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八路军129师征战实录 | 上页 下页
七一


  §冈村宁次的新招术

  冈村宁次从多田骏手中接过来的不仅有百团大战带给日军的耻辱与创痛,还有多田骏创造的“治安强化运动”。

  在多田骏的计划中,1941年一年要发动三次“治安强化运动”。3月30日至4月3日,多田骏利用5天的时间,发动了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这次的目标是在占领区内整顿和加强伪组织、伪政权,扩充伪军,建立与扩大乡村自卫团,清查户口,实行保甲制,以破坏中共的地下组织,搜捕中共工作人员,并加强对占领区内人民的经济掠夺。

  正当多田骏准备实施第二次更大规模的“治安强化运动”时,他接到了调任军事参议员的命令。

  “壮志未酬”的多田骏的继任者冈村宁次不再将“治安强化运动”仅仅局限于强化占领区的“治安”,而且还要增修公路,挖封锁沟,对非治安区进行分割封锁,以各种汉奸武装对根据地进行小规模的军事进攻。

  7月7日至9月8日的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对根据地的危害大。为此,129师与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派出59个武装宣传队,携带50万份宣传品,进入敌占区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冈村宁次花样叠出,又于同年11月1日至12月25日,实施了以“经济战”为主的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日军一面在其占领区内实行配给制,推行计口售粮,计口售物,强征房、地捐等各种苛捐杂税,另外还加紧对钢、铁、粮、棉等战略物资和其他物资的掠夺、控制,利用封锁沟对根据地实行彻底的经济封锁,断绝根据地的物资来源,切断山区和平原根据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加紧对根据地内物资的掠夺和破坏,妄图从经济上室息根据地,摧毁抗日军民的抗战意志。

  从多田骏单纯的在占领区内的治安,到冈村宁次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多位一体的“治安强化运动”,使富有经验的八路军将领意识到冈村宁次是一个比多田骏更加老辣的对手。

  彭德怀曾经分析多田骏的“囚笼”政策说,这是曾帮助蒋介石“围剿”

  红军的德国人塞克德的堡垒主义加清朝的曾国藩对付太平军的战略。彭德怀在湘军中生活了12年,对湘军从曾国藩那里继承下来的“结硬寨,打呆战”军事行动规则是很了解的。曾国藩不仅把深沟高垒用于防守,还用于长期围困太平军的坚城。这一切也被多田骏用来以守为攻,只不过多田骏采用的是现代手段,把筑路挖沟、筑垒修堡结为一体,用来围困八路军。百团大战后,冈材宁次吸取了前任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强化“囚笼”政策和军事进攻,一方面吸取国民党对苏区五次“围剿”和他自己在朝鲜、中国东北三省多年“剿共”的经验,推出了比其前任更加阴险、毒辣的招法。

  1945年2月,彭德怀在延安学习期间,在一次华北地方、军队负责人的聚会上,谈到华北敌后斗争时,说道:“冈村宁次的这一套极其残酷复杂的形式、方法,我们都是一直不熟悉的,这套办法给我们造成的痛苦是很大的,也因此被动。华北根据地缩小(五台只有阜平,太行只剩涉县、黎城、平顺,冀鲁豫只剩范县、观城,共剩六个县城),根据地人口,1941年10月统计,只剩1300万,为最低时期。根据地遭到了严重的损失、破坏,人民生活突然降低,敌特、K(国民党)特大肆活动。人民中的积极分子更加仇恨敌人,而落后的更加悲观,甚至有被骗向敌占区偷跑的,干部也有逃跑的。但也有另一方面,就是铁路两侧附近人民在敌人统治下,真有活不下去的愤慨。”

  鼓德怀还提到:“冈村宁次这个家伙,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他有许多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山田(山田一郎为在华日人反战团体‘日本士兵觉醒联盟,成员)医生告诉我,他是日本三杰之一,要注意他,这使我得了些益处。冈村有很多本事,能实事求是,细致周密。每次进攻,他都要调查半年之久,做准备工作。没有内线发动配合‘维持’,他不进行‘蚕食’。他不出风头,不多讲话,不粗暴,你从他的讲话里看不出他的动向来。他经常广泛的收集我们的东西,研究我们的东西。他是朝鲜、东北的参谋长,老练得很,是历来华北驻屯军6个司令官里最厉害的一个。”

  这段讲话,不是出自战后专家对冈村宁次的研究材料,而是出自战时的八路军的总指挥彭德怀之口,其中除“东北的参谋长”应为东北的副参谋长外,其余资料之准确,分析之深刻,确实非同一般。如果冈村宁次知道他的对手对他有如此的认识,大概就不会对他在华北的失败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了。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八路军上上下下开始了对对手的研究。

  ※32.咬紧牙关

  §战略转变

  1941年,日军在一份《对共产军的观察》的情报中说:“共军——埋头于恢复战斗力及重建根据地的工作——彭德怀说:‘以游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作为本年度的中心课题。’”

  确实如此,百团大战过后的1941年,八路军正是埋头于恢复战斗力及重建根据地。

  为了渡过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局面,刘、邓根据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在晋冀豫根据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三三制”的政权建设,整训主力兵团,加强军区建设,发展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坚决进行反“蚕食”、反“扫荡”的斗争。

  每一项措施都是根据地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一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机能的发挥。这些环节正像人体上的各个系统一样,相互影响相互联结,绝对缺一不可。

  129师的主力兵团整训,从1940年12月下旬开始,至1941年6月底结束,分两期进行,每期两个月。百团大战后,部队减员很多,新补充战士的战术动作、射击技术都不符合标准,整训势在必行。但在主力整训过程中,对日军蚕食、“扫荡”的打击就相对的弱了一些。

  百团大战后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加强了地方武装建设。1940年有一段时间,由于盲目扩编,地方武装、游击武装正规化过猛,致使地方武装力量削弱很多。在残酷的“扫荡”与反“扫荡”过程中,主力兵团一旦转移,马上就暴露出地方部队、游击队不能独立支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的情形,使已经取得的成果迅速丧失。

  为此,1941年2月22日,彭德怀向华北各大小战略区发出关于军区工作的指示,要求把八路军的基于兵团与军区组织系统分开,建立起军区独立的组织机构与系统,在军区领导下加倍发展地方武装和组织各种群众性的抗日武装队伍,使之即使在主力部队转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武装斗争,保卫根据地。1941年3月28日,彭德怀在北方局干校发表关于《抗日根据地武装斗争》的重要演说,将他的上述想法进一步理论化,正式提出了建立正视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体制。

  彭德怀的“三结合”的思想,得到了毛泽东、朱德的赞同。同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武装体制,并在各个根据地普遍实行这一体制,以后,这一体制也成了解放战争时期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体制的基本形式。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