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邹韬奋 > 再厉集 | 上页 下页
一个难民


  我是由战区逃出来的一个难民,家庭离散,个人环境不堪已极,月前随同一群难友们,向着大武汉奔来,初思藉此谋一栖身之地,踏上武汉所属,就闻有人满之患(指谋工作,余曾服务小学教界有年,该县沦陷,流亡此间,有志参加抗敌工作,苦无门可入),消息传来,不免感觉十二分的难过!回去吧,无处可走,来吧,骇人听闻,思之再三,挺着险来到此间,各方探询,果与前闻相合,虽在所辖机关登记,至今毫无音信(住收容所已有月馀)。值此全面抗战,国家需用青年,岂能仍使在收容所,过那吃睡生活(学生收容所在内)。长此下去,思想滞钝,精神萎靡,青年前途,将何以了!

  基于上述情形,不觉感想到以下疑问,恳求先生予以解答。

  难民华华谨上。
  五,廿五,于石阶上。

  附疑问于后:

  (一)各部分举行登记,为什么不早发表?(教界尤多)

  (二)有的发表,迄今尚未分发工作?

  (三)某一机关招考,总是超过十倍或百倍以上名额,且须有人介绍,何故?

  (四)战区逃出来难友,大都口袋空空,日常杂用(如理发,洗澡,洗衣)从何而出?尤其在夏令!

  (五)来武汉难友,今后政府有无办法?

  编者按:关于难民的问题,本刊向来感觉得非常重要,所以屡有文字讨论,简要地说来,消极的救济不如积极的实行生产工作与文化工作的计划,使大多数人能分别根据他们的特长,努力于生产或文化上的工作。难民之所以遭难,也是为着国家民族而牺牲的,有人说应该称为义民,很能表示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认为对于难民的协助,绝对不是慈善事业,是政府和其他同胞所应有的责任。

  以上是就一般说,如就华华先生所提出的问题,一二四五各问题,我们无法答复,只不过代为刊布出来,藉以唤起政府和社会的注意。我们只能对第三个问题略贡所知。各机关招考,投考者往往超过十倍或百倍的名额,这显然是因为人浮于事,所谓“粥少僧多”。要根本补救,只有设法多多添粥,以应多僧的需要,这是有关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问题,不是少数招考机关所能解决的。至于“须有人介绍”,可分两层来说:一是如果意在援用亲戚朋友,不论成绩如何,那是完全以封建关系而用人,是完全不对的。还有一种是“有人介绍”不过作为考试之外的参考,例如成绩虽佳,但如更有可以信任的人介绍,对于投考者已往的历史与工作情形更有详确的调查与了解,那就更为周密了。倘若属于后者,那只是等于调查以备参考的作用,以补短时间考试之不足,却也未可厚非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