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刘基 > 刘伯温文集2 | 上页 下页
书为善堂卷后


  大梁武子宣之父明德君,名其居之堂曰“为善”。君卒,子宣奉其母夫人之命,祠君于堂。而服膺为善之训,乃作法海兰若于建业城南,又奉母航海至于补陀洛伽之山,以求所谓大士真仪者,将以广为善之路也。故翰林学士虞公为之记,文献之士为之言者不少,而子宣之求言于四方未已也。吾固有以知其心矣。

  夫人志于道而未获所向,故愿就有道而正焉。是其好学笃行之诚,积于中而见乎外也,正宜因其愤悱而启发之。惜无有以圣人之道与之言,而徒就其所已行者缕缕焉,宜其不足乎心而求之不置也。孟子曰:“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

  昔宋人有好玉者,得燕石焉,以为玉而宝之,革柜十重,巾十袭。周客见而笑之。夫好玉则诚好玉矣,而未为知玉也,故不免为识者所笑。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载在方册,其所言皆善言也,其所行皆善行也,天下之善莫能外之矣,舍是而他求焉,惑也。夫人之所食以生者,五谷也。今有厌五谷而不食,则必求夫爽口蜇吻之味而食之,则不戕其生者,鲜矣。故圣人之道,五谷也;异端之道,爽口蜇吻之味也。圣人之道,求诸日用之常;异端之道,必索隐以行怪。其势不并立也。是故欲求道者,必先定其所向。如将适燕,先举辕而指北,然后访而取途,则无倒行之悔矣。故孟子道性善,必称尧舜。恐其不知孰为善、孰为不善也,故以尧舜的之。知所在矣,又必有至之之道,是故颜渊问克己复礼,必请其目。如是而后可以言为善矣。择之而不得其正,为之而不知其方,心与事相违,而德与言不相类。

  冥行而不问,学者之失也;问焉而不告,听者之咎也。人有所请,不知则不必言,知则当尽言之;不然,则皆圣人之罪人矣。予虽不识子宣,观其求之广而知其志之笃,于是乎尽言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