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纪实·历史纪录 > 1949京沪暴动内幕 | 上页 下页


  王葆真,字卓山,1880年生于河北深泽县的一个清贫的医药世家。由于刻苦攻读,在保定西关农务学堂时每试第一,被公费送日本留学,进早稻田大学。

  1905年,孙中山先生到东京,组建同盟会。王葆真当即参加,矢志革命,是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也是中国国民党的一位元老。

  辛亥革命那年,他受同盟会派遣,由日本回国组织发动滦州起义。这时他在早稻田大学就将毕业,毅然牺牲文凭。

  辛亥革命后,他到南京面谒孙中山,汇报北方革命的情况。孙中山要他出任内务部司长,力辞不就。改委他任同盟会燕支部政治部主任和国会议员。在反对袁世凯、北洋军阀,宣传护国、护法的战争中他作出重大贡献。

  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他信奉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长期从事争民主反独裁的活动。

  抗战爆发,年近花甲的王葆真走上抗日前线,台儿庄战役中,他是李宗仁的顾问。对中共团结抗日、全民抗战的主张,他衷心赞成,并力主与共产党合作。蒋介石企图阻止他倾向中共,几次派人游说,许他种种条件,他都毅然拒绝。游说者向蒋介石汇报:“王葆真不妥协不屈服,无可奈何。”他言行一致,与周恩来、董必武往来频繁;在国民参政会中,与中共参政员联署提案,为国共合作做了不少工作。

  1940年春,国民党大军云集晋南,准备进攻太行抗日根据地,掀起反共高潮。党坚持团结抗日的政策,与国民党驻军商谈和平解决的办法。当时王葆真受李济深推荐担任冀察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双方谈判过程中,他奔走联络。同时亲自去山西武乡会见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他还陪同朱德到洛阳与卫立煌“晤商”,终于使该地区的局部和平达成协议。他的这些行动,不被国民党当局所容忍,撤了他的职。面对这些迫害与打击,他不改初衷,坚定地维护自己的信念。

  抗战胜利以后,王葆真在重庆投入日益高涨的民主运动,他参加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陈铭枢、谭平山等发起创建),并作为该会的代表参加了由各民主党派和团体联合组成的重庆各界政协后援会,呼吁各方实现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实现国内和平。

  这次来南京前的三个月,1946年2月10日,重庆发生了较场口事件。国民党特务殴伤民主人士郭沫若、李公朴、施复亮等,王葆真作为见证人出席法庭作证,当庭揭露特务的罪行。当他到医院去慰问受伤同志时,他痛哭失声。

  王葆真就是这样一位威武不屈、爱憎分明、感情丰富的革命元老。

  李济深与王葆真在共同的战斗中,缔结了友情,他们总是有事共商。这次,王葆真应李济深邀请到南京小住,商讨联共反蒋的大计。

  当天晚上,李公馆的小客厅里,灯火辉煌,李济深设晚宴招待远方来客。

  侍者为两位老人斟满了红色葡萄酒、殷红的酒倒在羊脂白玉杯里,红白分明,引发了两人的无限情思。

  王葆真高擎酒杯,以他惯有的大嗓门说道:“当今之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虽然蒋介石的败局已定,但困兽犹斗,他要作垂死挣扎。我们今后的任务将更艰巨,卓山深为总理缔造的国民党前途而忧。”

  说罢,王葆真一口喝了半杯酒。他又说:“此情此景,我想起一首唐诗。”

  “是哪一首?就请卓老高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葆真以高亢的音调慢声吟诵王翰的《凉州词》。

  “痛快,痛快!这诗壮美极了。来,我们干杯!”李济深又说:“我虽老兮,也真想去沙场一拚!”

  李济深高擎酒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两人酒酣耳热。一边开怀畅饮,一边把话引入正题。

  “卓老,这次请大驾来,主要是商量重建组织的事”。李济深说。

  “任老,您说。卓山愿闻其详。”

  “正如您所说,为国民党的前途而忧虑。我思忖,必须团结国民党内的有识之士,联共反蒋,恢复总理的三大政策。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革命组织。”李济深以缓慢的语调说。

  “好!我俩的意见不谋而合。卓山此来,心中本有一点疑虑,听任老这样一说,我就豁然开朗了。”

  “原有什么疑虑?”李济深要问个究竟。

  “抗战胜利后,民主运动处于低潮,除了中共,坚决反蒋的人不多。这些日子,有人倡言要任老与蒋合作,说什么否则就没有出路。”

  “竟有这种说法!”李济深不免有些愤慨。

  “我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也相信任老不会出此下策。但我忧虑任老如受人蒙蔽……”

  王葆真委婉地说出心中原有的疑虑。

  “哈,哈……”李济深纵声大笑道:“这是小人之见,我李济深与蒋介石势不两立,当年在汤山八个月的囚禁,记忆犹新……”

  “所以,联共反蒋,坚持到底!”李济深又补充一句。

  两人谈得更加欢洽,李济深搀着王葆真步入书房,继续商谈。

  虽然夜阑更深,两人谈兴犹浓。侍者送上两杯碧螺春后退下。

  “重建组织,进一步联共反蒋,愚见必须请一位先生出山。”王葆真说。

  “是谁?你先别说,让我们各写一字在掌心,看所见是否相同。”李济深道。

  “遵命”。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