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刘半农 > 半农谈影 | 上页 下页
谈影(3)


  上节从物理上证明糊的可以存在。若然我们只依据了这种的理论做去,则无论何人的作品,清糊的程度应当一样或者是大致不离左右。事实上却又不是如此:前文说过,偏清与偏糊之间,距离可以很大。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我说这是美术上的安排,是脱离了理知而专属于情感的一件事。

  先说“线”。譬如我们画一条很光很匀的线(有如用鸦嘴笔画成的),无论是曲是直,看上去总是死僵僵的,没有什么意思的。若然拿枝毛笔,蘸些半浓半淡的墨水,在宣纸上随意挥一笔,这一笔尽可以不成物形,却是活的,不是死的,看上去似乎中间含蓄着许多的意味,虽然连我们自己也解释不出究竟是什么意味来。照相虽然不是用笔画成,其线条之是否含有意味,却是一件异常重要的事。若然你照得极清极清,把所有的线条都照得整整匀匀,露筋见骨,人家看了,必定觉得全无意趣:所有的东西多直现在纸面,更没有什么纸背或纸外的东西可资玩味。若然照得糊一点,使所有的线条都不是枯瘦的而是丰腴的,画中的事物,就可以由死板的变而为生动的;看的人也自然是余味盎然,不再感觉到平直无聊了。

  美术作品的意趣,在于以我自己的情感吸引别人的情感,即所谓同情之徵求。要达到这目的,在消极方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使人感到疲劳;而可以使人感到疲劳的,却不外乎两件事:一是琐碎,二是突兀。譬如一棵树你把它一张张的叶子都照了出来,人家觉得零零碎碎,看不胜看,心上就讨厌了。又画面上此物与彼物之交界,只是浓淡间的转移;其由浓入淡或由淡入浓,若然都是骤突的,人家看了,觉得满纸都是锋芒棱角,心上也很容易感到疲劳。要是糊一点,使琐碎的东西消灭了而变为匀和,使锋芒棱角藉着腴线隐藏了而变为含蓄,于以使看的人先觉得这幅画没有什么讨厌处,然后慢慢的来赏鉴它的好处,那就好了。

  最后要问作者对于某一作品,所要表现的究竟是哪一种意境。如果是灵秀的,苍老的,萧疏的,就应当偏于清一点;如果是朴茂的,浓重的,恐怖的,就应当偏于糊一点。这里面可以分做了无数的阶级,只要作者善于斟酌就是了。

  “善于斟酌”四个字,实在是清糊问题的总解决。把这句话解释起来,就是:“按着物理上说,按着艺术的手段上说,糊不但可以有,而且必须有。不过,要是斟酌不当,就不能有得好结果。”有些人不知道糊只是造美的资料,而竟认做了美的全体,于是乎糊!糊!糊!直糊到一塌糊涂,这就糟不可言了!

  就方术上说,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透视糊”(frou perspective),是有层次的;一种是“美术糊”(frou artistique),是全体一致,没有层次的。

  透视糊的好不好,只有在对光时可以做得着主。法国Puyo造的一种“风景镜头”(Objectif landscape),就我自己的经验说,是个很好的东西,可惜不容易买得到,买到了也不容易用;而且要用这镜头,起码要用六寸片,最好是八寸片,这对于一般非职业的照相家的经济与劳力两方面,都有点不大相宜。就普通的镜头而论,则以法国Pulligny在二十年以前所定的一个公式最为简便而切用。他以为不论镜头大小,若然把光圈的直径收缩到20mm,则透视上的清糊,必能恰到好处:小于这个数目的必定清得太多,大于这个数目的必定糊得太骤。准此推算,则二寸片的光圈应为F3.8,三寸片的应为F5.5,四寸片的应为F68至F75,五寸片的应为F8至F9,六寸片的应为F10至F12。(这只是就普通的风景而言,并不是所有的照相都可以如此。)

  至于美术糊的做法,却以加用软光镜为最好。我们可以在照相的时候加上软光镜;到印出之后,如果已经够糊了,就照样放大,如果还不够,则放大时不妨再用一次软光镜;要是还不够,还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有些人以为对光时故意对错一点,也是造糊的一法。这在放大的时候,亦许可以用得;在照相时,恐怕焦点一错,光中所含色素都要跟着错,那就一定没有好结果。

  照相时的“曝露”,即所谓“开镜门”,真是一件性命交关的事。曝露错了,无论你用什么方法补救,总补救不到数。不过,严格说来,绝对正确的曝露,是做不到的(亦许三十、五十次中能碰到一次,但只是“碰到”而已),而且就实际上说,也不必做到,只须做到近乎正确,已经很好。因为无论什么片子,其感光力必有相当的“范围”(latitude);只须曝露的时间,在这范围之内,结果就不会很坏。普通片子的感光范围,必在半与二之间;换句话说,就是应当曝露一秒钟的,你若减为半秒或加为二秒,结果还是相差不多;若然少于半秒或多于二秒,那就出于范围之外了。

  在这曝露一件事上,已有很多的人用过了很多很多的工夫:做成专书的,做短篇文章的,造表的,造公式的,造特别器具的,总算起来,至少也总有一二百人罢。但到了实用时,这些东西的用处就很少:专书与文章,不能完全读熟在肚里;表与公式,一般人都不耐烦用(有时碰到了一样东西,非用最迅速的手段不能照下来的,若等你三一三十一的算,到算好时,连那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了);特造的器具,用颜色玻璃的很靠不住;用感光纸的靠得住些,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说,究竟还不大便当。那么,究竟该用什么呢?我说,最好的方法是用经验。你若预备牺牲十打片子,在这十打片子之内,你每照一张,便把曝露的时间仔细写下;到洗出后,把所有的片子逐张研究,逐张比较;到十打片子用完,你的经验一定可以批得六十分了;若能牺牲二十打片子,那就可以批到八十分以上。这是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不过这种做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恐怕一千个人中,不见得能有一个两个有这样的耐心。所以,就一般人而论,简单的曝露表,还是必要的。而曝露表中最简单,我自己经验下来觉得很可以用的,却要算法国Houdaille所造的一个:

  分全年为明暗两季:明季从3月到10月,暗季从11月到2月。

  分物体为三类:在阳光中者属甲类,不在阳光中而受光强者属乙类,不在阳光中而受光弱者为丙类。

  明季只用F6.3与F9两种光圈,暗季只用F4.5与F6.3两种光圈。

  片子用普通的快片(133H.D.);如用特别快片或慢片,应照数加减。

  半农谈影

  这个曝露表是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三分钟之内记熟的;要是完全依着这个表照相,所得结果虽然未必很好,却总还可以对付,要是把表里的数目当做折中数,应用时斟酌情形,略为加减,那就更好。可是,这又用得着经验了。为完全没有经验的人打算,最好是用吴郁周先生的曝露表;虽然稍稍麻烦一点,只要能不把你的片子白糟掉,也就很可以赔偿你的辛苦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