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邓中夏全集 > 邓中夏年谱 | 上页 下页
1930年(3)


  9月28日,当中夏召集前委开会,讨论红二军团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时,已是午夜,中央派慕汝鸣赶到,传达了中央给二军团的口头命令。“停止行动,等待(中央)命令!”

  同日深夜,中央第二道口头命令到达。中央命令“二军团向南、向北或者向西,对敌人展开进攻,最大限度地牵制敌人的兵力,向南可向武长线进攻,可佯攻长沙,以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当夜,侦察人员报告,武长线敌人已有戒备。于是决定先向北打沔阳占仙桃。会议还讨论了中央关于任命汤慕禹为六军军长一事,大家认为段德昌就职不到数日,又变动不好,最后根据贺龙提议,任命汤慕禹同志为总指挥部参谋长,孙得清改任二军军长(贺龙专任总指挥)

  此后,红二军团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完全是围绕着这个以大量牵制敌军兵力的战略而进行着。就是说,三中全会最初带有“左”倾的军事计划,在红二军团还没有真正执行时,就已经被中央命令停止了,并制定了新的计划。

  同日,中央向各红军发出了三中全会后制定的各种文件。

  9月29日,召开紧急会议,再次改变军事行动计划,决定首先攻下新堤(今洪湖县城)及收复沔阳,而后再看形势,如果无须立时渡江,或移师西向进攻沙市。

  9月末,在朱河时开始发疟疾,发高烧,一天三次。

  9月(至1931年3月)任中共湘鄂西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湘鄂西军事委员会委员、红二军团政治委员、前敌委员会书记。

  10月初,当得知新堤敌人防御坚固,邓中夏、贺龙等研究改变军事计划,准备移师北上先攻沔阳县的仙桃,再打天门县的岳口。

  10月5日,部队分兵两路向仙桃前进。

  同日,苏区唯一河口白螺矶被陷,红军后方军事政治学校学生组成的游击队,夺回了失地。

  10月6日,二军收复沔阳县城,继而在张家场歼敌两个连,乘胜占领里仁口;六军经尤拔攻占大据,进抵彭家场。

  10月6日,在战火中,给中央写了报告,指出:

  一、关于红二军团

  A.红二军团存在着的严重问题
  B.红二军团存在的核心问题
  C.汇报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苏区的人事变动

  二、指出苏区政权存在的严重问题

  三、通过了政治、土地、联县政府、经济、军事和党组织五项决议(将组织和军事决议案合并)

  四、正确对待柳克明等同志,虽然曾经是立三路线的极力推行者,但是,仍然是个好同志,仍然留在军中,得以重用

  10月7日,两军会攻仙桃,歼守敌一部,缴枪200余支,残敌退守至襄河北岸,占领仙桃。

  10月7日晚,在仙桃参加数百工人大会,成立总工会。

  同日,召开前委会议,由于地方组织太薄弱,红军攻下地域百余里,地方组织无力接受。且再北上,敌情复杂,后方失去联系为军事所忌。

  10月8日,午,召集群众大会,成立苏维埃政府。决定过河,无奈,所有船只都被敌人拉到对岸。向北,打沔阳,占仙桃。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政策,解决了北极会的问题,战斗中红军死10余人,伤20余人,敌人死伤七八十人,截获枪支200余只,俘虏200余人。

  9月底至10月8日的北征战斗中,除了红二军团他还随军带领着地方干部和军队两千余人,在实战中,实地的教育他们,如何对待敌人的官兵、白区的群众;如何对待俘虏?促使他们提高阶级觉悟、政策水平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入夜,中夏观察地形,突然领悟,“部队已经进入北有汉水(襄水),对面可见汉川、汉阳动向,东及东南有长江,极其危险的楔形地段。如敌之一部,插入我身后南路,整个军队将陷入敌人和两江包围的险境!且现在的红二军团与武汉的距离,比立三路线打武汉时的距离还要近得多!”当即命令,停止前进,移师南征。

  当夜,根据前委会议决定,率二军团离仙桃,向峰口撤退。敌两团援军赶到,尾随追击至彭家场,幸我早有准备,被我六军反攻而击溃追敌。战略上避免一次冒进的险境。

  10月9日晚,率二军团安全退返峰口(今洪湖县属)。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在此休整一周。

  同日,与贺龙参加了在峰口召开的特委会议,特委会议上传达了9月28日中央交通员口头传达的战略意图。“决定向南进击,即可巩固和扩大苏区,又可大造声势,以牵制敌军,支援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斗争”。会议还“决定由石首过江,进攻南(县)、华(容)、安(乡)、公(安)、澧(县)、常(德)等县,造成湘鄂西更大赤色区域”的作战计划。

  10月15日,与贺龙骑马由峰口赶到监利县城,出席在监利召开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同日,在监利给中央写了一份报告。

  10月16日,在监利召开了湘鄂西苏维埃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800余人,开会六天。向全联县人民宣传三中全会的路线,并制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

  10月16日至21日,在监利县城召开了湘鄂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的第一天,邓中夏作了政治报告,把9月24日特委和前委联席会议上通过的,由邓中夏起草的六项党的决议案,融会到苏维埃政府立法工作中,通过了“政治任务”、“土地问题”、“苏维埃组织”、“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苏维埃政府决议,制定了“土地革命”、“保护工农”等法令。并将鄂西联县政府改为湘鄂西联县政府。这些决议和法令虽在个别问题上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如政治任务),但基本方面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土地革命问题上,不仅明确抵制了“左”倾政策,而且还纠正了过去土地工作中的错误,规定“土地国有,此时只是宣传口号,而不是实行口号,所以土地不禁止买卖”。对待富农问题上,会议认为,现阶段只应反对“富农的半封建半地主性”,规定“没收富农所余出佃的一部分土地”,对中农,除一般规定“不动中农的土地”外,还将中农分为“富裕的中农”和“非富裕的中农”,富裕中农不能与富农“同等看待”。而在分配土地有余时,“可分一部分给非富裕中农”。

  会后,特委整顿和健全了县、区、乡各级政权组织,制定了工作制度,培养了一批地方干部,发动农民斗豪绅、批湖霸、废旧债、烧田契,分配土地,从政治上经济上把封建地主权力打得落花流水,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大好的形势下,湘鄂西从原先洪湖苏区七八个分散的县苏维埃政权、湘西苏区从原先的几个分散的县苏维埃政权,扩大到几个大块苏维埃苏区,以至后来发展到管辖三十余县的红色苏维埃苏区;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在财政经济和文化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先后建立了鄂西人民银行,统一货币,开办了一些服务于革命战争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兵工厂、被服厂、造纸厂、制盐厂;兴办了学校、医院;出版了宣传刊物。总之,湘鄂西苏区有了全面地发展。(注: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八卷;姜之铮、张广立:《周逸群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6日晚,参加堤灯会,与监利城郊万余群众一起,庆祝苏维埃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0月17日,会议继续进行,邓中夏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