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归有光 > 归有光文集3 | 上页 下页
二石说


  乐者,仁之声,而生气之发也。孔子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在齐闻韶,则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考之尚书,自尧“克明峻德”,至舜“重华协于帝”,四岳、九官、十二牧,各率其职。至于蛮夷率服,若予上下草木鸟兽,至仁之泽,洋洋乎被动植矣。故曰:“虞宾在位,群后德让。”又曰:“庶尹允谐。”曰:“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又曰:“百兽率舞。”此唐、虞太和之景象,在于宇宙之间,而特形于乐耳。

  传曰:“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吕氏春秋曰:“尧命夔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舞百兽。”击石拊石,夔之所能也。百兽率舞,非夔之所能也。此唐、虞之际仁治之极也。

  颜子学于孔子,“三月不违仁”,而未至于化。孔子告之以为邦,而曰“乐则韶舞”,岂骤语以唐、虞之极哉?亦教之礼乐之事,使其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而歌有虞氏之风。淫声乱色,无以奸其间。是所谓非礼勿视、听、言、动,而为仁之用达矣。虽然,由其道而舞百兽,仪凤凰,岂远也哉!冉求欲富国足民,而以礼乐俟君子。孔子所以告颜子,即冉求所以俟君子也。欲富国足民而无俟于礼乐,其敝必至于聚敛。子游能以弦歌试于区区之武城,可谓圣人之徒矣。

  自秦以来,长人者无意于教化之事,非一世也。江夏吕侯为青浦令,政成而民颂之。侯名调音,字宗夔,又自号二石。请予为二石之说;予故推本尚书、论语之义,以达侯之志焉。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