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钟肇政 > 沧溟行 | 上页 下页
一〇


  这真是喜出望外,以后他一有空就翻翻看看。才翻看了两三本,他便发现到这都是了不起的好书,值得他下一番工夫的。当然,他能看懂的实在有限,不会念的生字那么多,最好能有机会请仁智叔公教教才好。除了“孝经”之外,例如“小学”、“近思录”,还有老子、庄子、列子等等,无一不使他见猎心喜。可是总不能把头家的书带回去吧。他想起叔公曾告诉过他古人抄书的故事,于是他就自自然然地发现到效法古人的故技是最好的途径了。

  书店里也卖簿子和纸张类,那些簿子都是洋纸,他用不惯,所以就用一种类似宣纸的称做“日本纸”的纸张自己装订了一本簿子,用毛笔抄写。这工作,他都利用关了店门以后躲在自己的二席小房间里做的。有一次,他抄写的本子被松崎头家看到了。头家大为惊奇,因为他那手毛笔小楷,又工整又端正,真是一手好字。头家也是雅爱笔墨的,案头上就经常放着砚台盒,虽然用的时候不多,不过有时兴头来了,也会涂涂写写一番。这样的人,当然一眼就看出维梁写的是经过严格训练,中规中矩的字体。他非常高兴,激赏之余,对维梁更是爱护有加,经常鼓励。头家要他攻专检,寻求“实学”,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根据头家的说法,攻读汉书,自然也是一个极佳的途径,但是将来的出路与作为,毕竟是有限的,倒不如循通常的方式。最好是接受中、上学校的教育,不过这条路既然不行,那就靠独学,照样可以上进。专检与普文考试也就是专为独学青年而设的。

  头家还告诉他,除了这一般科目之外,为了增加日语能力,其他课外的书籍以及文学类的东西,也应当时加涉猎,杂志报纸等也不可忽略,这是增加新知识,成为一个现代青年不可或缺的修养。

  维梁是因为未能升学,受到沉重打击的人,原本是有些自暴自弃,灰心绝望,觉得家里没法待下去才跑出来的。说起来他的离家,多少含着一些盲目冲动的成分在内。经过头家几次开导之后,一个崭新的广大世界,在他眼前历历然地展现了。从此开始了他的苦读生涯。他比以前更勤奋地做份内的工作,为的就是尽快地做完这些杂务,以便剩出时间来看书,夜里更把睡眠时间规定为六个小时,躲在小房间内苦苦攻读。

  白天,因为时间是零碎的,客人一上门就得搁下书本,所以他用这零碎时间来看报纸、杂志。这一类东西店里头有得是,随时可以伸手拿到,他做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这样的痛下工夫,效果也来得很快。第二年他报了专检,十几个科目当中他及格了七科,国、汉、史、地和几种博物科目都轻易地过了关,剩下的是英、数、理方面的六科。他下定决心,最好再一年就要全部及格,取得专检资格,最迟也不超过两年。果不其然,第二年又及格了最难的英数等几科,只可惜物理与化学两门,只差了几分而未能通过。不过这已经是非常辉煌,非常了不起的战绩了。松崎头家也为他感到兴奋,嘉勉有加,并表示剩下的两科,明年该可以“铠袖一触”【注:意即不费吹灰之力。】,轻松过关。

  除了这些功课以外,维梁也涉猎了不少课外书籍,例如“中央公论”月刊就是他每期必看的杂志,另外刚创刊的“文艺春秋”,也成了他吸收新知新思想的对象。阅读范围一广,新知便源源不断地灌入他的脑中,而知识越开,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来得愈益热切,敏锐的触角向各方面伸出,自然而然地就接触到大正九年创刊于东京的“台湾青年”杂志。于是另一个更崭新的天地展现在他眼前。

  在这新的视野里,从台湾前往东京留学的青年们的轰轰烈烈的活动,有如舞台上的演员般,那么清楚地,而且有声有色地活动着。例如“声应会”(大正八年)、“启发会”(大正八年),还有“新民会”(大正九年)、“台湾文化协会”(大正十年)等,这“台湾青年”杂志也就是“新民会”的机关杂志。于是“六三法撤废运动”、“台湾议会设置运动”等活动,也一一在他的眼前出现。

  这还只是这个崭新天地的一个小角落而已。透过这小角落,他还窥见了更伟大的广阔天地──那是海那边的一片广大土地,那儿有东方第一大国,那儿有四亿的人口,还有东方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维梁清楚地认识了她──祖国,也认识了自己──汉民族。

  还不只这些哩。他又晓得了另一边的海那边的天地,那里的一个时代的巨人威尔逊,不久之前曾向所有的人类呼吁的民族自决、新民主主义,还有自由平等,正席卷着整个世界。原来,这些也正是他们这个海岛上三百六十万岛民所缺乏的。

  二十岁的青年陆维梁就这样,成了一个有思想、有眼光、有毅力,也有崇高理想的现代青年。

  §三

  去年(大正十一年)陆维梁正是这样一个二十岁的现代青年。

  那些从事设置台湾议会请愿运动的人士,以及在“台湾青年”杂志上发表言论的人们,成了陆维梁心目中的英雄。尤其是甫于大正十年十月间在台北大稻埕静修高等女学校成立的“台湾文化协会”的人们,因为地点那么近,虽然未能躬逢盛会,一睹那些斗士们的真面目,听听他们的言论,但他是格外感到亲切的。如果不是受人之雇,行动有所约束,他也一定赶去会场,就是做一个旁观者,也可教他感到与有荣焉的满意感。

  从事六三法撤废运动、台湾议会设置运动等活动的人们之中,主要的多半是那几位,可以说他们也正是台湾的民族运动的要角。他们那么轻易地就进入维梁的心中,取代了大哥维栋的地位。他们之中有三数字还是与大哥一起念过书的前后期甚至同班同学,正是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相较之下,大哥只能长年蛰居乡村,一直当一个“教谕”,这其间的距离,真不啻霄壤之别哩。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