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李大钊 > 李大钊文集 | 上页 下页
韦柯及其历史思想


  韦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及其历史思想(一九二三年九月——一九二四年上半年)

  韦柯(Vico,1668—1744)[1]南欧义大利人。千六百九十七年充修辞学教授,颇著声誉。但他的学问的特点,却不在修辞学,而在其具有哲学的说明历史学的伟大的学力。他不只是历史哲学的先驱者,简直是历史哲学的创造者。晚年的生涯,纯是有光荣的历史学者的生涯。千七百三十四年,为拿波利王室[2]的史料编纂官。

  他的名噪一世的著作,是《关于国家的普通性质的新科学的原理》(Principüdi una nuova scienza d'intorno alla comune natura della nazioni,1725)。他的论文,有经Ferrari为之说明而刊行者,Vico,Opere Ordinate ed illustrate da G.Ferrari[3],Milano.(1852)便是。此外尚有Ursuni-Scuderi著的《晚近社会学创造者韦柯》(G.B.Vico Come fonbatore della Sociologia Moderna牞Palermo牞1888),义大利近世社会学泰斗Cosentino著的《社会学与韦柯》(La Sociologia e G.B.Vico Savona牞1899)等书。而Gumplowicz[4]著《社会学原理》亦于社会学的历史篇中,认韦氏为先驱者。足征韦氏在近世社会学者界实占重要的位置。经济学者塞利格曼(Seligman)[5]于所著《历史的经济的解释》中,亦称韦柯与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许多主张外界对于人类事业有莫大影响的著作家中最著名的。

  在义大利的社会学先驱者中,其社会学思想堪与孔德并驾齐驱者,得罗马诺西(Romagnosi)、谷拉齐亚(Grazia)、韦柯(Vico)三人。罗氏的社会学说中的《文明论》,实足以凌越基左[6],而与孔德比肩。谷氏发表历史三期说,足以唤起孔德的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实理的三段时期说。

  孔德亦认韦柯于社会学有深远的造诣,是知二人的学说间必有共同的点。韦氏之为哲学的考察,不忘以历史的人间经验事实为其征验,与孔氏排斥神学上的存在与形而上学上的先天实在,纯征人间的论理性与人间经验的事象,而立关于人类社会的哲学的系统,实相符合。

  韦氏为新立人类的科学,即社会的科学,所采用的方法为归纳法,而以经验派在义大利学界比[占]重要的位置。Espinas批评他说:“韦柯采取的方法,与笛卡尔氏采取的方法全相反对。由来欲建设社会诸科学,必从抽象的几何学的观念演译[绎],至于韦氏,则全然相反。他从历史学、文献学所给与的实证的材料归纳,努力以图建设关于社会的新科学。”

  Espinas在所著《义大利经验哲学》,寻求经验哲学的根源于义大利,同时并觅社会的探究于义大利,而列举经验哲学派多家,韦柯亦在其中。

  韦氏为经验哲学派。其专门的造诣,乃在历史,故能开拓历史哲学的新方面。韦氏曾说:“经验的知识比反省先进。”可见他非常的重视经验的征验力。他对于从来的哲学,极不满足。他说:“从来缺乏把人类历史与人类哲学合而为一的科学,哲学家与宗教的实在并形而上学的实在,有深且不可离的因缘,不敢由别的立场考察人类性。”那么韦氏对于人类性取如何的立场,从而为如何的新考察呢?他的立场与考察点,当在他的学说占重要的位置。所著《新科学论》,便是本此目的以著其说者。

  韦著《新科学论》之所谓新科学,以现代的学名名之,可以看作与社会学的名目及其内容相等的东西。他的著作,是由社会学的见地,论究国民的起原、发达、衰颓、灭亡的东西。国民便是此新科学的对象。他把国民的起原、发达、衰颓、灭亡,从人间历史的经验的事实归纳,以图于此树立人类性之道德的原理、政治的原理、权利的原理、法律的原理。这样子得的原理,实为历史的真要素。

  他的研究方法,既为经验的归纳法,故其锐利的观察力,往往带唯物的倾向。此点与黑格尔全然相反,颇有马克思派的倾向,以唯物史观的原理或仅由物质的方面解释欲望说的原理为主。他把自然的环境及于个人及国民的影响,看得过大。孟德斯鸠的学说,实承其绪余而起者。

  韦柯是社会学的先驱者,是历史哲学的建设者,是唯物史观的提倡者。

  在布尔奔(Bourbon)[7]恢复之下的法兰西,开始从Madame de Sta¨el[8]所扬言的德国想象的深晦中寻新光明。Herder的《理想》(Ideas)[9],为Edgar Quinet[10]所翻译了;Lessing[11]的《教育》(Education),为Eugène Rodvigues所翻译了;Bousin是承接Hegel[12]的思想的;同时韦柯在历史哲学所放的光明,亦发见于义大利,他的《新科学论》,亦为Michelet[13]所翻译了。韦柯的书,此时出世已有百年之久。他的编年上的位置,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他未与何影响于世界。他的思想,在十八世纪(是太早的)时代错误(anachronism),他应该产生于十九世纪。他并未宣明或知认何等进步论,但他的想像在他的说明中很迷惑很混乱的,包含着似是预期成立那样一个学说的基础的原则。他的目的,是Cabanis[14]与观念学者的目的,置社会的研究于经由笛卡尔与奈端的功业,曾为自然的研究所确立的同一确实的基础上。

  他的根本的观念,在社会史的说明须寻之于人类精神中。世界,初是被感觉的,不是被思想的。这是自然状态中野蛮人的境遇,他们没有政治的组织。第二精神状态,是空想的智识,诗的智慧,那英雄时代的较高的半化时期,适合于此。最终是概念的智识,随着他来了文明的时代。这是每个社会都经过的三阶段。这些型式中的每一个,决定法律、制度、语言、文字与人的性质。

  韦柯在Homer[15]与古代罗马史的研究中,著手作他那有力的搜索,以期得到一个英雄时代的观察点。他断言除非我们超越过我们自己的思想的抽象方法,由一个强迫想像的努力,以原始的眼光注视此世界,他不能够被了解。取回古人的观察点的失败,使他知道历史为不知心理的差异的习惯所损害。他是远在他自己的时代以前。

  集中他的注意于罗马古代。他取罗马史的革命,为社会发展的模范的规绳。贵族政治(古代罗马的王政与何美儿的王道在韦柯眼中都纯是贵族政治的形式)、民主政治与君主政治的继续,是政治的政府必然的结果。君主政治(罗马帝国)适合于文明的最高的形式,达于此后又如何呢?社会倾于自然的无政府的状态,由此又转入较高的半化时期,即英雄时代,随着他又是一个文明时代。罗马帝国的瓦解与蛮人侵入而后,随着即是中世,在中世中,但丁当了何美儿的地位[16]。现代的时期,以其强盛的王政,适合于罗马帝国。这是韦柯的反复的原则。使此理论而澈底,他的时代的文明,必仍废弛以归于半化,其周环又将复始,亦为应有之义。但他自己未曾直接的陈白此断案,或敢于为何等的证明。

  他的学说很容易适用于进步的概念。在他的周环中,适当的时期不是一致的,不是实在类似的。不论何等相似的点都可被发见于早年希腊或罗马与中世社会间,但那不相似的点,益加繁多而明显。现代的文明,在根本的方面,远大的方面,都异于希腊与罗马。假定普通的运动,把人重复带转回去,重复回到他所出发的点,是诞荒无稽。所以设〈法〉韦柯的反复说有何等价值,这只是指社会的运动可以视为螺旋的升高。故每一向上进步的阶段在一定普通的情状,适合于曾经被妨害的阶段。此种适合,是基因于人的心理的本质的。

  一个此类的概念,在韦柯的时代或其次代,不能为人所领会。他的《新科学论》,放在孟德斯鸠的书库里,未曾用之,但在后来的法兰西,自然要发生兴趣了。因为德国的理想的哲学,那时在法兰西惹人注意,而观念学派的法兰西人,亦正在那里如韦柯本人一样寻求一个综合的原则以说明社会现象。虽韦柯的论点像他的方法一样,均异于德国的理想派,然他的想像,总有些是和他们的相共同的。以必然的决定行程的阶段的心性说明历史,是双方相似的。韦柯与他们不同的点,在德国思想家,求他们的原则于逻辑,而应用之由因以到果;韦柯求也[他]的原则于实体的心理,从事于劳苦的搜索中,依历史的实际的条件,由果到因以建立之。但是双方的想像,都提出人类发展的行程适合于精神的行程的根本的性质,不为天命的干与或人类意志的自由动作所移于一侧。

  [1]韦柯(Vico,1668—1744) 通译维柯。出生于小书商家庭,靠自学成才。一生贫困,是孤独的思想家。大量著作,生前未出版,已出的也受社会冷遇。他在思想史与学术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近一个世纪才得到正确的评定。这位被西方誉为“近代历史哲学之父”的思想家,李大钊在本文中作了评介。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名著:《新科学》。

  [2]拿波利王室 Kingdom of Naples,今译那不勒斯王国,由中世纪到1860年存在于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国家。

  [3]Ferrari Giuseppe Ferrari(1811—1876),费拉里,意大利历史学家,曾任都灵大学、米兰大学和罗马大学教授,代表作有《革命的哲学》(1851)、《意大利革命史》(1858)等。

  [4]Gumplowicz Ludwig Gumplowicz(1838—1909),波兰社会学家和法理学家,著有《社会学大纲》(1885)和《社会学体系》(1887)等。

  [5]塞利格曼(Seligman) Edwin Robert Seligman(1861—1939),塞利格曼,美国经济学家,1891—1931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代表作有《赋税的转嫁与负担》(1892)、《累进税理论与实践》(1894、1908)。

  [6]基左 疑指Francois Guizot(1787—1874),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1840—1848年期间曾任法国政府领导人。

  [7]布尔奔(Bourbon) 即波旁王朝,1589—1792年、1814—1848年间曾长期统治法国,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至十七等国王均是波旁家族的成员。

  [8]Madame de Sta l Madame de Sta l,Anne Louise Germaine Necker,baronne de Sta l-Holstein(1766—1817),斯塔尔夫人,法国文学家,所主持的沙龙集结了欧洲的领袖人物。她对德国文化、德国浪漫主义进行过深入研究,著有《论激情对个人与民族幸福的影响》(1796)、《论德国》(1810)等。拿破仑统治时期被迫流亡德国、英国等地,波旁王朝复辟时始得回国。

  [9]Herder的《理想》(Ideas) Johann Gollfried von Herder(1744—1803),赫尔德,德国哲学家,著有《人类历史哲学大纲》(1784—1791)等。

  [10]Edgar Quinet 基内(1803—1875),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哲学家,早年专心研究德国哲学,1827—1828年曾将赫尔德的《有关人类历史哲学的看法》翻译成法文出版。

  [11]Lessing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 莱辛,德国戏剧家、哲学家、美学家,《教育》(1780)是其最后一部作品。

  [12]Hegel 即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德国哲学家。

  [13]Michelet Jules Michelet(1798—1874) 米什莱,法国历史学家,1827年将维科(韦柯)的《新科学》译成法文出版。代表作:《法国史》(1855—1867)、《法国革命史》等。

  [14]Cabanis Pierre-Jean-Georges Cabanis(1757—1808),卡巴尼斯,法国哲学家和生理学家,代表作:《人的肉体方面与道德方面之间的关系》(1802)。

  [15]Homer 即荷马。参见《今与古》注⑤。

  [16]但丁当了何美儿的地位 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意大利诗人,代表作有长诗《神曲》,写于1307—1321年,共1.4万行,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广泛反映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生活,谴责贵族和教会的罪恶,表达新时代即将到来的人民反封建、反教会的情绪。《神曲》对意大利形成统一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何美儿,今译荷马(Homeros,约前9—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相传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他所作,称为《荷马史诗》。它反映公元前11至9世纪古希腊氏族制度趋于解体和奴隶制开始的社会情况,被称为荷马时代。两位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其所起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恩格斯曾称但丁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李大钊文中所说的意思,与恩格斯相通。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