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东北抗联征战实录 | 上页 下页
三六


  §32 率先整编

  在东北抗联的历史上,到底是先有第1军,还是先有第2军?

  由于第2军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在第1军和第5军之间,所以他们与这两个军的联系也更为紧密。除了前面讲到的与第1军会师那尔轰以外,第2军的领导人与第5军的领导人也有两次重要的会见。第一次是1936年1月中旬王德泰、李学中在宁安县镜泊湖游击根据地与周保忠会面。在这次会见中,他们对两军的整顿问题进行了讨论,做出了第2军正式成立军部并扩编为两个师的决定。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参谋长刘汉兴。但是,这个决定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执行,这是因为第2军与第5军领导人在第二次重要会见中又做出了新的决定。

  1936年1月,前去莫斯科汇报工作的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第2军政委魏拯民从苏联回来了。2月5日,魏拯民就在中共宁安县委书记张中华的陪同下到第5军军部会见了周保中。在这次会见中,魏拯民向周保中传达了共产国际第7次代表大会的精神以及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关于撤销中共满洲省委,按游击区建立南满、东满、吉东和松江四个省委、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指示。

  2月9日,魏拯民动身西去。在额穆县境内与王德泰、李学忠等会师。然后一起南下安图游击区,并于3月上旬在安图县一个名叫迷魂阵的地方召开了第2军领导干部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魏拯民、王德泰、李学忠、金日成、周树东、安凤学等人。

  迷魂阵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部队改编和分区作战的问题。

  根据这次会议作出的决定,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成为东北各抗日部队中最先改编为抗日联军的部队。新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按照中共的建军原则,从军部、师部都建立了党委,政委兼任党委书记。第2军党委由9人组成(军长、政委、军政治部主任以及下属的3个师的师长、政委),魏拯民任党委书记。

  抗联第2军成立后,各师仍然继续进行分区作战。在以后的几个月里,第2军的部队不断取得胜利,队伍得到了很大发展,游击区也迅速扩大了。

  就在抗联第2军进行分区作战并且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南满地区的游击活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巩固这些成果,明确今后的任务,杨靖宇决定返回金川县河里根据地,召开中共南满党的第2次代表大会。

  1936年7月,中共南满党的第2次代表大会在第1军设在河里会家沟的密营里举行,杨靖宇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在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肯定了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工作成绩、找出缺点的基础上,通过了《南满党第2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并正式宣布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杨靖宇当选为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第1军军长兼政委。

  魏拯民是在中共南满党的第2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几天,带着一个连来到了河里地区的。魏、杨两人相见后,彼此都感到非常高兴。魏拯民送给杨靖宇一本《共产党宣言》,杨靖宇接到书后说:“老魏,你给我马列主义,我给你杀敌武器!”然后,他回赠了一把小手枪给魏拯民。

  南满党的第2次代表大会刚一开完,杨靖宇和魏拯民便一起主持召开了中共南满、东满及抗联第1军、第2军干部联席会议。此次会议即为抗联历史上有名的“河里会议”。根据魏拯民向大家传达的共产国际第7次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有关指示,“河里会议”做出了三项重要决定:第一,将抗联第1军和第2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并成立总司令部。杨靖宇、王德泰和魏拯民分别任第1路军正副总司令和总政治部主任。第1路军下辖6个师(第1军辖第1、2、3师和第2军辖第4、5、6师);第二,将原来的中共东满、南满党组织合并组成新的中共南满省委(也称东南满省委),魏拯民任省委书记,杨靖宇、王德泰等13人为省委委员;第三,确定了新的军事计划,决定部队要冲出东边道,向辽南、辽西发展。正式决定第1军军部和第1、第3、第4师经“辽西再向热河、外蒙边境”远征,打通与关内红军的联系。第2师留在抚松、蒙江、通化老游击区活动。第2军军部与第6师与第2师相配合,在坚持南满老游击区的同时,开辟长白根据地。第5师仍然留在东满绥宁地区与第5军相配合,开展东满地区的游击斗争,同时保持第1路军、南满省委与第5军、第3军和吉东、北满党组织的联系,以便各军协同作战,使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研究抗联历史的专家们认为:“‘河里会议’是抗联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使东北抗联第1、2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中共南满省委和第1路军总司令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为进一步将东南满抗日游击战争推向新的高潮,做了组织上、思想上的准备。”

  “河里会议”之后,杨靖宇率军部教导团从河里地区出发南进,以便向第1师和第3师传达“河里会议”精神。途中,他们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战斗。杨靖宇与其劲敌邵本良之间的较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终于见了分晓。

  §33 杨邵斗法

  日本人讲究什么事都要有个顺序,因此对于那帮跟着他们屁股后边打抗日队伍的汉奸也按本事大小给排出了个座次。邵本良、王友成、李大善三人并称“东北三大厉害”,其中邵本良又称为“东北第一大厉害”。

  邵本良这个人其实本来就不良,他是一个有20多年匪龄的老胡子头,还做过东北军的团长。“九·一八”以后,他摇身一变又成了伪军的团长。日本人来了以后,发现了他这个“人才”,于是他又成了东边道的少将“剿匪”司令。

  为虎作伥者凶于虎。邵本良在打抗联这方面就比日本人厉害。日本人虽然枪法好,又有武士道精神,但他们那两下子一进山就玩不转了,经常被抗联战士们把他们当驴在山里牵来牵去,然后再打上一顿。邵本良可不吃这份亏,他是钻山林的老手。他手下的那些兵也都多是土匪出身,这些人打仗的时候不但带着枪,而且还要带上一把刀,一进林子就开始砍路标,这样,他们在山里怎么转也迷不了路。冬天下雪时,抗联的人在和日本人打完仗后,钻进林子,然后把地上的雪印一扫,日本人就不知他们的去向了,但这办法对久钻山林的邵本良却不管用,你就是把雪扫得再干净,他也能找到你的踪迹。也正因如此,邵本良才敢在日本人面前夸口说:

  有我邵本良,就没有杨靖宇!

  邵、杨之间的较量开始于1933年11月15日。当时,杨靖宇率部初到松花江以南地区活动,其后卫部队就与邵本良的部队遭遇了。那一仗,虽然杨靖宇的部队取得了毙伤敌人11名的战果,但却付出了3伤4亡的代价,在死的4个人里就有杨靖宇的老战友、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金伯阳。

  邵本良在这第一次较量中是实实在在地得上了一分,但杨靖宇也不是好惹的。就在那次遭遇的一个多月以后(12月20日),杨靖宇和李红光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功地用调虎离山计把邵本良的主力调出了他的老窝——柳河三源浦,然后乘虚而入逮捕了汉奸走狗并没收了他们的财产,摧毁了伪满铁路工程局和伪警察署,烧了他的几十间营房,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和武器弹药,解决了部队的给养和群众的食盐问题。

  这一仗震动了南满。因为三源浦不但是邵本良的重要兵站,而且是梅辑线上的重要据点,地势险要,戒备森严,许多人都说打下三源浦比虎口拔牙还难,但杨靖宇却把它一举打了下来,这一下给一直在吹牛的邵本良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了。但是邵本良也并未因此而放弃同杨靖宇的较量,他发誓说:“我一定要让杨靖宇知道我的厉害!”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