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陶铸 > 陶铸文集 | 上页 下页
鄂豫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五日)

  一 鄂豫边区的形势及其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鄂豫边区是敌人到达鄂中时,由五战区明令划定的一个游击区,其东以平汉路为界,其西以汉水为界,计包括鄂中之枣阳、随县、钟祥、京山、安陆、云梦、孝感、应山、天门、汉川等十一个县及宜(城)襄(阳)河东之一部和河南之信阳、桐柏两县。以后由于敌人一度攻下襄樊与进占了宜、沙,我新四军一部与敌后广大的抗敌军民,以血肉与敌人搏斗,一方面把过去从敌人手里夺回来的许多地区连结一起,另一方面又新从敌人手里夺回了很多地区。因此,现在除在原来五战区划定的鄂豫边区的范围外,更加上了平汉路以东的一大块地区和汉(阳)、沔(阳)、潜(江)等县的一大块湖沼地带了。

  鄂豫边区的轴心是鄂豫交界的全部山地(东起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西抵光化、谷城),全部活动范围,南为长江,北为潢(川)南(阳)公路,西为襄(阳)宜(城)公路,东为潢(川)汉(口)公路;整个区域成一三角形的样式。而在这三角形里,当腰又插进一条交通巨脉的平汉路,把这个大的三角形划成两个,并有许多公路、河流,象蜘蛛网似的纵横交织。不过在这区域里山地也不少,尤其是丘阜起伏地到处都是;并且它对武汉的敌人是以据有桐柏、大洪、大悟诸山及长江、汉水上游居高临下之势,成一全面的弓形俯围着,不断予敌人以威胁。对于占据着宜、沙作为前进阵地、进攻我大后方的敌人,则又把它与后方隔离,陷之于孤立及拖住其尾巴的作用。虽然这个区域因对敌人威胁大,战略意义大,同时敌人对这个区域的进攻与“扫荡”将是更容易与更残酷的;但这个地区本身条件亦是相当好的,即以地形来说,它不仅有六七千余平方里的面积可供迴旋,且有桐柏、大洪、大悟诸山险及洪湖,汈汊湖诸水险可守。

  鄂豫边区在战略上的意义,从现在来看,这个区域游击战争的坚持与发展,它能控制平汉路两侧及整个汉水流域和长江上游,不断地威胁武汉敌人与牵制宜、沙敌人向我大后方进攻;从将来看,它将可以与皖北和苏皖等地的敌后游击战打成一片,把在敌后的游击战争与大后方连结起来,并直接配合正面我军实行战略反攻,直捣武汉三镇。

  二 鄂豫边区创造的斗争过程

  一九三八年十月敌人占领武汉后,武汉外围的各县亦全被敌人占领,是时各地方政府无形解体,土匪蜂起,敌伪政权到处成立,一切陷于无政府状态。在这种情形下,伟大的游击战争发动了,带着新的曙光的鄂豫边区出现了,它是与当地的共产党与各界抗日先进和当地的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血肉分不开的。事实是:

  (一)鄂豫边区的初建过程,完全是由在武汉失守后,留在敌后鄂中、鄂东、豫南三处的共产党人及各界抗日先进,积极发动与组织游击战争,组织抗敌的民间武装,在敌后打击敌伪,组织民众,恢复政权,在这种基础之上创造发展起来的。于是五战区明令以李范一先生为首的鄂豫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成立了,在很短的时间中,在共产党人和各界抗日先进积极发动民众的协助下,初步地改造了各地的武装,和在几个重要的县份树立了抗日的新政权,普遍地成立了农救、妇救、商救等群众组织,同时积极地消灭了许多敌伪政权。总之,这时候的鄂豫边区的游击战是发动起来了,鄂豫边区开始走上建立为抗日根据地的大道。不幸,正在向这条大道前进时,抗敌工作委员会便被撤销了,而过去当敌人进攻时闻风而逃的人们,这时都卷土重来,要“收复失地”了!这样,不仅前功尽弃,并且又增加了一种内部的抗战阻力。然而这时在敌后的共产党人与各界的抗日先进,仍继续再接再厉,与敌伪搏斗。当敌人于一九三九年春季第一次大举进攻襄樊时,那些卷土重来的人们不仅又卷土重去,并且还有不少一变而为敌伪皇协军司令与维持会长;只有在鄂豫边区敌后的共产党人与各界抗日先进,积极动员所有力量,在敌后袭击敌人(如有名的公安寨之役),破坏交通,配合我正规军牵制敌人的前进,使鄂豫边区仍存在着光明的一角。

  (二)在鄂豫边区的重建与扩大过程中,新四军是起了它极大的作用的。因为当新四军这个独立游击支队(即今天挺进纵队的前身),于一九三九年春出现于鄂豫边区时,因它能以英勇善战的姿态、严格的爱护民众的纪律和积极帮助友军的模范,取得了鄂豫边区广大民众的拥护。在仅仅半年中,不断地予敌人以严重打击,并消灭了敌人辛辛苦苦组织起来的三万伪军的一半以上,摧毁了应城、天门、云梦、汉川、安陆、孝感、京山、应山、信阳等县的除县城外所有的伪政权,并帮助建立了应城、汉川、云梦等县的抗日政权。到一九三九年末,我五战区实行冬季攻势时,新四军这个支队已改编为新四军的鄂豫挺进纵队,积极在敌后活动,配合正面友军反攻,北面曾进击至信阳,南面曾进袭至武汉附近,大量破坏敌后的公路,收复了许多失地,把鄂豫边区并抗日根据地扩大与巩固了。可惜,冬季攻势因失利而很快结束,敌人立即集中兵力实行敌后“扫荡”;同时一些地方顽固武装挑拨一些不明大义的部队,向敌后自己根据地进攻,使鄂豫边区此时又处在极端困难的境地。但终因新四军的坚强力量与广大民众的拥护,不仅击退敌人的“扫荡”(一九四〇年三月中到四月中一个月内,平均每天有一次战斗),同时也揭破了顽固分子的阴谋。到一九四〇年四、五月,敌人二次进攻襄樊与占据宜、沙时,鄂豫边区动员它所有的力量配合友军,牵制敌人,不断向敌人据点袭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与消灭了许多地方的伪政权,更加扩大了抗日政权的区域。到此时鄂豫边区可说是又重新建立了起来。

  三 目前敌人在鄂豫边区的力量与其所采用的战略战术

  (一)目前鄂豫边区的敌军总数,除武汉、信阳、岳阳、郝穴、沙市、宜昌六处不算外,约在四万以上,其中正规军只占三分之一,驻扎于军事上重要之县城与大市镇;其余则为守备队及“日支派遣军”之类的非正规部队,分驻于各大小据点,担任警卫与小规模进攻游击队之任务。现全鄂豫边区大小据点约在两百以上,大据点大半为正规部队五百到两千人所驻守,小据点通常为守备队五十人到一百人所驻守。

  (二)在鄂豫边区之敌人正规军,其编制装备与一般正规军是相同的,现在来说一说敌人的守备队。敌人在鄂豫边区各据点的守备队,一般是这样编成的,即:以满、蒙、台、鲜军与日本正规军之一部合编之日支派遣军,分编为各路与各警备区之守备队,而以一部正规军和宪兵为该路或该警备区作基干,位置于司令部所在地及较大较重要之县城市镇。这种守备队与敌人正规部队是完全不同的。其编制以五十人或以一百人为单位,驻一小据点,将几个不等的小据点受制于大据点,在各大小据点守备队上,则有以路为名或以区为名的守备总队或司令部。其装备则每个小据点的五十人到一百人的单位,约附三分之一的骑兵,并附轻重机枪与掷弹筒;大据点则附有炮队(步兵的)。其训练与战斗力可说是不很强的,因为甲、经常要遭游击队袭击、扰乱,战斗多、警备多、训练少;乙、驻在一个小市镇,无法无天,异常腐化与衰颓;丙、装备较敌人正规部队差得多;丁、日本人少,内中多为东北人与华北人。

  不过,这些敌人守备队,对周围地形很熟悉,小动作相当好,侦察工作很积极,据点内工事做得相当坚固,这点是不能忽视的。

  (三)鄂豫边区敌人对付我们所采用之战略战术,在初期主要的是举行短促的进攻,多半是集结兵力,一路式的猛攻正面,把你轰走,到目的地烧杀一顿就走。而在一九四〇年以后,则采用反复的延绵的“扫荡”,以几路包围,用奇袭、迂迴和跟踪追击,企图扑灭我主力;对敌人占领的地区,则积极组织伪组织,开修汽车路,并构筑据点。现在敌人在鄂豫边区的据点,约在二百以上,据点与据点之间一般是三十里内的距离,没有汽车路的把汽车路修起来,使所有据点都能连结与配合行动;并经常由各据点作周围十五里的反游击搜索,使据点之间没有空隙可给我们行动和利用。此外,敌人也常常企图发现我们的主力,如一发现,各大据点的敌人马上在小据点兵力掩护下,分成几路,夜间接近我们,实行拂晓袭击;如袭击不成功时,则四面八方跟踪追袭我们;如我分散或没有目标时,则仍以各小据点兵力进行游击、搜索,并加强筑堡修路来围困。

  四 存在于鄂豫边区的诸困难与当前的任务

  ……目前存在于鄂豫边区的困难,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因为今天敌人据点增多,到处修成公路,据有便利的交通,与能够利用驻在汉口后方与宜、沙前线的重兵,来经常向我们进攻,使我军的活动遭遇到更多的困难,战争更加残酷与紧张频繁。

  (二)而我们在鄂豫边区尚没有建立起较为巩固与纯一的基本地带——后方,还处在敌我交错,游来游去的无后方的状况中,因而部队集中与休整训练很困难,根据地的一切建设也难进行。

  (三)因为地方政权在政治上进步的不一致,而作战部队系统特别多,有的甚至专以“反共”为能事,因而时常发生不协同动作及进行内部冲突的事情;这样就使得今天鄂豫边区不仅不能集中全区的力量来对付敌人,反而自己损害自己的力量。

  为克服这些困难,巩固与发展鄂豫边区的游击战争,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动员一切力量,把现在已建立起抗日政权的县巩固起来,作为鄂豫边区的政治中心,将敌人插在其中的据点坚决予以消灭,创造成四个成为犄角、能互相呼应、较巩固的基本地带——后方;并依据这些基本地带——后方,向周围发展。

  第二、在这个政治中心区——特别是上述的四个基本地带,加强政权与群众工作,实行有计划的作长期打算的各种建设,如政治、军事、文化教育、财政经济等,特别是民主政治的实施与自力更生经济计划的树立,应作为今天鄂豫边区这个根据地建设的中心。

  第三、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与争取全鄂豫边区各党派、各阶层、各军、各界先进的合作,一直到建立全鄂豫边区统一的军政领导机关,来统一全区的抗战力量,坚持、扩大和深入鄂豫边区的游击战争。

  第四、把作为坚持鄂豫边区游击战争的基干力量的新四军挺进纵队,加速度地扩大与巩固起来,统一地方武装的领导,建立军区、军分区,同时并加紧其建军与正规化的工作。

  第五、建立较正规的军事学校和普通的中学与各种专门训练班,大量培养各种干部。

  以最坚持刻苦的努力,来克服困难,加强自己,把鄂豫边区游击战争坚持下去,并使之成为华中敌后的坚强抗战堡垒。

  (1)这是陶铸同志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写的文章。他当时在延安学习。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