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司马中原 > 复仇 | 上页 下页
五二


  §6.八根系子

  在北方,平野上的内陆集镇,挑担夫是一门习见的行业。因为当地的土产和农产,要运往南方通都大邑去销售,道路蜿蜒曲折,有时经官道。有时走便道,有时涉水过沟泓,有时行船过渡,用牲口驮载,照应起来很麻烦,用手车推货,更不方便,遇着连日阴雨,湿地泥泞,车子就行不得了。因此,唯一灵便的方法,便是用箩筐挑货,前后两只箩筐,共有八根绳索拴在扁担上,挑担夫这一行,就被通称为“八根系子”了。

  论起八根系子这一行,南新安镇那一帮子人是最有名的。在一般平素不出远门的乡下佬的眼里,这些挑担夫,走过码头,见过世面,每个人都能说善道,练就一张锐利的嘴皮子,打诨嘲谑,谁也斗不赢他们。他们形成一个极有势力的帮口,说起话来或是打起架来,都有一种汹滔滔的声势。南新安的八根系子这行所以出名,不单因为他们的人数多,而是他们的首领路二端,是各方公认的厉害人物。

  路二端在十三岁时,就进入八根系子这一行,跟人跑码历练。他生就一张雷公脸,一撮上翘的小山羊胡子;他念过几天私塾,粗识几个大字,但他头脑极敏活,具有超越常人的急智;生性诙谐捉狭,最会转弯抹角的骂人,谁要惹了他,他便会寻对方的开心,作对方的恶剧,弄得对方哭笑不得,进退两难。几十年下来,路二端在这一行里,出了尖儿,露了万儿,被这帮挑担夫推为首领了,其中有许多年轻的挑担夫,都是路二端的徒弟。

  新安镇的人,对于路二端的急智和捉狭,都有些惮忌,对他敬而远之,免得挨他的骂。传说有一回,路二端带着一群挑担夫,担了金针菜、山药之类的土产到南边去贩卖,走没多远,遇上连绵的春雨,他们抄小径,想斜奔一个村庄去避避雨,歇歇脚。小径边的一块地,有个戴斗笠披雨衣的庄稼人叱牛春耕,那庄稼人认为小径太宽了,就放一放犁尖,把路面耕掉一半,准备多种一行庄稼。恰巧路二端走过那里,一滑滑了一跤,跌得满身烂泥。他抬头一看,原来是那庄稼汉子耕了路,才把他害得跌跤的。他心里有气想骂人,却觉得指定对方、直截了当的骂他,太没有味道,非要转弯抹角的骂他才过瘾。于是,他便笑咪咪的打着招呼,问那庄稼汉子说:

  “嗳,耕田的大哥,我想请问你,刚刚有一个人,从这儿走过去,不知您见着没有?”

  “什么样的人啊?”庄稼汉子说。

  “是个半桩小子,穿着青布小褂子,头上戴着没顶子的破瓜皮小帽,拖着一根猪尾巴似的小辫子,大约有十四五岁的样子。”路二端一本正经的形容着。

  “是您的什么人呢?”庄稼汉子很关切的说。

  “嗨,我是他后父老子,他是我拖油瓶儿子,”路二端装出很着急的样子说:“我要让他丢失了,回去对我的女人,没法子交代。您究竟见没见着他?”

  “啊!我只顾忙着耕田,倒没有留意。”耕田的说:“您也不用着急,这么大的人了,不至于摸迷路的。”

  “哎哟,你可不知道了,”路二端说:“那个小子,狗头狗脑,是个白痴。并不是我这做老子的挑剔他,他旁的都学不会,只它妈的会跟路(与“耕路”同音),他一跟路,就害得我做老子的栽筋斗!”

  “他既会乱跟路,您就得当面跟他讲,要他不跟路,不就行了吗?”耕田的庄稼汉子说。

  “唉!”路二端嗨叹说:“我不是跟你讲过了吗?杂种他是个白痴,只晓得跟路,跟路,我当面骂他,他也听不懂的。”

  而这只不过是个例子。其实,路二端诡计多端,花招百出,讲也讲不完的。通常,一般结成帮口跑码头的人物,一有什么事端,就把扁担一扔,来它个打字朝前,唯有路二端不这样想,他对跟随他的人说:

  “江湖道上有句俗话说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逞血气,斗勇力,是等而下之的方法。咱们出门做生意,讲的是和气生财。至于人行在外头,要不呆头呆脑的吃人家闷亏和暗亏,就得多动脑筋,嘴头上会讲,心眼里会想,学会这个,不论人多人少,哪里去不得?!”

  路二端说的话,不是没道理,南方北地的水旱码头,他哪处没到过?甭看他老老瘦瘦的,无论到哪儿,他都没上过当,吃过亏,牛皮不怕吹,也得要吹得响才成。

  正因路二端的名气太大了,他的一些徒弟不用他带领,也都能单行独闯,自己带人出去跑码头了。而路二端受不住旁人的人情关托,还是在收徒弟。他原先的那些徒弟,便集议替他们的师父关山门,请路二端不再收徒了。但路二端干八根系子这一行干了半辈子,虽然赚了不少的钱财,但都流水花用一空,家里只有一幢土墙茅屋,一个母老虎路二娘,假如不让他收徒弟,由他带着去做买卖,路二端就无法过活了。

  这些出了师的徒弟想出一个法子,找几个人去见师父路二端,跟他说:

  “师父,您也上了年纪了,不必再自己走长路受风霜了。我们这些徒弟,愿意按人头出份子,供养您老人家,替您设香案,关山门,朝后您也不必再收年轻的徒弟了,——徒弟不及徒孙大,岂不是自降辈份?”

  “嘿嘿嘿,”路二端笑说:“你们能有这番心意,让我蹲在家里安享老福,我哪有不愿意的?……我早该关山门,不再收徒啦!不过,这些年,我有桩憾事搁在心里,没好说出来,……不说也罢。”

  “师父,有话您尽说,千万甭闷在心里,我们又不是外人,有什么话不好说的?!”

  “嗯,既然你们这样说,我可不能不讲了,”路二端说:“人常讲:青出于蓝,更胜于蓝。那意思是说:徒弟要能胜过师父才好,我为什么要不断收徒呢?就是因为你们里头,没有谁胜过我,我日后死了,谁来接我的衣钵呢?所以,这一回,我收一个关山门的徒弟,一定要挑拣挑拣,这个徒弟若再不能胜过我,那,我这一辈子,就没得着传人了!”

  路二端最后一个徒弟,收的是金家庄来的金大狗子。十九岁的金大狗子,长得粗壮又结实,看上去傻乎乎的,又极为土气。路二端的那些徒弟,都认为师父看走了眼了,像金大狗子这种小土包子,呆头呆脑,恐怕用什么法子,也不会使他比做师父的路二端更精明了。

  金大狗子拜了师,路二端决意亲自带领他下扬州。大热的天气,金大狗子挑了两箩筐的大枣,跟路二端上了路。在路上,路二端跟他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