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纪录 > 开国大典6小时 | 上页 下页
二九


  接着,宴会开始。

  黄炎培和简玉阶是素食者,另单设素食。简玉阶每饭必先祷告上帝,在宴席上也是这样,表情十分严肃。当他还在祷告上帝时,其他吃荤食的人已是谈笑风生,互相敬酒,一派欢乐的气氛。

  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和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时,一致同意并决定:去掉国号后面“中华民国”的简称。

  政协代表们认为,去掉“中华民国”的简称,不等于把中华民国过去岁月里革命的历史意义全部抹煞。比如辛亥革命、两次国共合作等都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这一点毛泽东在开幕辞中就已经讲过了。同时,考虑到“中华民国”这个名称,长期以来在民间已经叫顺口了,因此目前也不要强行禁止使用。可以允许人民还有这样的称呼,正如现在我们用公历,同样也不禁止人民使用阴历。应该慢慢地引导人民在公文上使用统一的国号,最好在正式文件上有这样一个法律性的规定。

  于是,当天通过的大会文件中,“中华民国”的简称就全部去掉了。

  新中国诞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深深地烙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上,“中华民国”如同岁月风尘,被人们抖落于逝去的时空之中。

  4.国号之争的背后国号之争中有两位人物比较突出。

  一位是主张国号中有“民主”二字的黄炎培,一位是主张保留“中华民国”简称的何香凝。

  他们两位都是重量级人物,都是1905年的中国同盟会会员,他们提出的意见都有很重的分量。

  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对黄炎培非常了解。他坚持国号中要有“民主”二字,实际上体现了他毕生的努力与追求。

  黄炎培是一位老资格的革命家。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听过黄炎培的演讲;25年后,他在延安与毛泽东作彻夜长谈。短短的重庆谈判期间,他与毛泽东会晤、聚宴达10次以上;新中国诞生之际,向来拒绝做官的他终被周恩来说服,出任了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跟他书信往来,难以数计。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出生在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一个没落知识分子家庭。13岁丧母,17岁丧父,兄妹3人在外婆家长大。

  黄炎培6岁起识字、写信,幼时母亲的教育对他日后有很大影响。9岁人私塾,受旧文化熏陶达十年之久。20岁时,他以府试第一名的资格考取秀才,三年后中举。

  少年时期的黄炎培就为反对专制、创立民主奔走呼号。1990年,黄炎培考取南洋公学特班,开始接受新文化。不久学校解散,他就与几个朋友在川沙办起川沙小学堂,在教育中向学生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倡导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他因此被捕。后经上海基督教洋人总牧师保释后,流亡日本。

  1904年回国后,黄炎培又在乡间办起了学校。1905年7月,在老师蔡元培介绍下加入中国同盟会,开始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前夕,他到苏州规劝江苏巡抚程德全起义反清。江苏宣布独立后,他便留在苏州工作。1912年起出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教育会常任调查干事及副会长、议会议员等,负责江苏教育行政工作约三年,此后又担任上海申报旅行记者。

  1917年,黄炎培赴美考察,回国后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最终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主张教育政策的大改革,翌年创设中华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很快受到各方重视,海外华侨及实业界人士纷纷捐资助学,使职业教育成为时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黄炎培专程到北京找到李大钊,俩人就国内、国际大局和前途问题,交换了意见。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为排除异己,以“学阀”罪名通缉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被捣毁,他再次流亡。

  “九·一八”事变前,黄炎培正在日本考察教育,发现日本侵华战争气氛很浓,回国后他带着“日本即将侵我预感”,多方奔告。“九·一八”东北沦陷,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黄炎培投身于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要求国民党政府抗御侵略,他组织成立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后改称上海市地方协会),在以后的“一二·八”和“八·一三”上海抗战中,积极宣传动员上海市民运送军需物资,筹募捐款,支援前线。

  抗战期间,他以社会贤达身份被推选为国民参政员,参加抗战募捐工作。在此期间,他开始了同共产党广泛的接触。

  1941年10月,黄炎培代表职业教育派同梁漱溟、沈钧儒、张君励、章伯钧、左舜生、李璜、张澜、罗隆基等共同参与发起筹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5年,他又与胡厥文、章乃器等联合工商人士另外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担任主任委员。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