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林语堂 > 吾国与吾民 | 上页 下页
第七章 文学生活 八、诗(1)


  如谓中国诗之透入人生机构较西洋为深,宜若非为过誉,亦不容视为供人愉悦的琐屑物。这在西方社会是普通的。前面说过,中国文人,人人都是诗人,或为假充诗人,而文人文集的十分之五都包含诗。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即常以诗为主要考试科目之一。甚至做父母的欲将其多才爱女许配与人,或女儿本人的意志,常想拣选一位能写一手好诗的乘龙快婿,阶下囚常能重获自由,或蒙破格礼遇,倘他有能力写二、三首诗呈给当权者。因为诗被视为最高文学成就,亦为试验一人文才的最有把握的简捷方法。中国的绘画亦与诗有密切关系,绘画的精神与技巧,倘非根本与诗相同,至少是很接近的。

  吾觉得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盖宗教的意义为人类性灵的发抒,为宇宙的微妙与美的感觉,为对于人类与生物的仁爱与悲悯。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或活跃的情愫。中国人在他们的宗教里头未曾寻获此灵感或活跃的情愫,宗教对于他们不过为装饰点缀物,用以遮盖人生之里面者,大体上与疾病死亡发生密切关系而已。可是中国人却在诗里头寻获了这灵感与活跃的情愫。

  诗又曾教导中国人一种人生观,这人生观经由俗谚和诗卷的影响力,已深深渗透一般社会而给予他们一种慈悲的意识,一种丰富的爱好自然和艺术家风度的忍受人生。经由它的对自然之感觉,常能医疗一些心灵上的创痕,复经由它的享乐简单生活的教训,它替中国文化保持了圣洁的理想。有时它引动了浪漫主义的情绪,而给予人们终日劳苦无味的世界以一种宽慰,有时它迎合着悲愁、消极、抑制的情感,用反映忧郁的艺术手腕以澄清心境。它教训人们愉悦地静听雨打芭蕉,轻快地欣赏茅舍炊烟与晚云相接而笼罩山腰,留恋村径闲览那茑萝百合,静听杜鹃啼,令游子思母。它给予人们以一种易动怜惜的情感,对于采茶摘桑的姑娘们,对于被遗弃的爱人,对于亲子随军远征的母亲,和对于战祸蹂躏的劫后灾黎。总之,它教导中国人一种泛神论与自然相融合;春则清醒而怡悦;夏则小睡而听蝉声喈喈,似觉光阴之飞驰而过若可见者然;秋则睹落叶而兴悲;冬则踏雪寻诗。在这样的意境中,诗很可称为中国人的宗教。吾几将不信,中国人倘没有他们的诗——生活习惯的诗和文字的诗一样——还能生存迄于今日否?

  然倘令没有特殊适合于诗的发展条件,则中国的诗不致在人民生活上造成这样重要的地位。第一,中国人的艺术和文学天才,系设想于情感的具象描写而尤卓越于环境景象的渲染,乃特殊适宜于诗的写作。中国人特性的写作天才,长于约言、暗示、联想、凝炼和专注,这是不配散文的写作的,在古典文学限度以内为尤然,而却是使诗的写作天然的流利。倘如罗素所说:“在艺术,他们志于精致,在生活,他们志于情理”,那中国人自然将卓越于诗。中国的诗,以雅洁胜,从不冗长,也从无十分豪放的魄力。但它优越地适宜于产生宝石样的情趣,又适宜用简单的笔法,描绘出神妙的情景,气韵生动,神隽明达。

  中国思想的枢要,似也在鼓励诗的写作,它认为诗是文艺中至高无上的冠冕。中国教育重在培育万能的人才,而中国学术重在知识之调和。十分专门的科学,像考古学,是极少的,而便是中国的考古学家,也还是很广达人情,他们还能照顾家务,弄弄庭前花草。诗恰巧是这样形式的创作,它需要普通的综合才能,易辞以言之,它需要人们全般的观念人生。凡失于分析者,辄成就于综合。

  还有一个重要理由,诗完全是思想染上情感的色彩,而中国人常以情感来思考,鲜用分析的理论。中国之把肚皮视作包藏一切学问知识的所在,如非偶然,盖可见之于下述常用语中,如“满腹文章”或“满腹经纶”。现在西洋心理学家已证明人的腹部为蓄藏情感的位置,因为没有人的思惟能完全脱离情感。著者很相信我们的思考,用肚皮一似用头脑,思考的范型愈富于情感,则内脏所负思想的责任愈多。邓肯女士说女子的思想,谓系起自下腹部,沿内脏而上升,男子的思虑则其自头脑而下降。这样的说法,说的正是中国人,很对。这证实了作者“中国人思想为女性型”的学理(见第三章)。又似吾们在英语中说,当一个人作文时竭力搜求意思之际,叫作“搜索脑筋”以求文思,而中国语叫作“搜索枯肠”。诗人苏东坡曾有一次饭后,问他的三位侍妾;我腹中何所有?最慧黠的朝云回答说,他是满腹不合时宜的思想。中国人之所以能写好诗,就因为他们用肚肠来思想。

  此外则中国人的语言与诗亦有关系。诗宜于活泼清明,而中国语言活泼清明。诗宜于含蓄暗示,而中国语言全是简约的语旨,它所说的意义常超过字面上的意义。诗的表白意思宜于具象的描写。而中国语言固常耽溺于“字面的描摹”。最后,中国语言以其清楚之音节而缺乏尾声的子音,具有一种明朗可歌唱的美质,非任何无音调的语言所可匹敌。中国的诗是奠基于它的调音价值的平衡的,而如英文诗则基于重音的音节。中国文字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复归为二组,其一为软音(平声)音调拖长,发声的原则上为平衡的,实际则为高低音发声的。第二组为硬音(仄声),包括上去入三种发声,最后之入声以P.T.K.音殿者,在现行国语中已经消失。中国人的耳官被训练成长于辨别平仄之韵律与变换。此声调的韵节虽在散文佳作中亦可见之,不啻说明中国的散文实际上亦是可唱的。因为任何具完备耳官的人,总能容易的在罗斯金(Ruskin)或沃尔特·彼得(Walter Peter)的散文中,体会出声调与韵节的。

  在盛唐诗中,平仄音节的变换是相当复杂的,例如下面的正规格式。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五、平平仄仄平平仄
  六、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仄仄平平平仄仄
  八、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