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谢觉哉 > 谢觉哉传 | 上页 下页
“未必生来是野流”


  谢觉哉开始了塾师生活。这期间,他游历于穷乡僻壤之间,广泛接触劳动人民,目睹人民生活极端困苦,便逐渐实现了对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转变。

  对他教育最大的是两个人的死因:

  一个名叫肖晓春,是个贫苦人,和觉哉一样年龄,是他幼时最要好的朋友(后来他学裁缝,有师父管)。哉生长的肖家湾,屋前屋后都有大树和几株苦珠树,真好玩,树下可打滚,树上可摇风,他们常去那儿玩耍,好些树和竹,都爬熟了,对它很有感情,尤其到苦珠成熟的时候,轻捷如燕的肖晓春常常爬上树梢,把用篙子打不下的苦珠摘下来,与一同玩的孩子们平均分吃,并不因为自己摘的多而要求多分。小伙伴们都喜欢同他玩,后来肖的父母因养不活他,让他学了缝纫,就这样,晓春一家还是无法养活下去,刚满十三岁的晓春只得忍痛远离家乡出外谋生去了。大概在“七、八年之后,贫病过早地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对此,觉哉不胜伤感。

  另一个是被冻死在茶亭的求乞老人。这是一九〇三年冬末,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一天,觉哉和过去的一个同学一同到小金陀馆看望先生李藕苏,返家途中经过堆资山茶亭,只见很多人在围观,原来一位自发苍苍的乞丐被冻死在茶亭阶矶上,瘦骨嶙峋的尸体上盖的是—床有几个大洞的破棉絮,其状凄然。对老人的不幸遭遇,觉哉十分同情,当即告知父亲,并出棺木将其安葬。

  事后,觉哉的心情仍然很不平静,他反复和那个同学讨论,为什么这样大的年纪还要求乞,还要被冻死,而且无名无姓,籍贯生平也不得而知。当时那位同学站在士大夫阶级的立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写了一首《乞丐者诗》:“讨米最不穷,何必乞人怜。—死永无罪,快活上天庭。”觉哉不赞成这种观点,他以《诗丐》为题,写了一首七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未必生来是野流,却持竹杖遍村游。
  饭篮向晓迎残月,弹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踏开尘世路,一肩挑尽古今愁。
  从此不食嗟来食,村犬为何吠不休?

  “未必出来是野流”、“村犬为何吠不休”,表明觉哉开始摆脱士大夫的偏见,开始对社会的不平提出大胆的疑问。

  觉哉开始探索和选择人生之途。正如他后来说的那样:我作为一个封建秀才,“不为革命者打倒的对象,而自己变为革命者,算是人生幸事。而没有堕落的原因,在于有点正义感,不满绅士们的行状——专制君主的科举,是有道理的,难怪现代统治者都想模拟他” ④ 。

  ④ 1941年4月13日《自传》。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