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新四军征战实录 | 上页 下页
四五


  周子昆看了一眼手表,已经10点多了。他对黄诚说:

  “小黄,你先睡吧,我们等一下就睡。”

  项英和周子昆的心情都比往日轻松。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转移准备就绪,只等寻机出发了。

  俩人一边下棋一边聊着:“找到了地方组织,去江北就快了。”项英长长叹吁了一口气。“是呵,只要不死,总会突围出去的。”周子昆充满信心地说。

  棋没下完。项英站起身来,若有所思地说:“这次我们吃了很大的亏,总有一天要把这个帐算回来。”

  “首长,天不早了,快休息吧。”副官刘厚总殷勤地说道。

  “好,厚总,你也睡吧。”项英看了一眼刘厚总,十分满意地睡下了。

  在突围路上,刘厚总与项英等人相遇后,对项副军长忠心耿耿。一路携扶项英,有时背着项英渡河涉水。项英对他很是感激和信任,途中让一个排长给刘厚总换了一支崭新的驳壳枪。来到蜜蜂洞后,项英把刘厚总留在了身边,而让贴身警卫住在洞外。

  山洞的地势外高内低,里面石壁上不断有水滴下来,地很潮湿,靠洞口则较干燥。为照顾首长,忠实的警卫员黄诚挨着石壁睡下了。洞内四个人睡的位置,从里到外依次是:黄诚、周子昆、项英、刘厚总。

  夜深了,群山一片沉寂。

  黑暗中,一双眼睛圆睁着。

  刘厚总没有睡。

  他是湖南耒阳人,贫苦农民出身。大革命时期在家乡是农运的骨干。大革命失败后,在当地打游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领导的游击队被编入新四军。他于1938年到延安抗大学习,1939年转到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后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副官处任副官。

  刘厚总翻了个身,望着洞口外夜雨朦胧中的群山,一丝凄苦寒意涌上心头:革命失败了,新四军完了,前途一片迷茫,路漫漫,魂归何处?

  刘厚总悲观极了,他感到自己正在向万丈深渊坠下去,他想抓住一条救生的绳索,哪怕悬在半空,也能暂缓一下死亡的进程。

  黑暗中,他在抓攀着,摸索着……

  他没有抓到梦幻中救生的绳索,却触摸到身旁一件硬物——那支在微亮中闪着寒光的崭新的驳壳枪。

  夜色越来越暗,四周一片漆黑,刘厚总的眼睛越来越亮,射出恐怖的光芒。

  他缓缓而坚定地举起了驳壳枪,对准了熟睡中的首长和战友。

  几声沉闷的枪声过后,项英、周子昆、黄诚倒卧在血泊中……

  当第一声枪响过后,黄诚便在睡意朦胧中去摸枕下的手枪,然而,晚了,接着两声枪响,他昏了过去。

  周子昆仰面朝天,头北脚南,心脏停止了跳动,殷红的鲜血从胸部弹洞中涌出。这滚烫的液体与岩洞中冰冷的滴水融在一起,缓缓地向四处扩散。

  项英侧卧在地,头南脚北,子弹从太阳穴穿过。他的心脏没有作任何挣扎就从容地停止了跳动。

  项英死了。他死在自己无比信赖的副官手里,死在按他旨意换来的崭新的驳壳枪枪口下。如同任何语言一样,驳壳枪本身并没有阶级性,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就为什么人服务,可它偏偏掌握在刘厚总手中……

  项英死了,他死在梦乡之中。也许,罪恶的枪声永远阻断了他南进的梦想;也许,无情的子弹摧毁了他的忏悔梦境……

  项英死了,他死在毫无准备之中。他脑海中最后一幅景象,们吃了很大的亏,总有一天要把这个帐算回来……”

  蜜蜂洞在哭泣,它目睹了黑暗中的一切。

  蜜蜂洞在告诉后人:惨案发生的时间是1941年3月14日凌晨3时许。

  蜜蜂洞在告诉后人:刘厚总收走了项、周、黄身上的枪支和金条、银元,在浑沌的夜幕中遁去……

  蜜蜂洞也许还会告诉后人:

  项英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之一,他的一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过很大贡献。他在皖南新四军工作的三年绝非毫无成绩可言。项英虽然在皖南事变中犹豫动摇,处置失当,对皖南新四军遭受严重损失负有重责,但在血的教训面前,他对自己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并勇于承担责任。他仍不失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凌晨4时许,教导队工兵连连长刘奎和军部警卫员郑德胜、李德和路遇刘厚总。

  刘厚总惊慌地向敌军驻地跑去。

  大家见状,联想起刚才听见的枪声,估计军首长出事了,于是叫醒谢忠良等同志,一齐奔向蜜蜂洞。

  他们看到:项副军长、周副参谋长已牺牲在血泊中。警卫员黄诚身中三枪,一枪穿透右膀,一枪擦伤左臂,一枪击中后脖,子弹仍留在肉里。他已爬出洞口,身后留下一条血迹,抚摸他的胸部,发现心脏还在跳动。

  在大家的惊呼中,黄诚慢慢地睁开双眼。他看到血泊中的军首长,痛不欲生,恳求大家再补给他一枪。

  大家流着悲痛的泪水,用两条毛毯将项、周的遗体裹好,掩埋在蜜蜂洞西边的一块石崖下。为了便于辨认,项英的遗体埋在石崖的右半部,头西脚东,与石崖呈垂直状态。周子昆的遗体埋在石崖的左半部,头北脚南,与石崖呈平行状态。

  据幸存者和当事人回忆,当时大雪纷飞。

  阴沉沉的天空雪花飞舞,掩盖了烈士的血迹,赤坑山上的一草一木乃至整个大地都披上银装,天地间一派肃穆。这天,正好是清明节。

  黄诚由刘奎护送到当地群众徐老三家养伤、隐蔽。其他同志立即转移。黄诚伤愈后一直留在皖南,随同刘奎坚持游击战争,直至全国解放。

  12年后,即1953年7月,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刘奎,受南京军区的委派,与项英之子项学成等一起到皖南,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找到了项英、周子昆的遗骨(那条裹尸毛毯仍在,但已破烂),又找到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袁国平遗骨。

  三位烈士遣骨移迁南京,后人在雨花台望江矶建造了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三烈士墓。

  1985年3月,周子昆遗孀,七十二岁高龄的何子友与已是六十有三的黄诚执意谒访蜜蜂洞。俩位老人拄着拐棍,相互搀扶,步履艰难地来到了这里。

  四周静极了,石壁上滴水依然,恰似泪珠点点。

  何子友迈着沉重的步子,缓缓走进洞中,站在周子昆当年睡卧的地方,悲声不已……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