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丛阙 > 春眠不觉晓 | 上页 下页


  这样的日子过了有半个月,一天他仍如往常般站在街角,漫想着这样下去,不知道二十岁以前能不能到达少林寺。正在此时,有两个行止奇特的人来到了雇工们面前。

  这两人一老一少,老的大约六十多岁,黑黑的四方脸堂,愁眉苦脸,不知为何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少的——不,应该说是小的,才十来岁的样子,是个白白净净的小女孩,两颊肉嘟嘟的,不过没有胖到把五官挤到一块儿去的程度,一双黑睁睁的眼睛往四处瞧,好似到处都是新鲜物事,嘴里还小声念着什么,看来倒也有几分可爱。老者一手牵着小女孩,另一边的肩膀背着个打了补丁的包袱,手里还抓着两块线板糖。两人衣饰平常,看起来应该是祖孙俩无疑,予樵却又觉得好像哪里透些古怪。

  雇工们都想不通这对明显是外地人的老小会过来找他们干什么活,因此也没有如往常般一见到人就上去招呼。

  老人牵着小女孩在离雇工们三步远处站定,道:“就是这里了,你看看吧。”

  小孩点点头,用带笑的眉眼将雇工一个个打量过去,又一个个打量回来。大多数雇工并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此她的目光如果换做来自一个大人,必定会令他们心生不悦,现在是被个小孩左右研看,他们只觉得有趣,有个老婆刚生了女儿的年轻人直接开口问:“小姑娘,你是找我们帮忙做事吗?”

  “嗯。”小女孩冲他一笑,重重地点头。

  她笑起来露出两颗蛀牙,甜甜的,令人生出亲近感。

  “是什么样的活呢?”那年轻人直接问她身边的老人。

  “别提了,”老人绷了绷嘴,指指小女孩道:“你问她吧。”

  小女孩用脆生生的嗓音道:“我要找个人陪我去宣化。”

  她的口音明显不是本地人,和老人的也不同,在场的雇工们都有些意外。更多人则注意到另一个问题:“宣化?那是哪儿?”

  老人没好气地道:“在河北的西北边,再走几步就是长城了,你们谁要去那边放羊,就带她一块儿去吧!”

  雇工们面面相觑,还是那个年轻人,他当先回过神来,问道:“您不是她亲戚?”

  老人受不了地直摆手,“我怎么会是她亲戚?我家要有这么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娃子,还不早气疯了!”

  雇工们看着依然一脸天真笑意的小女孩,心想这老人家真是穷紧张,小姑娘看起来挺正常的,哪有那能耐气疯他?

  “你们说,她一个小孩子家,竟然偷偷爬上运砂石的大船,从九江一路到了黄石,上岸就找人带她赶路,我以为左右不过到邻近集市,就当作散步,顺便赚零花,也就跟她走了。上了路才知道,这孩子竟然想一个人跑去河北找她爷爷。我简直被她吓死了,一直劝她回九江,她不听就算了,还在官府门口故意操着河北口音,哭着叫我送她回家。我好说歹说,总算让她答应到了这个镇上就换人当跟班,我一把老骨头,实在做不来这个活。”废话,那是多近蛮子的地盘那,据说蛮子吃人不吐骨头的,他好不容易儿女双全,子孙也都孝顺,犯得着为几个钱冒那个险,千里迢迢把这臭小娃送过去么?还有一桩麻烦的是一路上小屁孩看到什么好吃的都伸手要,虽说她给的银钱足够,吞了那么多甜腻腻的东西下肚,害他听到一个“糖”字就开始反胃了。

  小女孩仍是笑着,没有对老头的话做任何反驳,这下雇工们看她的眼光完全变了。

  “小姑娘,你、你真的要一个人去长城边上?”有地理概念的雇工们不敢置信,这辈子没出过小镇三里地的,只能在心里默默疑惑:长城在哪儿?

  “是啊,宣化是我爷爷的家。爷爷有个马场,可以免费招待你们骑马哦。”

  “你爹娘呢?”

  “我爹娘也在关外!”

  “那为什么你会在九江?”

  “我和姐姐抢新衣服穿,姐姐很生气,大家启程去关外的时候,姐姐骗爹娘说我上了爷爷的马车,大家就把我扔在这儿了。”小女孩说起这事,眼睛就变得红红的,却像是故意忍住不哭出来,让人分外心怜。

  可是也有点奇怪啊——“他们就没回来找你?”这么大一个小孩不见了,至多到晚上歇脚的时候,一定会被发现的吧?

  小女孩悲伤地摇头,“我在上车的地方等了好久好久,没有人来。”

  众人一阵唏嘘,这年头随意丢弃孩子的双亲比比皆是,她又是个女孩儿,也许并不是大意才落下的吧。

  当时就有人说:“我看你也别去了,在这里找户人家,是好是歹安定过日子算了。”

  “我一定要去找到爷爷和爹娘!”小女孩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雇工们并没有被她的决心所感动,而是纷纷在心里想“这丫头恐怕一点搞不清楚一千里和一百里有什么区别吧”。

  “宣化实在太远,我们不可能送你过去的,你也死心比较好。要么回去等家里人来找,要么找户人家签个卖身契当丫鬟算了。”

  小女孩可怜巴巴地看着他们,说道:“真的没有人愿意带我去吗?我可以给你们很多钱!”

  “并不是钱的问题。”当然他们也不觉得这小女孩会有什么钱,“我们多半是有家累的人,这一去天知道要几时才能够回来,你一个小孩子家,我们的责任也重,出了什么事不好交代。”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