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林语堂 > 吾国与吾民 | 上页 下页
第八章 艺术家生活 四、建筑(1)


  “自然”永远是美丽的,而人工的建筑往往反是。因为建筑不同于绘画,它自始无意于模拟自然。建筑的原始不过是石、砖、三合土的堆砌,所以供人遮蔽风雨。它的第一纲领,在乎效用,虽至今日,此旨不变。因是那些不调和的现代建筑——工厂、学校、戏院、邮政局、火车站,和那些笔直的街道,它们的丑恶、郁闷,使人往往感觉到有逃往乡村的必要。因为自然与人工之最大差别,为自然的无限丰富与吾们的机巧之极端有限。最精敏的人类智力也不能发明什么,左右不过是那些呆钝的建筑拘泥于有限的传统模型,东一所圆顶、西一所三角顶的屋子。予人印象最深刻的王陵或纪念碑,尚不足与树木的灵巧意象相比拟,就是吾们大道两旁排列着的经斫削而消毒的树木,也不足与之比拟。你看自然是何等大胆!假令这些树木的粗厉表皮和不规律的形态移之于建筑物,那吾们大概将这位建筑师送入疯人救济院。自然甚至胆敢将树木刷上绿色。吾们畏怕不规律,吾们甚至畏怕颜色,吾们于是发明了“灰黄色”这一词来形容吾们的生活。

  为什么吾们竭尽了所有才力,仍不减少胡衕、新式人行道、直线市街的郁闷,使吾们不断的想逃避都市生活而寻求避暑胜地?效用便是答语。可是效用并非是艺术。现代的工业时代使这情形更趋恶劣,尤其因为发明了钢骨混凝土以后,这是工业时代的一个信号,而且这情形将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现代的工业文明终止的时期才会转变,多数水泥钢骨建筑甚至忘却了装配屋顶,因为据建筑家告诉我们,这屋顶是根本没有用途的。有几位公然自称他们从纽约的摩天建筑物感到一种美,诚如所言,作者本人却从未看出任何美。它们的美是黄金的美,它们的所以为美,因为它们显示出千万万金元的魔力。它们表现着工业时代的精神。

  但是因为吾们对于为了自己而建筑的房屋,每日都要见面,吾们的日常生活又大都消磨在它们的里头,加以恶劣的建筑会妨害吾们的生活典型,吾们有一个很近情理的要求,吾们要使它美观。房屋的外观很机敏地改变吾们城镇的市容。一架屋顶并非单纯为蔽御烈阳风雨的一架屋顶,却是足以影响吾们对于家庭概念的一种东西。一扇门并非是仅仅供人出入,它是引导吾们跨入人类家庭生活之奥秘的锁钥。总之,吾们敲着一扇褐灰色的小屋门或敲着一扇装着金黄兽环的朱漆大门,二者之间是有些差别的。

  所困难者,吾人竟将怎样砌石钢筋之类赋具生命而说些美的语言。吾们竟将怎样赋予它们一个精灵而使它们说些东西给吾们听,好像欧洲的天主教徒常有一种精灵对他们说话,吾们能否也希望有这样的精灵说无声的语言,将最伟大的美丽与宏壮告诉吾们?且让我们看中国的建筑家怎样解决这个难题。

  中国建筑术的发展,可以看出,是跟西洋建筑沿着两条路线前进的。它的主要倾向是企求与自然相调和。从许多方面看,它的这种企图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因为它能够摄取梅花嫩枝条的气韵——首先转化入书法的灵活生动的线条,然后转化入建筑的线条与形式,更补充以象征的意象。经由迷信堪舆术的流行,羼入了万象皆灵的基本概念,这使人被迫地审察四周的景色。它的基本精神是和平与知足的精神,产生优越的私人居宅与庭园。它的精神不像哥德式的尖塔,直指天空,而是覆抱着地面,且甚满足于它的形式。哥德式天主教堂显示崇高的精神,而中国式的庙宇宫殿显示宁静清朗的精神。

  书法的影响竟会波及中国的建筑,好像是不可置信的。这种影响可见之于雄劲的骨架结构,像柱子屋顶之属,它憎恶挺直的死的线条,而善于处理斜倾的屋面,又可见之于它的宫殿庙宇所予人的严密、可爱、匀称的印象。骨架结构的显露和掩藏问题,等于绘画中的笔触问题。宛如中国绘画,那简略的笔法不是单纯的用以描出物体的轮廓,却是大胆的表现作者自己的意象,因是在中国建筑中,墙壁间的柱子和屋顶下的栋梁椽桷,不是掩隐于无形,却是坦直地表露出来,成为建筑物的结构形体之一部。在中国建筑中,全部框架工程有意的显露在外表。吾们真欢喜看此等构造的线条,它指示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好像吾们欢喜看绘画底稿上有韵律的略图,它是代表对象物体的内容而呈现给我们的。为了这个理,木料的框架在墙壁间总是显露着的,而栋梁和椽桷在屋宇的内面和外面都是看得出的。

  这是导源于书法、人人皆知的原理:“间架”。一个字的各种笔画中,吾们通常拣选其中的一笔横画或竖画,或有时拣一个方框,作为其余笔画的支柱,吾们必定使这一笔格外有力,或格外颀长一些,使它较其余笔画明显突出。有了主要笔画的支撑,其余的笔画便聚集于其周围,或以它做中心向外散开。即使群聚建筑物,设计上亦存有“轴线”原则,一如许多中国字都有轴线一般。北平整个旧城——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的设计,可大部分归附在一条看不见的中轴在线,此轴线南北延展至数里之长,南起外前门,直接通过皇帝宝座,北抵煤山及后面的鼓楼。这样的轴线可明显地见之于“中”和“东”“束”“柬”“聿”“乘”等汉字当中。

  或许比笔直的轴线原则更见重要者,为与直线对比的曲线、波浪线,或不规则的韵律线条。这在中国建筑的屋面上看得再清楚没有。任何中国的庙宇、宫殿或宅邸等建筑物,都是以柱子的竖线和屋面的曲线相结合或相对比为基本原则。屋顶的本身,就含有屋脊的直线和其下方的凹陷线条的对比。这是因为吾们练书法时,老师教导说:吾们写了直线的主要笔画,不论是竖的、横的、或斜的,就得用曲线或柔软的不连续线条在旁边与之呼应对比。屋脊则仅用少许装饰性物品来进一步打破其单调。只有运用这些线条加以对比,柱子和墙壁的直线始觉可以容忍。只要看到中国庙宇和住宅的一些最佳范例,就会注意到屋顶造成的装饰效果,反而比柱子和墙壁(大都不在正面出现)更明显——后者在比例上常较屋顶为小。

  屋顶斜倾的由来,还不十分清楚,它可能是中国建筑最出色而显著的特性。有人想象它是跟吾们游牧时代的帐幕形式有联系关系。其实它的理由在书法中可以明见,任何人能透彻明了中国书法原则者,无不能看出其可爱的疾掠线条的纲领。中国书法之最大困难,乃在使笔画饱含笔力,于完全直线的笔画中常尤为艰难。反之,向任何一面略作斜势,立刻可显出紧张的气势。只要看一看汉字部首优美的斜倾表象屋顶,当可见这不是纯粹作者的幻想。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