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丁玲 >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 | 上页 下页
三日杂记(3)


  五月的夜

  王丕礼的婆姨以全村最会做饭的能手招待我们吃了非常鲜美的酸菜洋芋糊糊下捞饭,王丕礼便很有兴趣地说:“走,找茆丕珍去!”“对,咱一道去。”我们都从炕上跳了下来。

  “看你!”他婆姨用责怪的调子向他埋怨着,“才吃完饭么,烟也没抽,就拉着客人走啦。”又把身子凑近我们:“多坐会,多坐会,又没啥吃的,又没吃饱。唉……”

  那年轻男人并没理她,各自跨步到窑外,拦住那两条大狗。

  院子里凉幽幽的,微风摆动着几棵榆树和杨柳,它们愉快地发出颤动的声音。隔壁窑门也大开,灯光从里面透出来,满窑升腾着烧饭的水蒸气,朦朦胧胧看见有一群人,他们一定刚谈到一个顶有趣的事,连女人也在纵声地笑着。

  山坡坡上散开的野花可真香,我们去分辨哪是酸枣的香气,哪是野玫瑰的香气和哪是混和的香气。

  转过一个小弯,管子(芦笛)的声音便从夜空中传来,王丕礼便加快了脚步:“喂,走哇!”我们跟着他飞步向一个窑门跑去,还没有调好的胡琴声也听到了。

  原来已经有好些人都集聚在茆丕珍家里了,炕上坐了四五个人,炕下面还站得有几个娃娃,婆姨们便站在通里窑的小弄里。

  我的同伴都是唱歌的能手,他们一跨进窑门便和着那道情的十字调而唱起来了:“太阳光,金黄黄,照遍了山岗……”

  茆丕珍便吹得更有劲了。老高横下那胡琴,挪出空地方来。

  这几个青年人都是这庄子上的好劳动,身体结实,眉眼开朗,他们的胳膊粗,镢头重,老年人都欣赏他们的充满朝气,把自己的思想引回到几十年前去。他们又是闹社火的好手,腰肢灵活,嗓音洪亮,小伙子们都乐意跟着他们跑,任他们驱遣。他们心地纯良,工作积极,是基干自卫军里的模范。妇女们总是用羡慕的眼光去打量,因为他们加强了兴致,也因为他们会偶然发现自己丈夫的缺点。

  我们刚来时还不能很熟悉,他们都带着一种朴质的羞涩说不会唱,但等我的同伴们一开头,他们也就没有什么拘束了。唱了一个又一个,唱了新编的又唱旧的。

  老高会很多乐器,可惜村子上借不到一个唢呐,只有一把胡琴和一根管子,他不爱说话,只是吹了又吹,拉了又拉,整晚整晚的都是如此。他们告诉我说,他的管子就等于每人腰上插的旱烟管,从不离开身子。

  这些顺天游,走西口,五更调,戏莺莺实在使我们迷醉,使我们不愿离开他们,离开这些朴素活泼而新鲜的歌曲,离开这藏有无穷的歌曲的乡村,譬如茆丕珍唱出这样的情歌,从“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满院的花儿赛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枝儿戴,恐怕那看花人儿骂……”开始,很细致的述说两人如何见面,相识,相爱,到第九段时便发生了这样的问题:“你今儿把奴瞧,明儿也把奴瞧,瞧来瞧去爹娘知道了,大哥哥儿刀尖儿死来,小妹子悬梁吊。”这是中国几千年婚姻不自由,梁山伯,祝英台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哥哥却接下去唱:“刀尖子上死不了,悬梁上吊不成,不如咱二人就偷走了吧,大哥哥头前走,小妹子随后跟。”于是二人逃走了,过河,爬山,当他们休息在山上时,却:“雪花儿飘飘,雪花儿飘飘,雪花儿飘了三尺三寸高,飘下一对雪美人,小妹子怀中抱。”然而歌词的转折,情致的飘逸是如此之新鲜:“太阳下来了,太阳下来了,太阳下来雪美人儿消,早知道露水夫妻,你何必怀中抱。……”

  王丕礼在唱歌上跟在种地上一样是不愿服输的,所以他也唱了很多山西小调。“……半碗碗的红豆半碗碗米,端起个饭碗记起你,唔黄黄的六月暑伏伏的天,为了奴的情人晒了奴的脸……十冬冬的腊月数九九的天,为了奴的情人冻了奴的脸……”

  但他们都喜欢唱他们自己编的调子。如:“……骑白马,挂洋枪,三哥哥吃的是八路军粮,有心回家去看姑娘,打日本顾不上,……”或者就是:“延安府,开大会,各区调咱自卫队,红缨杆子大刀片,保卫边区打土匪。西安省,太原省,毛主席扎在延安城。勤练兵来勤生产,抗战为了救中原。……”

  这样的晚上我们只有觉得太短了的,但我们却不能不反而催着他们去睡,因为他们要赶这几天揭完杂田。茆丕珍父亲也提醒那充当变工队小组长的儿子说:“快鸡叫了,明儿还要起早呢。”

  他们用管子吹到门口送我们下坡,习习的凉风迎着我们,天上的星星更亮了。我们跨着轻松的步子,好像刚从一个甜美的梦中醒来,又像是正往一个个轻柔的梦中去。呵!这舒畅的五月的夜呵!

  三天过去了,我们在第四天清早背着我们的背囊,匆忙地踏上了归途,离开了这美丽的偏僻的山沟,遍山漫开的丁香,摇动它紫色的衣裳,把我们送出沟来。

  我们也只以默默的注视回报它,而在心里说:“几时让我们再来。”

  一九四五年《解放日报》五月十九日,署名丁玲。收入《陕北风光》。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