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黄宗羲 > 破邪论 | 上页 下页
科举


  科举之弊,未有甚于今日矣。余见高曾以来,为其学者,《五经》、《通鉴》、《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子》、八大家,此数书者,未有不读以资举业之用者也。自后则束之高阁,而钻研于蒙存浅达之讲章。又其后则以为汎滥,而说约出焉。又以说约为冗,而圭撮于低头四书之上,童而习之,至于解褐出仕,未尝更见他书也。此外但取科举中选之文,讽诵摹仿,移前缀后,雷同下笔已耳。

  昔有举子以尧舜问主司者,欧阳公答之云:“如此疑难故事,不用也罢。”今之举子大约此类也。此等人才,岂能效国家一幛一亭之用?徒使天之生民受其笞挞,可哀也夫!顾有心世道者,亦明知此辈之无用,皆因循而莫之救,何也?如以朱子学校贡举私议行之,未始不可。然极重难返之势,不无惶骇,莫若就今见行事例稍为变通,未尝不可以得真才也。今第一场经义,第二场论、表、判,第三场策五道。经义当依朱子之法,通贯经文,条陈众说,而断以己意,不必如今日分段、破题、对偶敷衍之体。论以观其识见,表以观其绮靡,判当设为甲乙,以观其剖决。策观其通今致用,所陈利害、其要如何,无取海行言语、剿从套括。嗟乎,举子苟能通此,是亦足矣。

  无奈主文者相习成风,去取只在经义。经义又以首篇为主,二场三场未尝过目。逮夫经义已取,始吊后场以充故事。虽累经申敕,褎如充耳,亦以时日迫速,不得不然也。余尝与万季野私议:即浙江而论,举子万人,分房十馀人,每人所阅不及千卷,日阅二百卷,五日可毕。第一场取一千卷,揭榜其不在千卷内者,不得进第二场。第二场千卷,每人阅一百卷,一日可毕。当取五百卷,揭榜其不在五百卷内者,不得进第三场。第三场方依定额揭榜,始谓之中式。如此则主文者不得专以经义为主,而二场三场为有用,举子亦不敢以空疏应世。会试亦然。此亦急救之术,行之数科后,取朱子之议行之,又何患人才之不出乎!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