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上页 下页
十五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3)


  《元史》之不堪,更甚于元修之史。盖明洪武元年宋景濂之奉敕撰《元史》,二月开局,八月成书,二次重修,亦仅阅六月,潦草一至于此!虽钞胥迻录成文,尚虞不给,况元代国史本无完本,而华蒙异语扞格滋多者耶?故或以开国元勋而无传并名氏亦不见,或一人而两传、三传;其《刑法》《食货》《百官》诸志,皆直钞案牍,一无剪裁,于诸史中最为荒秽。清儒发愤勘治,代有其人。康熙间则邵戒三远平著《元史类编》四十二卷,然仅就原书重编一过,新增资料甚少,体例亦多贻笑大方。乾隆间则钱竹汀锐意重修,先为《元史考异》十五卷,然新史正文仅成《氏族表》《经籍志》两篇。竹汀学术方面甚多,不能专力于此,无足怪也。据郑叔问《国朝未刊遗书目》,言竹汀已成《元史稿》一百卷。嘉庆间则汪龙庄辉祖著《元史本证》五十卷,分《证误》《证遗》《证名》三部分,竹汀谓其“自摅新得,实事求是,有大醇而无小疵”原书卷首《钱序》。推挹可谓至矣。右三家者,除竹汀所补表志外,余皆就原书拾遗匡谬,其对于全部之改作,则皆志焉而未之逮。大抵《元史》之缺憾,其一固在史法之芜秽,其一尤在初期事实之阙漏。蒙古人未入中国,先定欧西。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西征中亚细亚全部以迄印度,北征西伯利亚以迄中欧,及世祖奠鼎燕京,其势已邻弩末。前四朝事迹,实含有世界性,为《元史》最主要之部分,而官修《元史》概付阙如,固由史官荒率,抑亦可凭借之资料太阙乏也。乾隆间自《永乐大典》中发见《元秘史》及《皇元圣武亲征录》所记皆开国及太祖时事。两书出而“元史学”起一革命。钱竹汀得此两书,录存副本,其所以能从事考证《元史》者盖以此。其后张石洲穆将《亲征录》校正,李仲约文田为《元秘史》作注,于是治元史者兴味骤增。虽然,元时之修国史,其重心不在北京史馆,而在西域宗藩。有波斯人拉施特者,承亲王合赞之命,著《蒙古全史》写以波斯文,实为元史第一瑰宝,而中国人夙未之见。至光绪间洪文卿钧使俄,得其钞本,译出一部分,而《元史》学又起第二次革命。盖自道、咸以降,此学渐成显学矣。近百年间,从事改造《元史》,泐成书者,凡四家:

  一、魏默深源《新元史》九十卷道光间著成,光绪三十一年刻。

  二、洪文卿钧《元史译文证补》三十卷光绪间著成,光绪二十六年刻。

  三、屠敬山寄《蒙兀儿史记》,卷数未定光绪、宣统间随著随刻。

  四、柯凤荪绍忞《新元史》二百五十七卷民国十一年刻。

  吾于此学纯属门外汉,绝无批评诸书长短得失之资格。唯据耳食所得,则魏著讹舛武断之处仍不少,盖创始之难也。但舍事迹内容而论著作体例,则吾于魏著不能不深服。彼一变旧史“一人一传”之形式,而传以类从。其传名及篇目次第为……太祖服各国,太宗、宪宗两朝平服各国。中统以后屡朝平服叛藩,勋戚开国四杰,开国四先锋二部长,誓浑河功臣,开国武臣,开国相臣,开国文臣,平金功臣,平蜀功臣,平宋功臣,世祖相臣,……治历治水漕运诸臣,平叛藩诸臣,平东夷南夷诸臣,中叶相臣等。但观其篇目,即可见其组织之独具别裁。章实斋所谓“传事与传人相兼”,司马迁以后未或行之也。故吾谓魏著无论内容罅漏多至何等,然固属史家创作,在斯界永留不朽的价值矣。洪著据海外秘笈以补证旧史,其所勘定之部分又不多,以理度之固宜精绝。屠著自为史文而自注之,其注纯属《通鉴考异》的性质,而详博特甚,凡驳正一说,必博征群籍,说明所以弃彼取此之由;以著作体例言,可谓极矜慎极磊落者也。柯著彪然大帙,然篇首无一字之序,无半行之凡例,令人不能得其著书宗旨及所以异于前人者在何处?篇中篇末又无一字之考异或按语,不知其改正旧史者为某部分?何故改正?所根据者何书?著作家作此态度,吾未之前闻。吾尝举此书记载事实是否正确,以问素治此学之陈援庵垣,则其所序批评,似更下魏著一等也,吾无以判其然否。最近柯以此书得日本博士。

  上所举皆不满于旧史而改作者。其藩属敌国外国之史,应补作者颇多,惜少从事者。以吾所知有洪北江《西夏国志》,十六卷,未刻。而黄公度遵宪之《日本国志》四十卷,在旧体史中实为创作。

  温公《通鉴》绝笔五代。赓而续之者,在宋则有李焘,迄于北宋,在明则陈、王宗沐、薛应旂,皆迄元末。然明人三家,于辽金正史束而不观,仅据宋人纪事之事,略及辽金继世年月,荒陋殊甚。清初徐健庵著《资治通鉴后编》百八十四卷,襄其事者为万季野、阎百诗、胡东樵等。《四库》著录,许其善述。然关于北宋事迹,则李焘《长编》足本之在《永乐大典》者未出;关于南宋事迹,则李心传《系年要录》亦未出;元代则文集说部散于《大典》中者,亦多逸而未见。徐著在此种资料贫乏状态之下,势难完善,且于辽金事太不厝意,亦与明人等;而宋嘉定后、元至顺前,亦太荒略,故全部改作,实为学界极迫切之要求,至乾隆末然后毕秋帆沅《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出现。此书由秋帆属幕中僚友编订,凡阅二十年,最后经邵二云校定。章实斋《邵与桐别传》云:“毕公以二十年功,属宾客续《宋元通鉴》,大率就徐本损益,无大殊异。……君出绪余,为之复审,其书即大改观。……毕公大悦,谓迥出诸家《续鉴》上。”可见书实成于邵手。而章实斋实参与其义例。实斋有代秋帆致钱竹汀论《续鉴》书,见本集。函中指摘陈王薛徐诸家缺失,及本书所据资料所用方法,甚详核。可见章氏与此书关系极深。其书“宋事,据二李焘、心传而推广之,辽金二史所载大事无一遗落,又据旁籍以补其逸。元事,多引文集,而说部则慎择其可征信者。仍用司马氏例,折衷诸说异同,明其去取之故,以为《考异》。……”章代毕致钱书中语。盖自此书出而诸家《续鉴》可废矣。

  自宋袁枢作《通鉴纪事本末》,为史界创一新体。明陈邦瞻依其例以治宋史、元史。清初则有谷赓虞应泰著《明史纪事本末》八十卷,其书成于官修《明史》以前,采辑及组织皆颇费苦心。姚立方谓此书为海昌谈孺木(迁)所作,其各篇附论则陆丽京(圻)作。郑芷畦述朱竹垞言,谓此书为徐倬作,虽皆属疑案,然其书出谷氏者甚少,盖可断言。叶廷琯《鸥波渔话》辨证此事最平允。而马宛斯有《左传事纬》,高江村士奇有《左传纪事本末》,皆属此类书。

  (丁)补各史表志

  表志为史之筋干,而诸史多缺,或虽有而其目不备。如“艺文”仅汉、隋、唐、宋、明五史有之,余皆阙如。三国六朝海宇分裂,疆域离合,最难董理,而诸史无一注意及此者,甚可怪也。宋钱文子有《补汉兵志》一卷;熊方有《补后汉书年表》若干卷,实为补表志之祖。清儒有事于此者颇多,其书皆极有价值。据吾所知见者列目如下:

  《历代史表》五十九卷鄞县万斯同季野著。此书从汉起至五代止,独无西汉及唐,以《汉书》《新唐书》原有表也,所表皆以人为主,《方镇年表》各篇最好。唯东汉于表人外,别有《大事年表》一篇,是其例外。

  又季野尚有《纪元汇考》四卷、《历代宰辅汇考》八卷,性质亦略同补表。

  《二十一史四谱》五十四卷归安沈炳震东甫著。四谱者,一纪元,二封爵,三宰执,四谥法。所谱自汉迄元。

  《历代艺文志》口卷仁和杭世骏大宗著(未见)。

  以上总补。

  《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常熟陈芳绩亮工著。此书自汉至明分十二格,表示州郡县沿革。

  《史目表》二卷阳湖洪饴孙孟慈著。此书乃表各史篇目,甚便比观,虽非补表,附录于此。又归安钱念劬(恂)亦有《史目表》一卷,但采洪著稍有加减,非创作也。

  以上总补。

  《史记天官书补目》一卷阳湖孙星衍渊如著。

  《楚汉诸侯疆域志》三卷仪征刘文淇孟瞻著。

  以上补《史记》《汉书》。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