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血火海洋 | 上页 下页
六六


  在海湾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已部署了4~7颗照相侦察和红外侦察卫星,不断地监视伊拉克地面军事装备的变化和调动。KH-12卫星的照相分辨率高达0.1米,地面设施难以隐蔽。美国发射的“长曲棍球”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它能探测到地下几米深的物体,可描绘伊拉克的地下防御工事分布。美国还发射了数颗保密的通信侦察卫星和电子情报侦察卫星,以截获和窃听伊拉克的轻便无线电报话机通讯和小分队间的电话交流,收集伊拉克的雷达电子情报。

  在海湾战争开始后,美国和多国部队应用电子干扰飞机对伊拉克的通信实施强烈的压制干扰,用“电子地毡”来“窒息”萨达姆的指挥。在强烈的电子干扰面前,伊拉克司令部与战斗部队之间的无线电通讯完全中断。多国部队在实施大轰炸之前,多种预警机率先起飞。空中预警机对数百架多国部队的飞机进行指挥协调,电子干扰飞机对伊拉克的警戒雷达、引导雷达、制导雷达、炮瞄雷达实施强烈的“电子轰炸”,使伊拉克雷达迷盲、武器失控。通讯干扰飞机给伊拉克的通信网蒙上一层“电子地毡”,造成通信中断。反辐射导弹攻击飞机则直接攻击正在工作的无线电辐射源,给电磁兵器造成直接的破坏,并给操作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这样强大的电子战攻击力量的掩护下,多国部队的隐形飞机、巡航导弹、战斗轰炸机沿着新开辟的“电子通道”直抵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与此同时,F-4C反辐射导弹攻击机把一枚枚反辐射导弹送入雷达波束,这些导弹能沿着雷达发射的电磁信号路径直射雷达天线。多国部队的战斗轰炸机都带有先进的电子战自卫系统,它们可以有效地欺骗和压制雷达与高炮雷达。在这样大规模的、综合的电子战作战兵器的攻击下,伊拉克的防空体系完全瘫痪。

  可以肯定地说,海湾战争的悬殊战绩,是由一方握有绝对优势的制电磁权而造成的。如果伊拉克具有一定的或较强的电子战能力,也不至于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外国专家认为:19世纪是海战,20世纪是空战,21世纪是电磁战。海湾战争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的电子战装备具有完整配套、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机动性强等突出优点,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集结在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的美军航空母舰及各型作战舰艇都装备有先进的电子装备,可以较为有效地对抗反舰导弹的袭击。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水面舰艇若不装备电子战设备,被导弹命中的概率是装有电子战设备的3倍。

  针对美国的高技术装备,伊拉克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对重要的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进行了电子伪装,成功地欺骗了多国部队的侦察系统和轰炸机飞行员。就连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也不得不承认伊拉克的电子欺骗运用得很出色,但还是逊于美国一筹。

  1991年1月29日至30日,伊拉克军队与多国部队进行了一次自“沙漠风暴”开始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交战,是在一个叫海夫吉的阿拉伯小镇附近进行的。伊军开始用坦克进攻海夫吉,共发动了4次营级进攻,其目标是海夫吉以西50公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营地。伊拉克虽然打死了11名美海军陆战队员,并占领了该镇的大部分地区。但是,美海军陆战队的“眼镜蛇”直升机、“鹞”式攻击机及空军的A-10“霹雳”型攻击机对伊拉克的装甲车辆实施了一整天的轰炸,美海军陆战队的大炮也对海夫吉城进行了一整天的炮击,伊军最终还是丢掉了阵地。

  1991年2月24日,随着多国部队海陆空火力的袭击,海湾战争进入最后决战一幕——“沙漠军刀”行动开始了。

  多国部队的进攻从三个方向分路进行。南面,美第1、第2陆战师在第2装甲师一个旅的配合下,突破伊军由雷场、铁丝网、火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接着又冒着伊军炮火突破了第二道防线,另一路在其右翼的沙特特遣部队,也突破了伊军的防御阵地。同时,美国两栖部队在海上实行佯动,海军舰炮轰击伊军沿海基地。同时,秘密机动到科威特西部的美第7军发起全线攻击。美第1机械化步兵师、英第1装甲师突破伊军防线,在伊军雷场中开辟通道。美1、2、3装甲师和第24机械化步兵师实行深远迂回,穿插到侵科的伊军后方。

  西北方向,法军第6装甲师在美82空降师的配合下,攻击伊机场,掩护第7军侧翼。美第101空中突击师在伊纵深建立前进基地,向幼发拉底河谷推进。

  26、27日,美军和多国部队乘胜进击,科威特战区的伊军退路全被切断。地面作战4天,多国部队共摧毁伊军坦克3 000多辆,俘虏伊军士兵10万余人。

  伊拉克在这场战争中惨遭失败。26日巴格达电台宣布,萨达姆已命令在科威特的伊军在一天内撤退到8月1日前的阵地,并宣布科威特不再是伊拉克的第19个省。27日,伊拉克致信联合国表示无条件接受安理会的12个决议。

  搅动了世界半年之久的海湾战争终于结束了。

  这次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夜战、导弹战、电子战,精确制导武器、隐形兵器以及诸军兵种的合成指挥、演练、作战等,都给人许多启示,被称为进入21世纪的一次高技术战争大展示。

  [选载]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