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司马中原 > 流星雨 | 上页 下页
六一


  “你见到过王铜大哥,或是得着他的消息么?”

  陈山点点头说:

  “我知道,他去年在水沙连那边,后来到南部去,说动林恭举旗,攻打府城时,他在林恭的幕里。林恭举事没成,被官兵捉住杀了,但没见王铜被杀的消息,假如他脱走了,我想,他会遁到北部来的。”

  “关于北部的械斗,打成这种样子,真是太惨了!”大燧说:“你跟王铜大哥两个人,还得尽力劝解才好。”

  “那当然,”陈山说:“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从中设法调解的。至于能不能调解成功,谁都没有把握,何况如今王铜仍然下落不明呢!”

  大燧留陈山在外庄多住几天,又要找阿荣伯他们陪客,但陈山谢却了,他说:

  “只要我有时间,我仍会来看你们夫妻的,如今,我急着要到艋舺去,探听王铜的下落,不能在这里久留了!……我没有你这样的好命,能找个安静的地方立下身来,好好的安顿自己,这又能怨谁呢?!”

  在漫天的风雨里,陈山跋涉泥泞,独自走了!大燧夫妻俩送他到村口,望着如雾的细雨逐渐遮断了他的背影,大燧的两眼不禁潮湿起来,他想到一条船横洋渡海的人,想到他和二燧当初所怀的热望与梦幻,但下船后的经历,也像眼前的天气一样,多风多雨,二燧如今下落不明,王铜大哥也不知生死,哪一天才能重逢呢?!……一代一代的人,也许都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太多的等待,和太多的酸辛,若是能等到老年,眼见风平浪静,那还算是有福气的,自己这一生,看样子,恐怕连那种福气都没有了,说是自己的命运坎坷么?自己总还找到落脚的地方,能和美莺共守;像陈山和王铜,一心的热血,但却变成了东逃西躲、无家可归的流民,他们的命运,不是比自己更凄惨么?而像械斗纷争之类流血混乱,说来都是满清朝廷的昏聩无能所造成的,他总算彻悟出会党誓死抗清的缘由来了!

  §第六章

  艋舺地区的械斗,从咸丰四年火毁祖师庙起,一直起起落落的延续下去,从大规模的鸣锣聚众的对阵,到这一户和那一户对杀,这一村和那一堡约斗,几乎是无日无之。在文山堡以东的深坑和石碇,漳泉分类约斗,双方出动几百人,隔着乱石滚滚的山溪,鸣锣擂鼓的攻杀,结果两败俱伤,遗下一百多具尸骸,两族的老弱,出来把这些尸骸收拾了,合葬在一棵老榕树下的大坑里。夜晚,两族中都有人做梦,梦见灵魂啼哭,说是惨遭横祸的凶死鬼,阴司不收阳世不管,他们飘荡无归,日夜忍受风雨,请两族能够集资,给他们盖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这两族的人,不忍心使孤魂无依,就在他们埋骨的地方,盖了一座小庙,叫做有应公祠,且立碑为记。由于这一类约斗很多,因而,很多偏僻的地方,也产生了这一类的传闻这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长时期流血械斗,反复搏杀的结果,使得活着的人,由愤怒、仇恨,转为悲恻和不忍,双方虽然没能得和解,但在艋舺外围村落里的居民,对于这种永无了结的械斗,已经深为厌倦了。

  到了咸丰九年,经过一段养息之后,双方地域性的、宗教性的歧见,触发了旧创,产生了新的裂痕,一度濒于息止的争端,复又旺炽起来。

  漳泉两籍的首领人物,还是原先的那批人,早先多场械斗一直没有分出胜败来,谁也不服输,总想找个机会,打出一个决定性的结果来,尤其是漳方的巨人朱五和泉方的西盛之虎,在屡次的冲突中,都没有正面相对,巨人朱五,在八芝兰公开辱骂西盛之虎是没胆的老鼠,西盛之虎也在艋舺当众大拍胸脯,说是一定要把巨人朱五除掉。这虽不是争端重起的主因,但却是导火线之一。

  自从蛮牛柱仔死后,艋舺一带变成泉方的势力范围,漳方只能在大稻埕以东以北地区活动,一部份漳籍的商民,留在艋舺码头区做生意,也处处受制于泉方。这样一来,大刀朱五和双刀郭阿娇这两股人,事实上是被对方赶离了老巢,拔除了根须,流落在八芝兰,无法回去了。

  郭阿娇是个极有心计的女人,她死了丈夫,做了寡妇,对于捉她丈夫的西盛之虎,烧死她丈夫的陈隆,怀恨已极,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报复,但她明白,能替她报仇的人,只有大刀朱五一个人,光靠她自己,带着蛮牛柱仔的一帮手下,根本不是西盛之虎的对手。

  想使巨人朱五言听计从,她早想好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设法勾引朱五,把自己嫁给他。人说:女追男,隔层纸,男追女,隔重山。年轻的寡妇郭阿娇,人原就长得很出色,又懂得卖弄风情,只要略略表露,大刀朱五就掉进陷人坑里去了。

  大刀朱五请郑勇出面说合,跟郭阿娇拜了堂,成了婚,他被阿娇笼络得牢牢的,在新婚的那段日子,连刀也懒得练,徒弟也懒得去管。

  而这时候,泉方的黄阿兰得势,在地位上压倒了他们的勇将陈隆。

  黄阿兰是艋舺殷实的商户,他在做法上和陈隆迥然不同,陈隆是刚强猛勇的直性汉子,具有北方人的气味,而黄阿兰参与械斗,是为商业上的利益着想,一旦控制了艋舺,他当然要维护泉籍商户的利益。

  大刀朱五娶了郭阿娇,使原先盘据艋舺的莲花帮和码头帮合而为一,郭阿娇得了朱五的帮助,到大安庄、锡口庄一带去游说漳籍各垦首,打算夺回新庄码头和艋舺码头,因为那里是土产和稻米输出的咽喉之地。

  郭阿娇说的很能打动人,她说:

  “没有人愿意被对方扼住颈子的,对方常年扼住我们,使人连气都透不过来了!诸位当真愿意这样忍下去吗?一旦厦郊关闭了,我们都会受穷挨饿了!”

  那些垦首们,一向在生意上不和对方打交道,他们清楚,厦郊郊行要是不能维持,漳籍人的商业就无法拓展了,当时就有林姓的巨绅出面支持郭阿娇,主张灭除黄阿兰,收回艋舺码头。

  漳籍人士的图谋,黄阿兰打听得很清楚,他立即聚合泉籍的殷商多户,筹集了大量的番银,以作招兵买马抗御漳州人之用,他仍然把率领乡勇的事情,托给陈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