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日出日落三八线 | 上页 下页
四六


  11月25日,进攻了43天的美伪军伤亡惨重,美7师、伪之师被迫撤下整补。上甘岭战役至此全部结束。

  敌人从此再也没能在朝鲜战场上发动过如此规模的战役。

  12月1日,朝鲜前线,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部队召开祝捷大会。经过这场悲壮而残酷的战斗,接受军功章的战争幸存者为数太少了,被授予“特等功8连”称号的、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的8连,只剩下3个人。

  入夜,天色愈阴暗了,竟下起雪来,雪花大似梅花,纷纷扬扬,血污的战场覆盖上一层厚实的白雪,伤痕累累的大地又显得洁白美丽起来。

  炮火停熄了,美国军方无可奈何地承认:“战斗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大炮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美国报纸评论:“上甘岭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

  计划“金化诸山岭的战役”的军事专家说,即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阻击兵岭和爸爸山(指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美国军事顾问门卡宾中校说:如果你在爸爸山上面投一个原子弹,你会发现那里仍有中国军队。在三角山,虽然联军的大炮实际上已将山顶打得不成样子,但是中国军队还能筑成一条铁的防线。”

  1952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上甘岭的战斗,虽然仅仅是一个狭小的阵地上的战斗,但它的激烈程度与我军的勇敢顽强,是世界史上少有的,已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水平。”

  在长达3年之久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共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功臣。仅上甘岭一战45军就为志愿军英雄增添了以特等功8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多个;以黄继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功臣1200多名。

  50年代,“上甘岭”成了6.5亿人口泱泱大国的英勇顽强的代名词,革命英雄主义的同义语,感染、引导过整整两代人。

  40年后,担任国防部长的秦基伟,在他的北京寓所里接受采访时,谈起上甘岭战役时依然那样动情。他说,在上甘岭战役的日子里,有时敌人占了山顶的表面阵地,我们退守坑道;有时我们部队冲出坑道,把表面阵地上的敌人肃清。阵地上的情况往往一天之内多次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的人始终没有离开上甘岭。

  上甘岭战斗从敌人第一次发起进攻到我们最后一次把敌人驱逐下山,总共经历了43天,范佛里特在这两个加起来也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先后投入了美军第7师,美军空降第187团,李承晚的伪2师、伪9师,及埃塞俄比亚营和哥伦比亚营等总共6万多兵员;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投掷炸弹5000余枚;使用105毫米口径以上的大炮300多门,发射炮弹190多万发;出动坦克170辆,有时为了冲击一个小小的山包,敌人往往使用3到5个营的兵力进行集团冲锋,甚至:天达30多次。当战斗结束时,山顶上的岩石已被炸成:尺多厚的粉未和碎渣,山峰被削低了2米,我军的几条坚石凿成的坑道被打短了三四米。

  志愿军士兵以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可战胜的顽强精神迎接了敌人凶狠的进攻。我军伤亡1.1万多人。祖国人民已经熟知的黄继光、孙占元、朱保才、王万成等英雄的名字,不过是在上甘岭战斗中涌现的上万名英雄模范人物中的代表罢了。作为曾经参加这个战斗的指挥员,我为自己有这么多英雄的战友而感到光荣,我为我们祖国有这么多的英雄子弟而感到骄做。

  不管敌人在进攻中用了多么多的兵力,使用了如何残酷的手段,但是,我们英雄的志愿军战士们,却像一个钢铁的巨人,始终屹立在这个英雄的阵地上。

  敌人在这次穷凶恶极的进攻中得到了些什么呢?他们除了付出了2.5万个士兵的伤亡之外,我没看见他们在上甘岭上得到任何一寸土地。

  上甘岭本来只是无人知晓的普普通通的山峰,但我们和我们的敌人都把它作为一种象征,谁也不会忘记它。在我们的心目中,这种象征、这种力量,就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永远鼓舞后人前进的精神财富。

  是的,时至今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86年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却标出了上甘岭。只是那个赫然醒目的黑三角图例旁,没有标高数字。事实上也无法标高。但是,眺望历史的崇山峻岭,人们一眼就看见了它,那就是上甘岭。

  ◎第九章 李承晚节外生枝 “卡秋莎”最后发言

  §(1)毛泽东复电:停战签字必须推迟。

  1953年6月下旬,朝鲜金城前线,精力充沛的杨勇爬山越岭,到前沿阵地进行了现地勘察,了解了地形和敌情。前方炮声隆隆,两侧树木还在燃烧,飘着浓烟。

  他看到,金城以南,是对方战线的突出部,约25公里宽。突出部是以轿岩山为主的一片山地,山高坡陡,易守难攻。而西部、西北部山势较低,尤其是金城西南地形开阔,双方阵地相距近千米,不易接近。突出部的东侧是长达317公里的北汉江,江水深约5米,水流湍急,不能徒涉。对方在这一带担任防御的是李承晚的首都师和第3、6、8师,这几个师都是李承晚的精锐部队,特别是首都师,是他的一张“王牌”。

  这或许是朝鲜战争的压轴戏,这台戏该怎么唱?这是杨勇察看地形时一直在冥思苦想的问题。

  杨勇眯着眼睛,眺望远方,想到很多:

  就在2个月前──1953年4月1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毛泽东在中南海那间宽大简朴的办公室里,挥动着遒劲有力的大笔,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了一项新的任命:调任杨勇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

  杨勇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接到新的任命的。杨勇与杨得志、杨成武是人民解放军著名的三虎将。1930年参加红军,开始了戎马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他曾多次要求参加志愿军。尽管周恩来也曾说过,要把“三杨”拿出去,让“三杨开泰”。但由于种种原因,杨得志、杨成武已先期赴朝,而杨勇一再要求参加志愿军,请缨杀敌。他常常面向军用地图久久地凝视和思考,在地图上画出各种标记,记熟了许多朝鲜地名,好象自己已经置身于朝鲜战地似的。他和大家认真学习和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如今杨勇终于如愿以偿。命令一下达,杨勇迅速交代了工作,带着简单的行装,急不可待地奔赴朝鲜前线。

  作为一名军人,他深知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作为一名将领,他比一般人更清楚朝鲜的形势: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