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纪录 > 开国大典6小时 | 上页 下页


  §一、哪些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l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
  5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集合
  在天安门城楼后边的空地上。中
  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大家
  踏上了通往天安门城楼的台阶……

  1.突然发现毛泽东的代表证丢了

  天安门城楼与紫禁城端门之间有一块空地,上面站立着数棵历经沧桑的古柏。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5分,一支车队从中南海东门开出,来到这块空地上。他们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各位副主席和各位委员们。他们是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后,在中南海勤政殿门口上车出发的。从勤政殿到这块空地只花了5分钟时间。

  这时,已经探雷完毕,一项重要的安全保卫任务刚好结束。

  喜悦写在脸上。下车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领导人一个个又说又笑,互相招呼着集合起来。

  之后,他们沿着城楼西头的古砖道楼梯,豪迈地向天安门城楼走去。

  在此之前,天安门西侧已经安装了一架摇摇晃晃的土电梯。

  但新中国的领导人没有乘电梯。他们要用自己的脚板登上天安门城楼。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56岁的毛泽东自然走在这支队伍的最前面。此刻,这位叱咤风云的伟人在想些什么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也许,伟人想起了赶考不当李自成的诺言,也许想到了逝去的峥嵘岁月,也许脑际翻腾着更为汹涌博大的风云……比毛泽东大7岁的红司令朱德随后走向天安门城楼,之后是比朱德小12岁的刘少奇,与毛泽东同岁的宋庆龄以及其他领导人按顺序一一跟上。

  通往天安门城楼的古砖道有整整一百级。

  毛泽东由卫士搀扶着从容地走向城楼。他不时停下来,等候身后那些比他年迈、行动远不如他灵便的领导人。

  今天,毛泽东与18年前在中央苏区的“开国大典”上一样穿着中山装,只不过那时是布衣,今天是黄呢子。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显得神采奕奕。

  跟随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细心地打量着身边努力登攀着的伟人。他突然吃了一惊:别在毛主席胸前的烫金红绸条不见了!

  这还得了!这红绸条可是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代表证,其重要性相当于“特别通行证”。

  这个独特的代表证是周恩来指示书法家钟灵设计的。专门给每位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政协代表发了一个,上面分别印有佩戴者的姓名。代表们都工工整整地将它别在胸前。毛泽东主席与其他六名副主席的代表证是“特制”的,红绸条与别的代表一样,但他们的姓名是用金粉印上去的。

  莫不是临时改变规定了?叶子龙回头一看、六位副主席的胸前都好端端地别着红绸条,别的代表也都佩戴着红绸条,只有毛主席胸前空空如也。

  叶子龙知道,今天这个重大场合有苏联老大哥的摄影师来拍照片,他们拍的照片还是彩色的。毛主席肯定是他们聚焦的核心人物,黄呢子中山装上没有别这个红绸条,一定是十分扎眼的。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而且,这个缺憾不仅属于今天,它还会留给明天。秘书叶子龙当即掂出了此事的分量。

  叶子龙于是立即噔噔噔下了楼梯,火速找到钟灵,要他以最快的速度制作一个代表证给毛主席戴上。

  冷不丁冒出来的这桩事,是钟灵始料不及的。留给他的只有毛主席走完几十级台阶的时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必须再“特制”一个专供主席使用的代表证出来。

  钟灵接受这个十万火急的命令后,顾不得想什么,跳上一辆吉普车,指挥司机朝他中南海工作室急驰而去。

  谁也闹不清毛主席把这个红绸条弄哪儿去了。

  今天早上已到6时,天已透亮,毛泽东还趴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办公桌上工作着。

  菊香书屋,位于中南海勤政殿与颐年堂之间,是一处前后三进,每进都是四合院的宅院。

  就在不久前,他从香山公园搬来往在这里。他保持着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通宵工作,上午睡觉。跟他时间长一些的卫士都知道他这个习惯。

  然而,今天他吸着烟,不停地忙碌着,忘记了休息。

  此时,北京城内外的数十万群众正准备赶往天安门广场,去参加能够自己当家做主的共和国的诞生庆典。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