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王夫之 > 相宗络索 | 上页 下页
八识转成四智


  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三类分身,光明相好,成就众生,各得解脱。以眼耳鼻舌身现诸功德,成其所作,随缘利物。此佛果位中用此智为化身大用。若在修习位中,则二地初禅已舍鼻舌二识,至第三无寻无伺地五识俱不起,识既不存,智亦不显,乃至十地,于此前五因地无二(二应作工夫,)果位无功德。直至佛地,智果乃圆。盖前五直从八识五遍行流注成诸心所,故随八识而转,在大圆镜根本智后,故名后得智。此转乃就其现量而成化身功德,还而非灭,顺转也。

  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妙观察者,观中察出入法双空,不同二乘有相观也,能使极略极迥之法昭朗现前。此智最为先转,地前已证。见道位初入欢喜地,便能观察现行分别二执之妄,而证二空。至远行地常在双空观中,则俱生二执虽未除种子,而永不现行。然意识所转之智,尽于此地。自此以上,不待作意观空,自证本智,此智不用。佛果位中一切妙智,一大圆镜智所摄,更无用此观察矣。此有顺逆二转:自八识流注之意,亦是如来藏一分净光,有观察之能,以之观空,即成妙智,顺转也;其自七识所染发见之识,一动念即属非量,无分善染,俱成有覆,则须灭除,逆转也。

  第七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由有我执,故与物不平;由有法执故,所见不等。初由第六意识入双空观,折伏现行二障,渐证平等,至修道位已满证无功用行,一刀割断末那,不执八识为自内我,不复依持八识起善染之作相,且不就八识见分为修证之总持,则不平不等之根断绝无余。至佛果位中,就菩萨机,应菩萨化而成就之。又若有修有证一分法相,以八识见分随缘化导,然他受用则然,若自受用,则一色平等,即大圆镜智无可现。起就其光明普照则谓之大圆镜,就其本体一如则谓之平等性,其实一智也。此转灭尽末那,即成平等,逆转也。

  第八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八识本体即如来藏,无有境量而大,无有亏欠而圆,无不普照而如镜。由无始以来,七识划地忽生熏习覆障,将此执为内自我,遂成阿赖耶识。然本七识熏成有漏之体,非如来藏遂为拘碍缩小,蒙昧不可还复。在见道位中不得亲证,至不动地,七识不能拘执使成赖耶,则此识乍余脱缚轻安,金刚道后,宿习消尽,入佛果位,刹那之间,大圆镜智即尔现前,七识灭尽,圆镜智自显,还白净识,即圆镜智不持灭。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