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魏源 > 海国图志 | 上页 下页
恒河考上


  问:自晋魏唐以来,历代高僧使西域,皆自葱岭沿印度河南行以达中西二印度,从无有沿恒河者,岂恒河不源葱岭而偏处东隅乎?佛经说法动喻恒河波斯匿王及诸大弟子往返之迹,皆在恒河,从无一语及印度河,岂佛终身僻处东南二印度,而不至中西二印度乎?葱岭大龙池即阿耨达池出四大水,分注四海,而印度河恒河皆注南海,何以唐人皆指印度所注为西海乎?

  魏源曰:恒河同源而异,委其出于葱岭大龙池者,即恒河之正源,至印度而分二:一由西印度入海,是为西恒河;一由东印度入海,是为东恒河。佛生中印度之舍卫国,一生得法轮,多在西恒河左右,其东恒河,则偶至不常至,后世方俗传称东印度之河为恒河,而讹称西恒河为印度河,于是并以上游出葱岭之源,统称印度河(凡言信度河,新头河者,皆印度之转音也)。惟《梁书》言天竺国临大江名新头河,源出昆仑,分为五江,总名曰恒水。又郦氏《水经注》引《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太山,其上有大渊池,宫殿楼观甚大焉,山即昆仑山也,其山出六大水,山西有水名新头河,西南有二水名遥奴,一名萨罕,一名恒伽,同出一山,俱入恒水,恒水一出大秦,名犁靬,一东流入东海,盖二水所注,两海所纳,自为东西也。又康泰《扶南传》曰:恒水之源,乃出极西北昆仑山中,有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东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渡江西行,极大秦也,此乃并指印度河为西恒河,印度河源为恒源。《法显传》上游虽沿俗称印度河,而下游言恒水又东到多磨犁靬,即是海口。犁靬乃条支濒西海之地。是亦以印度河即恒水,若专指东印度之水为恒水,则岂能横贯印度河而西北至犁靬,又贯印度河而东南至榜葛剌耶。源同委异,星汉昭明,安得忽夺其一,又并诬其源,致佛经无一可通乎。

  至阿耨达注西海之水,以印度河当之,尤元奘记之谬。夫东恒西恒同注南海,非地中海也。乌得以印度河之海口为西海,又安得分一恒河之水,以当二河哉(别详《昆仑篇》下)。惟是《水经》虽言恒河下游之分注,而不详上游何地分支,考西域诸记,西洋诸图,皆无分流歧出之证。《皇清通考·四裔门》,曰巴达克山国,扼葱岭之西,有河北流,经博罗尔巴达克山两部之间,至伊什得克特分流,一流经北入图斯泊,一流径西又北,入伊西洱泊,此盖指䌸刍河与印度河初分之处。图斯泊,即缚刍河所经,伊西洱泊,即印度河所经也徐氏《西域水道记》第一图于龙池,西出二派,行六七百里,即各分为二,亦以意为之,非有所据)。

  或谓恒河东西分流,如梁州之东汉水、西汉水,在山谷中孔穴相通,故西域取经诸僧,皆未道及此,亦臆度之词,而吾则断两水之分,必在中印度以下,不在中印度以上。何者?北印度之北,界以大雪山,绵亘二千里,直抵里海、包社之地,印度河循大雪山而西,直至包社始转而南,故知上游断无分流别驶之地,极至中西两印度之间,平原旷野,受水益多,始分一支东行,迨受后藏冈噶江之水,而其流始大,又至东印度之东,受大金沙江水,而浩瀚始极。故历代西使之记,皆逾印度河,即为北印度,无更渡一水者,至其受冈噶江以后。则《一统志》述之曰,冈噶江源出冈底斯山,山南马品木达赖池,及郎噶池。自池西流出,名狼楚河,西流二百馀里,折而北绕,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西,仍转南,又西流千有五百馀里,至阿里西鄙桑纳苏木多之地。拉楚河自僧格喀巴布山发源,西流千有六百馀里,转南流三百五十馀里来会之,又转南流二百五十馀里,经毕底城之西,二百馀里,折东流千七百馀里,至那克拉苏木多北鄙,又有麻楚河来会之,三水合一,始名冈噶江。转东南,经马木巴柞木郎部落,至厄讷特克国,入南海。案厄讷特阿国,即中印度也。其下游至东印度,又受大金沙江,则英夷地图绘之。冈噶江与大金沙江合流,始名安日河,亦名安市河,河入南海。故《坤舆》、《职方》诸图皆无大金沙江,盖统于安日河之海口也。然则东印度当在恒河以西乎?抑在恒河以东乎?曰:恒河两岸地皆有之,上游则冈噶江以东,如吉里、锁里、坎巴诸国;下游则安日河以东,如大小葛兰柯枝诸国。以西如榜葛剌国,皆东印度境也。大金沙江自缅甸逆流而西,则其南岸之地如柯枝等国,亦皆横行自东而西,转入印度境内。故玄奘记往东印度,皆涉大河而往柯枝葛兰,今名乌土国,榜葛剌一名孟加腊,其近后藏之功德阿难等国,当即廓尔喀国,不濒大海,其古里、锁里,殆即《海录》之彻第冈等地欤。《明史》言水程几昼夜者,海艘沿恒河下游,非必皆大洋之道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