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柏杨 > 帝王之死 | 上页 下页
姚重华(2)


  其他图腾入侵,是无法避免的事,犹如跟异姓结婚是无法避免的事一样,因此发生摩擦,无啥稀奇;但发生谋杀,就稀奇得离了谱。如果真的对龙图腾的唐部落如此深恶痛绝,则干掉伊祁家二女,才能断绝管道,甚至促使“联合”大业解体。不此之图,却留下祸根,只斩秧苗,似乎更不可思议。

  呜呼,财产争夺,图腾矛盾,政见不同,都有可能,甚至全家父母兄弟中了巫婆的邪术,发了恶煞之疯,也有可能,但没有必然性,必然性应该另有所在。

  很显然的,这是权力继承斗争,这种斗争,中国历史上“一波一波又一波”,从没有一天停止过,史书上称之为“夺嫡”。在多妻制度的宗法社会中,君王权力转移给下一代时,有两大法则,曰“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大老婆,也就是原配夫人生的儿子,称之为嫡子,老大为“嫡长子”,天经地义的要接收老爹的大权。以下为“嫡次子”“嫡三子”。小老婆群生的儿子,年纪最大的为“庶长子”,以下为“庶次子”“庶三子”。这种“嫡”“庶”之分,比美国的“黑”“白”之分,还要一清二楚。

  柏杨先生年轻时,父母嫁女儿,先打听对方男孩子出身,“嫡出”第一,“庶出”——小老婆养的,免谈。读者老爷必须了解,小老婆可不是人,只是生子机器,她们生的儿子,不是她们的儿子,而是嫡母(大老婆)的儿子,对大老婆叫“娘”,对自己亲生的娘,只能叫“姨”。不必向考据家请教啦,看看 《《红楼梦》》,听听势利眼贾探春女士那篇义正辞严的谈话,就可发现,嫡庶这玩艺,相差天壤。

  谁是我的舅舅

  贾探春女士的谈话发表在她当家作主的那段日子里:

  “忽见赵姨娘(贾探春的亲娘)进来,李纨、探春忙让坐。赵姨娘开口便说道:‘这屋里的人,都踩下我的头去还罢了,姑娘(指贾探春)你也想一想,该替我出气才是。’一面说,一面眼泪鼻涕哭起来。探春忙道:‘姨娘这话说谁?我竟不解,谁踩姨娘的头,说出来我替姨娘出气。’赵姨娘道:‘姑娘现踩我,我告诉谁去?’探春听说,忙站起来说道:‘我并不敢。’李纨也忙站起来劝。赵姨娘道:‘你们请坐下,听我说——’”

  一阵争吵之后,嫡庶矛盾达到高潮:

  “赵姨娘气的问道:‘——你不当家,我也不来问你,你现在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如今你舅舅(亲娘赵姨娘的哥哥)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贾探春的嫡母王夫人)就不依你,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姑娘放心,这也使不着你的银子。明儿等你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后几句话,击中了要害,贾探春女士没有回转余地,只好把脸一抹,露出本相:

  “探春没听完,已气得脸白气噎,抽抽咽咽的,一面哭,一面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嫡母王夫人的哥哥)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既这么说,环儿(赵姨娘的亲子、贾探春的胞弟)出去,为什么赵国基(赵姨娘的兄弟)又站起来?又跟他上学?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款来?’”

  闹了个天翻地覆,不过在“嫡”“庶”上打转。最后,且听听舆论对“嫡”“庶”的评估:

  “凤姐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贾探春),我说她不错,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嫡母王夫人)肚里。’平儿笑道:‘奶奶也说胡涂话了,她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她,不与别的一样看了?’凤姐儿叹道:‘你哪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请读者老爷注意贾探春女士的称呼,赵姨娘是她亲娘,但因她是小老婆之故,贾探春女士只能叫她“姨娘”,不能叫她“妈”;对嫡母(大老婆)却叫“太太”——只有明媒正娶的大老婆,才有资格被尊称“太太”。亲娘的兄弟不是舅舅,而只是见了外甥仍得站起来的赵国基。嫡母的兄弟,那位刚升了官的“九省检点”(九省巡回视察官),才是舅舅。可怜出身卑微的赵姨娘,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爱儿娇女身上,爱儿贾环不争气,无法倚靠,娇女贾探春又太争气,以亲娘为羞,以被小老婆生下来为羞。凤姐说的那段话,一半是,一半非。事实上,嫡庶之分,在男人身上更严重,女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则关系着权力和财产。直到二十世纪二〇年代,“嫡长孙”在分家时,都要分到两份财产,因他身负各支派的重责大任。

  “天下第一大孝”

  贾探春女士对自己这个“庶出”身份,懊丧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儿女不能选择爹娘,既经生出,便无法改变,这是作庶子的最大悲哀,君王的宝座永远只传给嫡子。有时候小老婆养的儿子(庶子)年龄比大老婆养的儿子(嫡子)大,庶子已三四十岁啦,嫡子还在那里吃奶,吃奶的娃儿照样继承大权。有时候庶子不但年长,而且能干,东征西讨,对国家有伟大的贡献,嫡子却是一个白痴,白痴照样“天子圣明”,坐在龙墩上吆五喝六。

  这是权力移转和社会安定的法则,贾探春女士除了自怨自艾外,别无他法。但对一个在权力中心打滚的庶子而言,只要他自认为他的力量已强大到可以“夺嫡”的时候,他一定“夺嫡”;或用谋用计,或动刀动枪,使自己摇身一变——把“庶子”的包袱变掉,而变成妙不可言的“嫡子”。呜呼,只有这种权力欲望,才能使生死决斗,接二连三,永不停止。

  姚象先生是夺嫡斗争的主角,亲娘当然维护亲子,瞎老头受到继妻的影响,不得不对幼子偏袒,因而组成联合阵线,目标直指嫡子姚重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且,必须姚重华魂归离恨天,夺嫡才算成功。

  不过,柏杨先生颇怀疑父母幼弟是不是真的这么凶恶。即以谋害手段而言,似乎不像是出于成年人的智慧,却像幼儿园教习向小娃们说的童话。姚重华先生上房之后,发现失火,他用斗笠跳下,纵是特大号的斗笠,也载不动一个成人的躯体,如果说茅屋非高楼,那么,手攀屋檐,也可逃生,根本用不着斗笠。主要的还是,姚象先生之辈,也应该想到老哥可以跳下这一点。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