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新四军征战实录 | 上页 下页


  此外,湖南和闽南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军部特务营,一共980多人。

  新四军改编之初,全军共有10300多人,各种枪6200多支(挺)。

  红军游击队的改编,标志着一支新的革命力量的诞生,一个新时期的开始。2月11日凌晨,当参谋处长赖传珠一行来到南昌牛行车站迎接叶挺时,叶挺神采奕奕,好一副北伐名将风度。当叶挺走进焕然一新的军长办公室,看到赖传珠等人已经整理好的各部队下山集结情况和有关统计图册时,喜上眉梢,眼前浮现出千军万马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搏杀的情景……

  然而,新四军的发展是艰难的,叶挺等人面临的已不是军官的“核定”和每月经费,而是一场更为艰巨的斗争。

  §3

  蒋介石很不愿意看到新四军在敌后活动,总是要新四军集中起来,其中一个集结地点就是皖南歙县的岩寺。

  毛泽东有个设想,新四军应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不断发展壮大革命力量。

  这就是矛盾,这就是斗争,一场生死存亡的斗争。1938年2月12日,担任新四军副军长的项英回到南昌,同叶挺一起主持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研究了新四军的集结和补充整训问题。两天以后,叶挺同陈毅、李一氓等人离开南昌,到绩溪第三战区去找顾祝同,要同顾祝同交涉部队的驻地和经费问题。

  当时,国民党的一些主力部队尚在新四军周围,新四军驻地的选择事关重大。就在陈毅离开南昌这天,他同项英一起给中共中央发电报,提出新四军目前行动不宜全部集中岩寺,建议首先以第1支队出动,第2支队暂时留在闽赣,第3支队则在第1支队到达岩寺后再行动。电报还告知,叶挺和陈毅去会晤顾祝同时,将要求新四军不住在岩寺,尽可能向前伸出到浙江、江苏,安徽的昌化、绩溪、孝丰、宣城、宁国等地,以游击战在战略上配合正规军,并受领一定的机动任务。如果顾祝同不予同意,新四军就一面到岩寺,一面随即出发,不在岩寺集结停留。

  毛泽东看到项英、陈毅拍来的这份电报,思绪万千。

  国民党军队被迫放弃淞沪地区以后,日本侵略军更加疯狂,短短两个月,上海失守,南京陷落,杭州等大中城市相继被敌人占领。在南京,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屠杀了30万中国人。1938年春,敌华中派遣军的3个师团沿津浦路北进,企图南北夹击徐州地区的中国第五战区主力。然而,敌人只能控制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无法控制广大乡村,江苏、浙江、安徽的大部分地区已成为敌后。在日军的大举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和大部分政权机构都撤走了。

  毛泽东在思考,这是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有利时机。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共产党的影响也比较大,有的地方还组织了抗日武装。

  2月15日,毛泽东给项英、陈毅发电报。电文指出:

  同意14日电的行动原则,力争集中苏浙皖边发展游击战。但在目前最有利的发展地区,还在江苏
  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
  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根据地,扩大四军基础。如有2个支队,则至少以一个在茅山山脉,另一个则
  位于吴兴、广德、宣城之线以西策应。

  毛泽东不愧为伟大的军事家,几句话就指明了“建立根据地,扩大四军”的方向。

  谁知,毛泽东这份电报发出后仅仅5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发布命令,要新四军各部队限时到岩寺集中。

  岩寺,古名岩镇,在安徽省歙县城西南约10公里的丰乐河畔,是著名游览胜地黄山的天然门户。但是,岩寺并非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各省游击队之间的中心地区;江西的大庾、福建的龙岩等地的新四军,需要长途跋涉2000多里,历时1个月的行程;最近的也需要一周时间才能赶到岩寺。把岩寺作为新四军的集中地点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那时候,许多新四军部队饷额不足,粮秣不济,在向岩寺集中途中,沿途不仅饱受饥馁,还受到了各地军事当局的无理阻碍,有的人由于在十多年中形成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错误思想,对新四军部队恶意造谣破坏。江南的新四军部队战胜种种困难,于4月初先后到达岩寺集中,其中闽西南的新四军部队在4月18日才到达岩寺。

  国民党方面让新四军到岩寺集中是别有企图的。这里,我们不妨揭开蒋介石耍弄的几个把戏。

  一曰:“点验”。

  军队的点验,就是清点枪械数量,核定编制员额。按常理,点验是军队的一项正常工作,但是,蒋介石对新四军的“点验”是另有所图,是要削弱新四军。在国民党军队中,蒋介石常用“点验”的办法削弱非嫡系部队。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又想用“点验”的把戏来削弱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但是,八路军在改编中不同意国民党方面派人进行“点验”。对此,蒋介石很生气。在南京时,蒋介石当面对叶挺说:南方游击队必须派人点验。

  新四军方面考虑到为了改善部队的装备,增加军饷,接受了蒋介石提出的“派人点验”的要求。

  4月20日,国民党首席点验官罗卓英中将带着几十名将、校级“点验委员”来到岩寺,开始对新四军“点验”。罗卓英,字尤青,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白侯乡渔洋坪村。1919年,罗卓英考上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5年第二次东征作战时,罗卓英担任第1师炮兵连连长。攻打惠州时,罗卓英指挥炮兵射击,摧毁了惠州城楼,使固守了两天的惠州城得以迅速攻破,立了战功。叶挺同罗卓英既是广东同乡,又是保定军校的同学和粤军时期的同事,俩人比较了解。早在保定军校时,叶挺就知道罗卓英与陈诚是莫逆之交,直至发展成为陈诚派系的主要骨干和智囊人物。尽管陈诚连打败仗,但依然是蒋介石的心腹,罗卓英背靠大树来“点验”,很想在叶挺面前抖一抖自己的威风。

  罗卓英虽然担任第三战区所辖第15集团军副总司令,但军衔同叶挺一样,都是中将。来到岩寺,罗卓英一眼看见身穿缀有中将军衔的草绿色将官制服的叶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检阅开始了。罗卓英下意识地瞄了一眼身旁的叶挺,觉得叶挺身着那副横扎斜吊的制式武装带和黑色长筒马靴特别精神。那一刻,他想抖一抖威风的感觉飞到九霄云外。叶挺乃北伐名将,军内军外谁人不知?与叶挺同行,罗卓英有几分心虚。

  一想到蒋介石和陈诚的交待,罗卓英又打起精神对叶挺说:“老兄,你这里老、小、瘦、弱的兵员还不少呢!”说完,故意瞟了一眼那些下山不久的游击队员,摇了摇头。

  叶挺微微一笑,说:“你别看战士们瘦弱,他们可是打不垮、拖不烂的英雄呀!”

  罗卓英的心“突”地一跳,想到十多年来“剿”来“剿”去,还使红军游击队发展成这么一支队伍,就像挨了一记闷棍。他想了想,又说:“你们的武器残的残,旧的旧,怎么和日本人交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