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日出日落三八线 | 上页 下页
一五


  飘飘荡荡的云雾象厚重的幕布,紧裹着鸭绿江,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志愿军大军已经在江北堤岸上集结,此刻,他们格外依恋自己祖国的土地。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久前还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用自己粗大的手垦荒,汗水流进了黑色的沃土。一位四川籍士兵说:我们四川啥子都有。人称天府之国,真是个顶好的地方。一位云南籍士兵夸耀:我们云南的冬天和这个朝鲜不一样,一年四季都是春天。作什么都便易。一个东北籍士兵说:冷算什么。俄们那里煤炭用不完,山上到处是木头,保险冻不着。来自大行山的士兵怀念自己家乡的柿子。山东籍的士兵夸奖“二十个茧缫一两丝”的山蚕。祖国的一切都使士兵产生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忍不住地心里默念着:

  “再见吧,亲爱的祖国!祝福你的儿子们旗开得胜吧!”

  士兵们看到清清的江水,便摘下搪瓷茶杯,顺手舀了一碗,先尝了一口,江水甘甜而清凉,沁人肺腑,接着便一仰头,贪婪地一口气全灌下去。这是祖国的水呵!

  一些士兵忙忙碌碌地拉起横幅标语。不少部队就地开了动员大会,有位士兵站在江边写了一首诗:

  美帝好比一把火,
  烧了朝鲜烧中国;
  中国邻居快救火,
  救朝鲜就是救中国。

  这首诗形象他说明了抗美援朝和保家卫国的关系。

  不少士兵的决心书都写着“保卫和平,保卫国家,就是保卫家乡”和“打败美帝野心狼”等豪言壮语。一名连队的初级军官麻扶摇听了心情很激动,也在本子上写了“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特别是原准备回家结婚的士兵和几名新婚不久就参军的东北籍士兵,都决心“援朝胜利再回家”。这些普通士兵的情怀,使他脑海里现出了“中华好儿女”几个大字。他把这些内容写成了一份诗歌形式的《决心书》,在出国作战誓师大会上宣读:

  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杭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新华社记者陈伯坚正在集结的部队采访,热情肯定了这首诗,并建议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以表现英雄气概;把“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以增强读音脆度。他将这首诗引用在他的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位战士的谈话》,作曲家周巍峙从报上摘出这首诗,谱上了曲子,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打败美帝野心狼》,当月30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这首歌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彭德怀非常喜欢这首歌。

  东北的夜幕降临得格外早,不到17时,已看不见灯光,看不见闲杂的行人。

  19日17时半开始,部队开始过江,队伍像一股铁流似地涌上鸭绿江大桥。在这和祖国告别的时刻,士兵们都士气高昂、精神百倍。祖国慢慢地在他们背后了。

  桥下,江水缓缓地流着。阴沉沉的天空中,只有阵阵入冬的寒风轻轻袭来,掠过江面。此刻,从司令员到士兵,每个人都心潮起伏。有的士兵在数着这座桥有多少步长,——中国到朝鲜不过1500步的距离。

  从这一夜起,志愿军4个军和3个炮兵师,分3路先后渡江。第40军由安东过江,第39军从安东、长甸河口过江,第42、38军由辑安渡江。第50、60军也随后过江。

  部队都是在黄昏开始渡江,拂晓停止。

  一连几天,部队源源不断地往上拥,如潮水般泻出去,鸭绿江沸腾了。但是,敌人却一无所知。

  这一天,毛泽东发电报给中南局、华东局、西南局、西北局负责人,告知:

  “为了保卫中国,支援朝鲜,志愿军决于本日出动。先在朝鲜北部尚未丧失的一部分地方站稳脚,寻机打些运动战,支持朝鲜人民继续奋斗。在目前几个月内,只做不说,不将此事在报纸上做任何公开宣传,仅使党内高级领导干部知道此事,以便在工作布置上有所准备,此点请各中央局加以注意。”

  毛泽东还批准了彭德怀提出的关于志愿军出国作战前后的宣传报道问题:

  “在战斗打响之前,应绝对保密。打响之后,新华社在报道和广播方面也应注意分寸。要设法转移敌人的视线,使其产生判断上的错觉,以便我军各路部队迅速隐蔽过江投入战斗,取得战斗的主动权和有利战机,力争初战的胜利,以提高士气,稳定人心,扭转被动局面。”

  这天傍晚,大部队出发之前,彭德怀在鸭绿江边与前来送行的高岗等领导人匆匆握手告别。他仍然身着从西安穿来的旧粗呢子黄军装,率先跨过鸭绿江。

  汽车进入朝鲜国土,彭德怀猛然招呼停车,将头伸出车外默默地向大桥北方了望片刻。那边朦胧的村庄,飘荡着缕缕的炊烟,连绵的群山上,点缀着苍郁的松林。他是想再望一眼祖国的大好河山呢,还是望一眼这随时可能遭敌机炸毁的鸭绿江铁桥呢?或是了望随后渡江的志愿军先头部队呢?他没说一句话,即命令司机“开车”!

  汽车在雨雪中抵达朝鲜的边境城市新义州,市区一片黑暗,没有行人。汽车停在一条十字路口。这时得知:今天敌人占了平壤,现在金日成已撤离德川。彭德怀立即把五万分之一的朝鲜地图铺在地上,拿过蜡烛来仔细查看。根据朝鲜人民军的现状和敌人进攻的速度,他估计志愿军过江后,难以抢占平壤到元山的原定的防线,可能要在德川、宁元线以北和敌人打一场遭遇战。

  §(2)毛泽东8天内给朝鲜前线发了29封电报。

  10月20日,北京,中南海丰泽园里的菊香书屋,毛泽东时而审视着军事态势图,时而对总参谋部代拟的作战电稿,看得很细,很慎重,经他修改批准后,发到前方。

  从决定出兵至今,朝鲜战场形势变化得出人意料,他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躁动。

  民族将这样一副重担压在他的肩头,他不会被压垮,但深深感觉这副担子的真正分量。

  10月14日,他和彭德怀还分析判断:

  “美军现尚停留在三八线,它进攻到平壤需要时间,由平壤再向德川进攻又需要时间。如平壤美军不向德川进攻,元山的伪军估计也难于单独进攻,这样就给我军的开进及修筑布防的时间。”

  他们没想到敌人北犯甚快。

  10月19日,志愿军出兵渡过鸭绿江,美军同时占领平壤。20日,美空降187团在平壤以北实行空降。入朝的美军地面部队有3个军6个师12万人。麦克阿瑟坐着飞机飞临朝鲜战场上空视察,并扬言要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结束战争。敌人急速进攻,志愿军先敌到达预定地区组织防御已不可能,迫使毛泽东不断改变战役决心和部署。毛泽东没想到他们前进得这么快,不过对手也没想到中国已经出兵。

  为了打好志愿军出国第一仗,毛泽东事必躬亲,电文频繁。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