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大较量 | 上页 下页
二二


  在会场前的最大彩牌楼的横幅上,缀着“庆祝还都”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两边配着 V 字; 一面国旗在主会场的旗杆上高高飘扬。十点整,还都仪式在轰轰炮声中开始了。

  蒋介石身穿大元帅礼服,宋美龄身穿天蓝色花长衫,大花披肩,长简丝袜高跟鞋,挽着蒋介石登上主席台。他们站在中间位置上,从桌上拿起大束鲜花,向人山人海的台下挥舞着,然后就主座。各界要人陆续就座之后,宣布开会,在掌声和欢呼声中,蒋介石嘶哑着嗓子讲了还都的伟大意义,以及他今后为民主、和平而奋斗的誓言。然后各界代表发言,都是大吹蒋委员长的干秋功绩。

  庆祝返都大会完毕,紧接着蒋介石亲率文武百官举行谒陵大典,在时间上有机的衔接成一天,这才说明还都大会、谒陵大典都同等重要。

  参加谒陵大典的只有国民政府的文武百官,其气势也是恢弘的。

  谒陵气氛像股极强的热浪,卷向南京市东郊巍峨的紫金山麓第二茅山南峰。中山陵是遵照先生生前的愿望,由山东青年建筑师吕直彦设计建筑的。一九二六年一月十五日破土,陵墓座北朝南,可谓傍山而筑,由南往北逐级升高。陵墓大道前为广场。从广场登花岗石阶三百九十二级,有壮观的大石坊一座,由石坊而入,经三百七十米长的过道到达陵门,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字。进门有碑亭,中立八公尺高的丰碑,再往上过八台石阶,就是祭堂和墓室。墓室海拔一百五十八米,从墓道入口至墓室距离七百米。祭堂仿古宫殿式。祭堂中为孙中山石雕坐像,坐像四周有孙中山革命事迹浮雕,祭堂四壁刻有孙中山的遗著《建国大纲》全文。祭堂后面是墓室,墓室为圆球状拱形木锋式结构。墓室直径为十六米,高十米,圆顶为穹窿状。地面中部为大理石扩,正中筑长方形墓穴,是灵榇奉安处,四周围有大理石栏杆,以备瞻仰。室外砌有环形围墙,外铺草地,种植玉兰、梅等花木。墓门外是祭堂,宽二十七米,深二十二米,高二十六米,是单檐歇山式。堂内立有十二根黑色花岗石圆柱,象征十二天干地支,和国民党徽十二个齿相同。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在石上刻着中山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堂中间置有中山先生白色大理石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祭堂外是大平台,宽一百三十五米,深三十米,台两端并筑华表二座,擎柱上刻有古式花纹。平台尽处是宽大石阶。碑亭内在龟趺上立八米高石牌,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灵柩安放在灵堂内五米深地穴中,原先设计由升降机提上放下,以供人瞻仰孙中山遗容。因奉系军阀张宗昌在碧云寺见到孙中山遗体装在水晶棺中,破口大骂:“不是你孙文搞革命,我张宗昌就不致有今日之败!我生前木能和你打过仗,你死了,我今日要毁灭你的尸体,以泄我之愤恨。”他下令火烧孙中山灵柩,后被张学良得知派骑兵赶来制止,临近老乡也来救护。棺虽保住了,但水晶棺玻璃盖四周已经损坏,因空气浸入,遗体变色,无法保存,变为钢筋混凝土封固。墓穴上安放着孙中山大理石卧像,是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友人著名雕刻家高桥雕刻。陵墓入门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碑坊,悬挂着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陵园外观具有我国古代建筑传统格式,色调淳朴,装饰简洁,气势壮观,规模宏伟,别创新格。陵园南面有孙中山铜像,在瞻视着南京城。陵园东邻灵谷寺,西毗明孝陵。中山先生之陵有着不朽和浩然正气,先生之功绩与日月同辉,和宇宙共存。

  中山陵先后施工六载,在蒙耻的年月里,全国人民和南京市民日夜在思念;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人民在奋斗,终于争取了雪耻这一天的到来。

  从南京市区到陵前,路两旁植有苍松翠柏、杉树、梧桐等,简直是一条绿色长廊直接陵前巍峨的云天。

  一大串轿车开进陵前停车场,一排排车停下来,文武百官都按指定地点站好,中间留出个大圆场。蒋介石和宋美龄轿车停到圆场中心,在场值勤的宪兵少将值星官,发出立正的口令。人们都自动地立正,接着又把身子往后退。刷刷只有鞋跟蹭洋发地声,连声咳嗽也没有。

  蒋介石现在身着特级上将军服,胸前佩戴一排勋章,腰上是软布带子,西服军裤笔直的裤线,黑尖头皮鞋闪闪发光,右手拄根标直的龙头手杖。宋美龄换下了鲜艳的大花衫,穿件过膝盖夹料绿色大衣,里边罩着深蓝地雪白的素花袍子,矮帮黑皮鞋,高耸的头发往下篷松着。她左手挎在蒋介石胳膊里,两个人步子走得很齐。

  整个中山陵已修耷一新,陵寝正门交叉插着国旗和国民党党旗。

  蒋介石迈着沉重的步子,手中的手杖杵在石阶上也发出沉重的声音。跟在地平后的市武官员,齐齐整整地走进陵寝正门。当走进正厅时,轰轰轰响起礼炮声,不知是为蒋介石大元帅祝贺,还是为震醒陵寝中的孙中山先生。

  这时蒋介石和宋美龄同时跨步站在停棺的汉白玉棺床跟前,紧跟在他身后的副官接过手杖,他摘下大檐军帽,被副官接过去。他双手贴在大腿上,慢慢地把头低下去,宋美龄往蒋介石身边稍稍靠近些,双手低垂着。

  礼宾司主祭官被委员长默默低下头的行动所感,发出向国父默哀的口令,已经晚委员长大半拍了。

  蒋介石鼻子一酸,浑身抖了一下,两肩耸动着哭起来了。总理迁入中山陵时他大哭一场,南京被日军占领迁都重庆时大哭一场,这次由重庆迁都南京是第三次大哭了。

  宋美龄被感染得发出细微的哭声,她把头深深地往下低,尽量不把脸庞露太多了,可她的哭泣声是有力量的,在她身边的蒋介石听得最清。

  顿时周围一片唏嘘哭声,好像从半山腰冲下一股溪水,要淹没这中山陵。可谁又能不哭呢?在场的高官显贵都在八年半以前逃离开中山陵,这块风水宝地,这座国人敬仰的大陵,却眼巴巴被日军夺去了。不少人曾经绝望过,就是还能回来,又得何年何月呢?是否这座大陵还存在?后来汪精卫叛变了,他在南京建立起伪政权,好像中山陵也成为他继承的祖宗了。每年都搞一次大祭陵,不用说南京老百姓不服从,不相信他的诚意,连他自己也心中有愧。每次到大祭陵时,总是传说,那里有人带枪等着对他行刺,又说放水淹,放火烧,真是闹得他毛骨发疹。何况后几年日军不拨给他费用,中山陵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凋零了。汪精卫后来忘了祭陵,把搞到手头的钱,除了揣进腰包,就是大兴土木修造官邸了。

  蒋介石此刻是有满把辛酸泪水的呀。当年迁都时,他来谒陵只是带夫人、儿子等一些亲信。气氛不是严肃,而是颓丧,大有亡国之感。他匆匆扑到停放中山总理的停陵正厅,他的心是何等的悲哀。这片偌大的陵园,在勘探建园之初,他亲自爬山越岭,寻找水源,认为宝地无河便没有活力。他还几次坐飞机升空鸟瞰这块陵园圣地,一切都满意了才破土动工。他曾亲自厂命令,陵园修成时他要第一个登陵摆祭。他感到作为中山总理晚生后辈要这样尽孝道。

  当年北平公祭这位伟大的孙中山,在天安门举行孙中山送榇大会,灵柩由碧云寺向前门外车站启运,军乐队、护灵团骑兵、护灵步兵皆臂戴黑纱,沿途送殡群众达三十万人。在城外用车运灵,到西直门灵柩放在绣花大棺罩和纵横交错的抬杠之间,近百名身穿绿色号农的杠夫,在梆子声中轮班换抬。殡仪队伍经西直门、新街口、西四、西单向前门缓缓而行。北平护陵官商震,身着黄色上将军服,骑黑色骏马,手持指挥刀。下午三时到前门车站,三时十五分由迎枢护灵人员将灵榇扶入铁路局特制灵车。下午五时灵车启动。鸣礼炮一百零八响。灵车前后各有一列铁甲车护卫,孙中山家属乘车随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