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史籍 > 晋书 | 上页 下页
地理志(2)


  司州。
  案《禹贡》豫州之地。及汉武帝,初置司隶校尉,所部三辅、三河诸郡。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冯翊、扶风三郡,北得冀州分河东、河内二郡,东得豫州之弘农、河南二郡,郡凡七。位望降于牧伯,银印青绶。及光武都洛阳,司隶所部与前汉不异。魏氏受禅,即都汉宫,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置司州。晋仍居魏都,乃以三辅还属雍州,分河南立荥阳,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废东郡立顿丘,遂定名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州统郡一十二,县一百,户四十七万五千七百。

  河南郡,汉置。统县十二,户一十一万四千四百。置尹。
  洛阳,置尉。五部、三市。东西七里,南北九里。东有建春、东阳、清明三门,南有开阳、平昌、宣阳、建阳四门,西有广阳、西明、阊阖三门,北有大夏、广莫二门。司隶校尉、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内也。
  河南,周东都王城郏鄏也。
  巩,周孝王封周桓公孙惠公于巩,号东周,故战国时有东、西周号。芒山、首阳其界也。
  河阴。
  新安,函谷关所居。
  成皋,有关,郑之武牢。
  缑氏,有刘聚,周大夫刘子邑。有延寿城、仙人祠。
  阳城,有鄂阪关。此邑是为地中,夏至景尺五寸。有阳城山、箕山,许由墓在焉。
  新城,有延寿关。故戎蛮子之国。
  陆浑,故蛮子国,楚壮王伐陆浑是也。
  梁,战国时谓为南梁,别少梁也。
  阳翟。

  荥阳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八,户三万四千。
  荥阳,地名敖,秦置敖仓者。
  京,郑太叔段所居。
  密,故周畿内。
  卷,有博浪长沙,张良击秦始皇处。
  阳武。
  苑陵。
  中牟,六国时,赵献侯都。
  开封,宋蓬池在东北,或曰蓬泽。

  弘农郡,汉置。统县六,户一万四千。
  弘农,本函谷关。汉武帝迁于新安县。
  湖,故曰胡,汉武更名湖。
  陕,故虢国,周分陕东西,二相主之。
  宜阳。
  黾池。
  华阴,华山在县南。

  上洛郡,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郡置。统县三,户万七千。
  上洛,峣关在县西北。
  商,秦相卫商鞅邑。 庐氏,熊耳山在东,伊水所出。

  平阳郡,故属河东,魏分立。统县十二,户四万二千。
  平阳,旧尧都。侯国。
  杨,故杨侯国。
  端氏,韩、魏。赵既为诸侯,以端氏封晋君也。
  永安,故霍伯国。霍山在东。
  浦子 狐讘 襄陵,公国相。
  绛邑,晋武公自曲沃徙此。
  濩泽,析城山在西南。
  临汾,公国相。
  北屈,壶口山在东南。有南屈,故称北。
  皮氏,故耿国。

  河东郡,秦置。统县九,户四万二千五百。
  安邑,旧舜都。
  闻喜,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
  垣,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
  汾阳,公国相。
  大阳,吴山在西周武王封西周太伯后于此
  猗氏,古猗顿城。
  解,有盐池。
  蒲坂,有历山,舜所耕也。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
  河北。

  汲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六,户三万七千。
  汲,有铜关。
  朝歌,纣所都。
  共,故国。北山,淇水所出。
  林虑。
  获嘉,故汲新中乡。汉武帝行过时,获吕嘉首,因改名。
  修武,晋所启南阳,秦改名修武。

  河内郡,汉置。统县九,户五万二千。
  野王,太行山在西北。
  州,故晋邑。
  怀。
  平皋,邢侯自襄国徙此。
  河阳。
  沁水。
  轵,故周原邑。
  山阳。
  温,故国也,苏忿生封。

  广平郡,魏置。统县十五,户三万五千二百。
  广平。
  邯郸,秦置为郡。
  易阳。
  武安。
  涉。
  襄国,故邢侯国都。
  南和。
  任。
  曲梁。
  列人。
  肥乡。
  临水。
  广年,侯相。
  斥漳。
  平恩。

  阳平郡,魏置。统县七,户五万一千。
  元城,汉元后生邑。
  馆陶。
  清泉。
  发干。
  东武阳。
  阳平。
  乐平。

  魏郡,汉置。统县八,户四万七百。
  邺,魏武受封居此。
  长乐。
  魏。
  斥丘。
  安阳。
  荡阴。
  内黄,黄池在西。
  黎阳,故黎侯国。

  顿丘郡,泰始二年置。统县四,户六千三百。
  顿丘。
  繁阳。
  阴安。
  卫。

  永嘉之后,司州沦没刘聪。聪以洛阳为荆州,及石勒,复以为司州。石季龙又分司州之河南、河东、弘农、荥阳,兖州之陈留、东燕为洛州。元帝渡江,亦侨置司州于徐,非本所也。后以弘农人流寓寻阳者侨立为弘农郡。又以河东人南寓者,于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统安邑、闻喜、永安、临汾、弘农、谯、松滋、大戚八县。并寄居焉。永和五年,桓温入洛,复置河南郡,属司州。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