的战友和警卫人员,又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毛泽东显得格外兴奋。

  周恩来接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个思想,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专门作过阐述,毛泽东此时是非常清醒的。

  3月23日上午,春风拂面,阳光明媚。一个由11辆小汽车和10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而又井然有序地离开了西柏坡,沿着山间公路,向东北面、向北平方向开去。

  车队的阵容是这样的:

  第一辆是带路的小吉普;第二辆是毛泽东坐的中吉普;第三辆是家属坐的吉普;第四辆是刘少奇的小卧车;第五辆是家属坐的中吉普;第六辆是周恩来一家坐的中吉普;第七辆是朱德一家坐的中吉普;第八辆是任粥时一家坐的中吉普;第九辆是陆定一一家坐的小吉普;第十辆是胡乔木一家坐的小吉普;第十一辆是叶子龙一家坐的小吉普。另外,后边有5辆卡车载着少数机关工作人员和行李,还有5辆卡车拉中央警卫团的手枪连和一个步兵排。有些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沿途准备工作,已先行出发了。

  尽管山间土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且车轮过处,尘土飞扬。但毛泽东似乎全然没有觉察到这些,他的心情很好,与随行人员有说有笑。

  突然,他若有所思地问身边随行人员说:“今天又是3月份,为什么老在3月份咱们有行动呢?你们记得这几次行动的时间吗?你们说说。”

  “1947年3月18号撤离延安。”卫士长阎长林回答说。

  “去年3月份呢?”

  “去年3月22号,我们由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出发,向华北前进。”又有人回答。

  “今天是3月23号,与去年3月22号只差一天,我们又出发向北平前进了。3年3次大行动都是在3月份。明年3月份应该解放全国了。等全中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搬家了。”毛泽东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心情激动不已。

  “我们再也不搬家了。”

  显然,毛泽东定都北平的决心更坚定了。

  4、中南海怀仁堂的表决

  确立国都,是开国过程中头一件需要解决的大事。

  毛泽东虽然意属北平为国都,但还必须履行正常的审批程序。任务依然由新政协筹备会议第六小组承担。

  毛泽东刚进北平,时任北平市市长叶剑英就赶到毛泽东的住处汇报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这位新中国第一位北平市长,特别讲到了定都问题。他告诉毛泽东,北平和平解放后,不少民主人士来信来电给我们,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和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并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毛泽东听后,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显然,民主人士还不知道中共中央定都北平的意向,但他们分析大势,权衡时局,纵观历史,觉得北平地理居中,“王者气盛”,诚为建都宝地。

  新政协筹备会议第六小组展开工作后,就定都问题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很快取得了共识。

  普遍认为,北平城市雄伟壮丽,解放时的北平城保留了700多年前元大都的基本格局。宫殿等主要建筑,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已有500年的历史。

  北平不但有众多的文物建筑,而且是文化中心。在元、明、清三代,还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东南亚文化的中心。解放之初,仍有北平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一批著名的高等学府。

  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共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等首脑机关迁至北平,参与筹备新政协的代表也绝大多数汇聚在这里。

  从以上种种条件考虑,新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和专家顾问一致同意北平改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1949年9月27日,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第六天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出席会议代表623人。会议执行主席是:张澜、李立三、贺龙、沈雁冰、薄一波、周恩来、宋庆龄、张云逸、陈叔通、赛福鼎。会议审议讨论了第六小组关于国都的意见后,一致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并自当天起正式改北平为北京。

  北京重立为国都,又开始了它辉煌而崭新的历史!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