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八路军120师征战实录 | 上页 下页
五一


  陕甘宁边区的部队有120师的,有留守兵团的,还有边区保安司令部的,指挥、组织不统一,不适应保卫边区的需要,因此,贺龙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根据中共中央统一军事指挥的要求,对边区部队进行整编。他同副司令员徐向前、留守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商量以后,决定把留守兵团所属的各独立团及保安司令部所属的4个团统一编成两个警备旅,同358旅、359旅一道置于联防军的统一指挥之下。中央军委批准了这个方案,并于1942年10月间将留守兵团领导机关并入联防军机关,任命肖劲光为联防军副司令员。贺龙又根据保卫边区的需要,重新划分和调整了部队的防区,成立了军分区。他还建议,由地委书记兼任军分区政治委员,以实现各地区的一元化领导。经过整编,边区部队出现了一个新面貌。

  这时,国民党军在陕甘宁边区周围驻有50万大军,对边区实行封锁。国民党顽固派又在酝酿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4个多旅的部队不仅要保卫河防,对付日寇,而且要对付众多的国民党军,兵力实在不足。在非主要方向的边境上,1个团要担负400公里正面的守备,显然很难应付国民党顽固派可能发动的进攻。贺龙有一个增加边区军事力量的想法,可是,现在是根据地最困难的年月,都在精兵简政,边区要扩兵显然是不行的,于是,他想到了晋西北。他考虑,晋西北新军决死二纵队、四纵队、暂一师、工卫旅经过整编和多次反“扫荡”的锻炼,战斗力提高很快,已经可以胜任保卫晋西北的任务了。120师独一旅的1个团已于1941年调整来陕北,旅部及另1个团仍在晋西北,可将其调整来。他把这个想法报告了毛泽东,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1942年11月26日,120师独一旅旅部及一个团调到陕北,全旅配置于绥德地区。359旅全部调往延安东南作为机动部队,以便随时应付国民党顽固派可能发动的突然进攻。

  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鼓吹封建法西斯理论,反对共产主义。5月,国民党军把对付日军的一批部队从河防撤往边区周围,增加包围陕甘宁边区的兵力,并且向关中地区逼近,企图闪击延安。国民党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亲赴耀县召开作战会议,又跑到洛川以北活动,扬言要让八路军交出边区。形势一下子紧张起来。6月,中共中央军委将358旅调整到陕甘宁边区。贺龙随即命令358旅进驻今富县以西黑水持、直罗镇一带葫芦河谷地区,同由康健民率领的骑兵旅一道,增强关中地区的纵深防御和准备实施机动。

  在国民党重兵包围下,延安进行了紧急动员。

  在动员会上,贺龙感慨地说道:“往年,我们在前方纪念‘七·七’,周围都是敌人。今天,在我们家里纪念‘七·七’也同样不安宁,昨天,关中已经听到了炮声。这炮声是从新自河防阵地撤到边区附近的部队发出的。他们不打日本人,开来打自己人,要消灭边区老百姓,消灭共产党,消灭边区政府。”他极为气愤地反问:“国民党政府不发一饷一弹,我们打了6年仗。日寇侵华军队,我们打了一半,这样的军队不好吗?我们不敢言功,但我们何罪可伐?为什么要来打我们?对33个叛将(1938年1月,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投降日本后,国民党政府军中的一些将领陆续投敌叛国,其人数高达33人。)不讨伐,而对我们则当做敌人看待,这还有公理吗?”

  蒋介石派驻延安的一位姓徐的联络参谋也参加了会议。他坐在台上说:“蒋委员长‘七·七’广播中并没有说要打内战。”

  贺龙听到后,带着讽刺的口吻说:“刚才联络参谋徐先生说,蒋委员长‘七·七’广播没有提到内战,我说,这个消息很好,我们很拥护。但是河防大军六七个师和坦克、重炮纷纷西调,包围边区,部队都换上了新炮,连马鞍也换了新的,对着我们如临大敌,而把日寇放到一边,这究竟是什么道理?还要请解释解释。”

  联络参谋无言以对。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

  贺龙对着台下大声说:“现在边境上对方的枪已经响了,我们还没有还枪,因为我们一向是主张团结抗战的。人家如果不打我们,我们也不会去打人家,但是,如果一定要来打我们,我们就一定要自卫。我们的忍让是有限度的。我们边区的男女老幼都要准备好,随时还击对边区的进攻!”

  由于中共中央及时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企图进攻陕甘宁边区的阴谋,边区军民作了充分准备,因而,在第三次反共高潮中,胡宗南始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国民党顽固派没有贸然发动进攻,却组织了一些土匪、特务潜入边区,进行破坏。清涧、绥德、米脂、西川一带接连出现阎锡山的小股土匪,到处窜扰,抢劫公营商店及单行军人的武器,刺杀地方工作人员,破坏地方政权。土匪活动最猖狂时,平均每天要发生1次抢案,清(涧)绥(德)大道上黄昏时分没有武装护送就不敢走路,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治安和交通。贺龙决心剿灭这些政治土匪,保护边区政权和人民。1943年,他乘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在延安召开的机会,召开了军政干部联席会,专门讨论剿匪工作。贺龙在会上指出:这些土匪已经作案30余起,干部和群众死伤23人,损失财产200万元,如果任其发展,边区将得不到安宁。

  贺龙严厉批评了某些干部由于存在和平麻痹思想,对土匪采以放纵和宽大过头的态度。他提出,由各分区司令部和地方党政机关联合组成清剿委员会,统一领导剿匪工作,坚决消灭国民党派来的这些祸害。会后,贺龙连续两次签发剿匪命令,确定了“剿抚兼施,军民协力”的方针,拟定了清剿战术,制定了对土匪的处理办法和有关政策。贺龙强调:“要坚决肃清匪患”,但须“正确执行政策”,“注意分化和争取”,“慎重对待首恶分子与胁从分子的区别,避免乱杀”。经过3个月的努力,8股土匪被全部肃清,进一步巩固了边区政权,安定了人民生活。

  第三次反共高潮一结束,120师及陕甘宁部队掀起了训练热潮。贺龙对联防军参谋长张经武说:“现在要解决一下部队训练问题,要开一个会,把同志们的不同想法摆出来认真讨论一番,争取今年把陕甘宁和晋绥两个区的部队训练统一起来。”

  1943年6月,联防军召开了陕甘宁边区和120师晋绥军区团以上参谋长会议,讨论部队军事训练问题。贺龙亲自领导了这次会议。他在会上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主要是:

  一,训练要为战争服务。他说:“过去和部队的教育与战争脱节的现象,应当纠正。”在训练中,“各级司令部对自己周围的敌人与顽军应有一定的想定(军语。按敌我双方基本特点结合实际地形拟订的一种情况设想),作为训练的依据。西北地区要有两个想定:一个是对付日本军队的,一个是对付顽军的。今天,战斗经验中有许多战术、技术问题,要依据这个原则进行整理。”“要加强学校与部队的联系,部队供给学校材料,学校帮助部队整理;学校向部队提出训练及战术意见,使学校教育符合部队的需要。”

  二,部队训练的要求或者说目标,在于“能对付两倍或三倍的兵力(的敌人)”,“1个打3个”。贺龙指出:这是根据边区部队面临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是形势的需要,只有把兵练成这个样子,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三,生产与训练这两大任务要统筹安排。当时边区部队正在普遍开展大生产运动,因此,有些部队在安排生产与训练上统筹兼顾不够,安排不尽合理。贺龙指出:“生产任务大体上已经解决,而学习任务还未解决。学习问题主要是抓紧,要挤时间。”他说:训练抓得不紧,“问题是首长和司令部抓得不紧。”他提出了一个负责制办法:“各级司令部把兵训练不好,我就找你们参谋长。你们应当多用脑筋想办法。”

  贺龙还对会议的开法进行了改革。他打破以往坐在一起讨论来议论去的老一套办法,请参谋长们穿上草鞋,去当几天兵,到操场上做做动作,学些切实的具体的教育方法,以便回去统一部队的训练思想和章程。贺龙自己也穿着草鞋来往于操场烈日之下。这套办法,给会议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会开活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